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陈寅恪的学历

作者:

陈寅恪的学问令人敬佩,但是谁能想到,他居然连个象样的文凭也没有!这是先生的侄儿陈封雄披露的。他说:“寅恪叔被人们尊为‘教授之教授’。……他本人终其生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他在国内的学历是‘吴淞复旦公学毕业’,那时(1909年)复旦公学还不能算正式大学,也不授予学位。”(《燕大文史资料》第五辑174页)

这与我的印象有些出入。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又查阅了蒋天枢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书中说,陈先生六岁入家塾接受启蒙教育,十二岁就读于自家办的一所新式学堂,十三(其实还不满12周岁)时,他与大哥赴日本求学,成为一位少年留学生。顺便说一句,在《吴宓自编年谱》中,有“陈寅恪君……年十一,留学日本”的记载。吴学昭女士在整理时所加的按语是“此处疑为年十五之误”,可谓误上加误。

两年后,陈寅恪利用假期回国,与二哥一道考取官费,再次东渡日本,可惜仅仅一年左右,便因脚气病中断学业被迫返回。随后,他插班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49年以后,陈先生在第七次交代的底稿中说,该校相当于“高中程度”。

1909年,陈寅恪从复旦毕业以后,赴德国考入柏林大学。两年后转入瑞士苏黎世大学,后来又就读于法国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中断学业归国。在此期间,他曾与另一位侄儿陈封怀谈起欧洲的情况。据陈封怀回忆:“他在欧洲,特别是对英、德、法语言文字学术,有了深入的理解。他在这三个国家得了三个学士学位。”此说似乎有误,陈先生好像没有在英国求学的经历。

1918年底,陈先生再度出国。这一次他本来要去德国,却因为“欧战尚未完全结束,遂先赴美国”,入哈佛大学深造。在那里,他与吴宓订交,吴在日记中对他多有赞誉。1921年,年过而立的陈先生再赴德国,入柏林大学研究院,直到1925年他才回国,应聘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据陈封雄说,抗日战争后期,燕京大学请陈寅恪担任历史系教授,他护送六叔(陈寅恪排行第六)一家前往成都就职。到校以后,叔侄俩谈起欧美教育。封雄问:“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陈先生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具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陈先生还说,自己从二十岁到德国,就立志要尽量多学几种语言文字。为此,他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知识、找资料方面,至于有没有学位,并没有放在心上。这种情况在德国大学里很普遍,大家认为,“只要能得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后来,封雄把这件事向自己的姑父俞大维提起,俞表示陈的想法是对的,所以是大学问家。俞还说:“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学位,但我的学问不如他。”

为了学问而不是学位,为了求知而不是名利,乃是陈寅恪对教育的最好解读。这些年来,国人对考大学和考研趋之若骛,许多人是为了一张文凭和找一个好工作。对于这种现象,陈寅恪早有批判。他说:从前读书人学八股,是为了功名富贵;如今留学生又一窝蜂地学工程技术,其希慕富贵,不肯用力学问之意,则一样浅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工程技术是以科学为根本的,舍本求末,充其量,也只能是“下等之工匠”;何况一旦形势发生变化,所谓最实用者,就成为最不实用的了。

这些话,对于今人应该有所启发。

2022-03-04

责任编辑: 吴量  来源:老智有话说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09/1718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