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芬兰化”啥意思?污辱性极强?危机解决之道?

近期“芬兰化”概念再度被提出,引发了部分芬兰人士的不满。芬兰前总理斯塔布(Alexander Stubb)在推特上强烈质疑马克龙使用“芬兰化”这个词,他还对媒体表示,对苏立场是芬兰历史上的一个“痛点”,“芬兰模式”不适用于乌克兰。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1日,乌克兰卢甘斯克地区,实拍俄乌边境检查站。俄乌局势升级,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将大批平民撤离到俄罗斯。来源:人民视觉

简单的说,芬兰在冷战期间既不能得罪苏联,也不能糊弄西方,既渴望被当作西方国家,又不能被苏联视为威胁,以至于芬兰不能加入北约、不能发行反苏刊物,甚至要允许苏联带走从苏联的叛逃者。不愿意,但又不得不屈服于因地缘政治巨大压力的妥协,就是芬兰化。(知乎网友)

乌克兰与“芬兰化”

所谓乌克兰的“芬兰化”,大意是乌克兰可在承诺不加入北约的同时,自由选择国内的政治制度,以及与西方的政治和经济联系,避免对俄罗斯形成制度性的敌意和威胁。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多次明确表示,北约继续向东扩张是绝不可接受的。马晓霖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俄罗斯此次通过战争的手段,彻底叫停北约东扩,甚至回推北约过去扩张成果,是对自身战略纵深的底线进行维护。

在战争前,“芬兰化”或其理念是欧洲国家试图化解乌克兰危机的倡议。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在前往莫斯科的飞机上透露,让乌克兰“芬兰化”是他与普京讨论的方案之一。

但在2月8日,马克龙与泽连斯基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否认是他提议让乌克兰“芬兰化”的。但他依然表示,中立政策是“一个摆在桌面上的选项”。

“芬兰化”或称“芬兰模式”,其实是对芬兰在冷战期间对苏联政策的总结,泛指一个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不挑战更强大邻国的决定。

这一词汇其实并非起源于学术界,而是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西德政治辩论,政治家用以嘲笑对方过于屈服美国的政策。随着冷战的结束,芬兰加入欧盟,“芬兰化”已成为了一个过时术语,很少再被提及。

不过,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演进,这个老旧的词汇又再一次被翻了出来。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2014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实现乌克兰的“芬兰化”是解决当前乌克兰危机的有效方式。乌克兰不能选择一方而反对另一方,应该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

这一观点后来又受到了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者布热津斯基的加持。他在2014年一场研讨会也表示乌克兰可以仿效“芬兰模式”,即可向欧盟靠近,但同时保持与俄罗斯的关系。

芬兰当年是怎么做的?

实际上,“芬兰化”从发明之始,就带有贬义。所以许多芬兰人并不喜欢这个单词,他们觉得用这个词概括那段艰难岁月,是不合适的,甚至有点冒犯。

1939年,苏联对芬兰提出领土要求,遭到芬兰的拒绝,但苏联对芬兰形成压倒性优势,在交战后,芬兰不得不割地赔款。

1948年4月,为防止西方国家通过芬兰发起进攻,苏联与芬兰签订了《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这份条约得以让芬兰在冷战中成为中立国。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为了和苏联保持良好的关系,芬兰凡事小心谨慎。

在外交上,芬兰不加入北约,在很多国际事务上接受苏联的指导。在内政上,政府禁止反苏的言论,直到冷战结束后,芬兰才在外交上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开始加入欧盟,但芬兰始终没有加入北约,担心在这一议题上刺激俄罗斯。

近期“芬兰化”概念再度被提出,引发了部分芬兰人士的不满。芬兰前总理斯塔布(Alexander Stubb)在推特上强烈质疑马克龙使用“芬兰化”这个词,他还对媒体表示,对苏立场是芬兰历史上的一个“痛点”,“芬兰模式”不适用于乌克兰。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知乎/第一财经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21/1723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