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婴幼儿阳性需隔离父母不准陪 上海外馆警告侨民

家有婴幼儿的居民都怕收到孩子的采检结果为阳性,因为那代表孩子得独自接受隔离,引爆网路热议。在上海的美国、法国、义大利外馆也警告侨民,家庭成员很可能会被拆散隔离。

上海浦西地区1日也进入封空状态。图为徐汇区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急诊室一景。新华社

中国近日爆发COVID-19出现以来最严重一波疫情,尤以金融之都上海最为紧绷,市府日前罕见承认准备不足。黄浦江以东、黄浦江以西先后在本周一(3/27)、昨天(4/1)进入“全面封控”,全市2500多万人足不出户,并且全面筛检,形同封城。家有婴幼儿的居民都怕收到孩子的采检结果为阳性,因为那代表孩子得独自接受隔离,引爆网路热议。在上海的美国、法国、义大利外馆也警告侨民,家庭成员很可能会被拆散隔离。

昨天(4/1)上海市筛检了超过1400万人,一旦筛出阳性结果,即使没有症状,也得接受集中隔离。很多为人父母者担心万一自己或家中幼儿染疫,孩子如何照顾?浦西一名33岁劳姓居民2日向法新社表示:“我女儿还不到四个月大,如果她采检的结果是阳性,她就得独自去集中隔离。这实在让人无法理解。新生儿绝对不该跟父母分开,不管什么情况都一样。”

国营媒体新华社报导,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表示,倘若市民感染COVID-19而无法照料家中儿少,政府会适时提供支援,被留在家里的孩子,政府会派人暂时照顾或予以送往儿少保护机构。

中国社交媒体2日流传一则内容未获证实的影片显示,一名卫生官员向居民说明,公家隔离设施已满。生鲜食材供应吃紧,资疗资源不足,照顾孩子恐怕也成问题,夹杂恐惧的民怨持续高涨。

上海进入第二阶段封控,不能出门的居民只能到楼顶活动筋骨。法新社

上海浦东虹口区一处社区居民1日排队接受筛检。新华社

浦东并未如原计于昨天凌晨结束封控,眼看封控期很可能会延长到下周甚至更久。浦西民众昨起也不能外出,王姓居民说:“我担心浦东、浦西到头来会封上好一段时间。”

新华社发布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改装为集中隔离所的照片,这里专收轻症与无症状感染者。美联社

路透2日报导,浦东一名赵姓妇女2岁半的女儿发烧,上月26日她带著女儿就医,满心以为自己这么做没有错;3天后,母女俩筛检结果均为阳性,她苦苦哀求卫生当局不要拆散她与女儿各自隔离,女儿如此年幼,实在不能就这样送去儿童隔离所。

医师警告赵女,在她进入隔离中心期间,倘若她不同意让女儿被转送到位于金山区的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女儿就会被独自留在医院里。

在那之后,赵女只从某个有医生在内的聊天群组收到一则简讯声称女儿情况良好,无论赵女与人在另一处隔离中心的丈夫如何拜托,都没有得到任何关于女儿的进一步消息,赵女自己也还卡在上周求诊的医院里。

上海黄埔区瑞金医院急诊室医护人员照料患者。新华社

赵女2日接受路透访问时声泪俱下表示:“连一张照片也没有......我急死了,完全不晓得女儿现在到底情况如何。医生说,上海的规定就是要把孩子送到指定地点,成年人必须去隔离中心而且不可以陪在孩子身边。”

中国网路日前疯传一组儿童在上海一处医疗设施里嚎啕大哭的多张照片,她看了只是更加心急如焚。上传照片的人没有具名,仅称照片里的孩子采检结果全是阳性,被迫与住在金山区的父母分离。

微博、抖音疯传的照片影片显示,嚎啕大哭的幼儿3人一床,还有一个小娃娃爬出病房、房里有四张儿童病床靠墙摆放,影片里只看到几个成年人、远远不及儿童人数。路透虽未能证实影片真伪,但有消息人士证实是画面里是金山区的一处医疗设施没错。

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日则透过微博说明,网路疯传的影片照片画面地点并非金山区的婴幼儿隔离处所,而是医院为了因应染疫幼儿人数上升而把小儿病房区域转移到其他建筑物的过程,这是为了“改善医疗环境”。

微博的原始贴文2日虽已删除,网民热议依然,“这太可怕了”、“政府怎么会想出这样的方案?”。路透取得的微博群聊有其他贴文指,有些宝宝才3个月大、还在吃奶,却被迫与哺乳中的母亲分离,其中一则贴文还指,一个房间安置了8个孩子,却没有半个大人。

这种乱象不少,有消息人士举例,上海一所幼儿园20多个年龄5到6岁的小孩子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被送去隔离。

路透也取得美国、法国、义大利在上海的外馆发出的示警通知,中国政府执行防疫策略使然,住在上海的侨民有可能会遇上一家人被拆散隔离的情况。

上海封城对工商业影响甚钜,已经对供应链造成威胁,全球最大货柜航商马士基(Maersk)昨天宣布,上海市内几处仓储持续关闭,运输服务也可能受到更多影响。首都所在的北京也明显感受到全国疫情多点爆发的冲击,原计四月下旬开幕的2022北京国际车展今宣布延期,至于延至何时则待进一步公布。(国际中心/综合外电报导)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苹果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403/1729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