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广宇:中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弊端

作者:
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中国的高校招生制度是充满弊病的。那么这套制度的设计者到底是基于怎样的原则设计出这样的制度的呢?其实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高校的招生名额填满,仅此而已。这套制度大概能够保证较好大学能够招到较好学生,这就够了。至于说对于每个学生,并不能保证他们都能够被录取到其资质应当对应的大学,这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本质上还是计划经济那一套:学校就像工厂,学生就像原料,只要保证工厂有原料有产出就好。

大学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特殊的意义。在计划经济时代,上高度学校(包括大专和中专)是包分配工作的,农村出生的孩子凭此可以获得珍贵的城市户口和当时看来稳定的工作。虽然分配工作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大家还是把考入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当作普通家庭的孩子改变未来命运的途径。很多情况下也确实如此,大学毕业生有更多的机会找到好工作,进大城市,乃至出国。

大学如此重要,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和流程来录取新生的呢?中国高校的招生制度是不是完善的呢?有人会说,大学招生嘛,就是比较高考成绩选择高分的考生,是公平的。乍一看确实如此。中国的高校招生除了区域性歧视问题(即每个省分数不同),至少在一个省内是大体做到了公平原则的。问题在于,光公平就足够了吗?招生是学校和学生的双向匹配,理想的状态是学校招收到尽可能优秀的学生,同时学生选择到尽可能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中国的高校招生制度在实现这种匹配的效率方面表现如何呢?

我们不妨和国外的大学招生制度做一个比较。在大多数国家,大学招生就像公司招工:(1)学校独立招生,自主决定招生标准,通常不同的学院或专业都是独立的。(2)学生自主申请大学,通常会同时申请多所大学,也可以分别申请同一所大学的不同专业。中国就完全不同。中国的高校招生制度是统一考试,统一招生:(1)学校通常不能自主招生,招生标准只有高考成绩。不同的专业只能划分为文科和理工科两类(某些特殊专业如艺术类不在此讨论),不能有更细致的录取标准。(2)学生参加统一招生,只能申请一所或有限的几所大学(即所谓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志愿名额有限),一个或有限的几个专业(可以选择接受调剂到其它专业)。中外制度相比,各有其优缺点。

1.大学招生自主权

举几个具体例子。(1)在日本并没有统一的高考,每个大学是独立命题招生的,每个专业考察的具体科目和成绩要求也不一样。录取考生的标准基本上就是考试成绩,公正公开。(2)在英国(包括大多数英联邦和前英国殖民地国家),大学招生一般参考A-level考试成绩。A-level考试有众多的科目,每个科目还有不同的级别(如数学1,数学2之类)。考试并不用一次性完成,考生可以在其整个高中学习阶段分步骤的选择自己所需的科目学习并参加考试。考试成绩采用等级评定型(ABC分等,而不是采用卷面分数),等级代表了考生能力在全体考生中的分布。考试成绩长期有效,即考生可以用几年前的成绩参加今年的大学申请。大学的不同专业按需求要求申请者提供指定科目的成绩,并择优录取。通常学校会给出具体标准(比如要求五门功课全体在B以上并至少两个A)供申请人参考。录取标准也是相对公正公开的(3)在美国大学通常要求申请人提供SAT考试成绩,详细的个人简历(包括中学成绩,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成就,个人陈述等等)和推荐信。SAT是标准化的考试,每个大学也有相应的分数线,但这个成绩只是一个最低的准入标准而已。过了这条线,你才有被评审的资格,至于是否录取你完全取决于大学的评审委员会。只能说成绩好的学生有较高的录取概率,其它方面包括你的中学排名,推荐人的影响力,父母是否是该大学校友,甚至族裔和捐款都能产生极大的影响。美国大学招生很像公司招工,标准并不公开,公平性相对来说也弱很多。

中国的大学除了极个别大学拥有极少数的特招名额,基本上是没有自主选择权的。招生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当年的高考成绩。不同的专业也只能粗略的划分为文科和理工科两类。这种划分方式形式简单,但是对很多专业来说并不合理。比如数学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归纳能力,可是并不必需要求学好化学和生物(理工科)这类经验科学。又比如说考古专业,它显然需要历史和地理(文科)知识,又需要用到物理和化学(理工科)等科学工具,那么考古到底应该安排为文科还是理工科招生呢?当然从招生标准只依靠高考成绩来说,还是相对公开和公平的。

2.学生择校自主权

我们还是先看看国外的情况。(1)在日本,学生需要参加心仪的大学组织的入学考试。原则上可以报考任意的学校,但实际上如果几所大学的考试时间冲突,考生就只能选择其中一所。如果这一次没有考上该大学,考生只能复读来年再战了。在高中,学生需要很早就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大学和专业,并在相应的科目上针对性的学习(2)在英系国家,高中生需要在整个高中学习中选择科目和参加相应的A-level考试。没有人能够学习所有的科目,所以学生也必须尽早的决定好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来专攻相应的科目。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修更多的科目来增加自己未来选择的范围。考生可以用自己的A-level成绩同时申请多所大学。一般没有复读的概念,当然可能延长在高中的学习年限来提高某些科目的成绩。(3)在美国,除了必须通过SAT考试,平时成绩和各类课外活动也非常重要。因为大学招生没有明确的标准,每个学生必须申请多所大学来确保自己最终拿到至少一个offer(录取通知)。平时成绩非常重要,漂亮的GPA(绩点)可以增加申请成功的概率。没有复读的概念,但可以先工作或参加一些志愿活动来增加自己简历的含金量,以便申请更加优秀的大学。

在中国,考生一般要等到高考结束后才填报志愿,少数省份是在高考之前。在高中学习阶段,考生只需要提前确定报考文科还是理工科即可。在高考之前完全不需要对具体大学和专业做任何了解。优点是考生在高考前可以专心学习,而不用为大学和专业的选择分心。缺点是对于偏科的学生十分的不利。比如英文不好的学生,本来完全可以去中文,古汉语,乃至师范类专业深造,可是高考文科必考英文,这就影响了总成绩。某些省份在某些年份甚至搞大综合考试,连文理分科都取消了,这就对考生更不利了,必须学习的科目过多也分散了考生的精力,增加了压力。另外,简单的文理分科也导致高中不能设置过多的课程。在国外,高中生可以选修大量课程,甚至包括一些大学开设的课程。有能力的学生选修这些课程更容易进入更优秀的大学,同时一些大学也认可这些高中的成绩而让学生免修这些课程。比如经济学,逻辑学,计算机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等等。而中国的高中生是不学这些的,一定程度上浪费了高资质学生的高中学习时间,降低了教育质量和效率。

3.招生程序的效率

这里指的是时间上的效率。在国外,从参加考试到择校申请直至最后完成录取,通常耗时至少好几个月的时间。(1)在日本,原则上大学组织招生考试到放榜用不了几天。可是从考生的角度看,他们常常需要参加多所学校的考试,总的时间并不短。(2)在英系国家,A-level考试贯穿学生整个高中学习。(3)在美国,由于大学招生标准不明确,每个学生必须申请多所大学,也一般会拿到多所学校的offer。结果大学发出的offer很多会被学生拒绝,然后必须从递补名单中继续发offer。很多学生拿到了多个offer也不会立刻确认,还要等等看更加心仪的大学会不会最终给offer。这一连串双向选择使得美国大学的整个招生过程十分冗长,动辄大半年时间。

相比之下,中国的高校招生显得出奇的高效。从高考开始到所有学校完成招生,基本上一两个月足够。如此高的效率是如何实现的,它又是否会伴随其它的缺点呢?

4.中国特色的高校招生程序

中国的高校招生采用统招模式,这从本质上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采用的一些方法在中国人看来可能觉得十分普通,可是在国外只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中国特色之一:分批次录取

以本科为例,普通本科大学(普通是相对于师范和军校等特院校而言)的招生被分为三个批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本二本和三本。一本院校首先第一批次录取。一本录取结束后二本才开始录取。由于总体招生时间很短,具体分到每个批次(除了本科还有专科多个批次,特殊院校还有提前批次)的招生时间就只剩几天而已。如此短的时间,根本不容许考生填报多所大学再慢慢双向选择(类似美国的招生方式)。实际上,考生每个批次填报的志愿通常只有两三所学校而已。而且第一志愿最重要,因为如果第一志愿落榜而第二三志愿的学校已经招满了学生,那么这个考生就彻底从这一批次的学校中落榜了。(虽然有服从院校调剂的选项,但一般人不会选择接受这样的调剂去随便一所不了解的学校。)

为什么要分批次招生呢?制度设计者的本意是对高等院校分级,让较高级别的大学有优先录取的资格。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谁来决定大学的级别?

在国外,一般来说大学之间是公平竞争的关系,他们通过师资,专业设计和为学生提供的服务来竞争生源。大学排名都是各种私立机构通过各自的标准来确定,而每个学校也可以不断的改善自身条件来提高竞争力和排名。至于招生的时间都是学校自己安排的,不可能官方规定必须谁先谁后。

在中国学校的分级是政府官方主导的。虽然存在竞争机制,但也只是遵循官方制定的游戏规则。常常看到某高校通过合并扩大规模来提升级别,但对学生的重视却非常不够。即便在中国的重点大学,课堂教学,教材,图书馆以及学生日常生活(如宿舍等)的质量都远远比不上海外同等级的院校。

当然分批制度也可能带来一些好处。比如高考一向有区分度差的问题,因为一份试卷要面对所有的考生,没有办法考察出小的差别。既然大学分批招生,那么为什么不同时采取分批考试呢?这样每个批次考试针对的考生能力范围较为集中,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考题难度增加区分度。可惜中国高考每年改来改去,却从来注意不到这一点。

中国特色之二:投档制度

从高中开始,中国政府就开始为每一个学生建立档案,并由政府机构(学校,用人单位或人才市场)管理。档案的作用就是个人履历的记录。中国的大学招生时,一定要将考生的档案投递到该学校的招生办,才有可能获得该校录取。可问题在于,中国人的档案只保有一份,任何时候只能放在一个单位手中。那么对于同一批次招生的众多院校,如何决定每个学校会收到哪些考生的档案呢?

决定因素是考生第一志愿的学校选择。当所有考生的高考成绩公布后,每所大学就会根据其招生名额和所有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成绩划定一个投档分数线。达到此线的第一志愿考生的档案会被投递到该校招生办。投递的档案数量通常多于招生名额10%到20%以保证录取满额,因为一些考生不接受专业调剂。

落选考生的档案是否还有机会被投递到第二志愿院校呢?只有这个学校还没有招满额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也就是这个学校的第一志愿考生不足,通常都是一些排名较低的大学。这样就使得第一志愿的选择变的异常关键与艰难。

举个例子,假设一位考生的成绩可以试着报考清华,但不保险。他也可以选择武汉大学,十拿九稳。那么他可不可以第一志愿报考清华,第二志愿报考武大呢?不行!武大虽然不如清华,但获得足够数量的投档还是毫无问题。若此考生落选清华(无论是未达投档线还是被退档),也没有机会被投档到武大。所以此考生只有两种选择:(1)第一志愿报考清华,但要接受落选的风险。(2)第一志愿报考武大,但要接受可能错失清华的遗憾。中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高分考生选择复读,就是因为他们第一志愿落榜后也错过了略微次一等的大学。无法接受排名差距过大的学校,只能选择在复读班多耗费一年青春。有些人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甚至不惜复读多年,令人叹息。

除了第一志愿学校,考生还需要纠结专业的选择,特别是要不要服从专业调剂。由于学校投档线的划分是按整个学校而不是具体专业的招生名额,必然会有很多考生达到了投档线但是填报的专业过于热门而无法被该专业招收。如果该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就将面临退档和落榜。他们通常没有机会再去竞争第二志愿大学的同类专业。为了避免复读,大量的考生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最后去了一个不了解也不喜欢的专业。

在国外,每个学生都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大学,也就完全不存在上述问题了。

中国特色之三:志愿填报的博弈

中国的高考是非标准化的考试。每年考题的难度不同,总分的分布也就不同。很多省份要求考生在成绩公布之前就要填报志愿。考生只能估计自己的分数然后参考各个大学在过去几年的分数线来选择合适的大学。

可问题在于每年的成绩分布不同,相同分数对应的考生排名可以有巨大差别。考生填志愿时只能估计分数,却无法估计自己的排名。在实际上只有第一志愿有效的前提下,填志愿必然压力山大。历史上某个省份出现过某年由于考题简单而分数线过高,到了第二年考题却很难,结果考生们纷纷不敢填报名牌大学,最后北京大学居然差点招不满名额,分数线将将超过一本线而落后于许多普通的一本大学的荒唐情景。

类似的悲剧在中国不断发生。填个高考志愿搞得像在赌博一般,给多少学子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综合以上的分析,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中国的高校招生制度是充满弊病的。那么这套制度的设计者到底是基于怎样的原则设计出这样的制度的呢?其实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高校的招生名额填满,仅此而已。这套制度大概能够保证较好大学能够招到较好学生,这就够了。至于说对于每个学生,并不能保证他们都能够被录取到其资质应当对应的大学,这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本质上还是计划经济那一套:学校就像工厂,学生就像原料,只要保证工厂有原料有产出就好。至于某些原料被浪费了或没得到最合适的应用?反正原料多的是,浪费一点也没人关心吧。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726/1780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