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从“外教杀人事件”,论看待外国人的两种错误方式

作者:

先来看事件背景。

2022年8月25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美国籍被告人沙迪德·阿布杜梅亭(以下简称沙迪德)故意杀人上诉一案,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洋大爷还是洋垃圾?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理查明:

2013年6月,被告人沙迪德来华工作,后结婚并育有一子。2019年3月左右,沙迪德与妻子分居,2021年5月6日离婚。2019年初,沙迪德谎称离异单身,与被害人陈某某(女,殁年21岁)建立男女朋友关系。自2021年5月中下旬后,陈某某多次提出分手,沙迪德不同意并对陈某某进行言语威胁。

同年6月14日20时许,沙迪德将陈某某约至宁波市通途路清水桥路口公交车站附近交谈,21时48分许持事先准备的折叠刀捅刺、切割陈某某颈部、面部数刀,致陈某某大出血当场死亡。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被告人沙迪德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后果,依法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

01

这起案件本身并没有太多可聊的,比较有意思的是,此案当时所引发的舆论氛围,可以折射中国人看待外国人的两种典型心态。

一种是认为,外国人是异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应该对他们重点防范和管理,限制他们的权利和自由,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让他们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第二种态度是应该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的开放姿态,给与外国人“超国民待遇”,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华读书和居住,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实力。

不得不说,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

这两种态度虽然截然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是把外国人特殊化,无非是前者认为外国人特殊,需要特别严苛,后者则认为外国人特殊,所以需要特别照顾而已。本质上都是认为外国人和中国人不一样,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

针对这两种态度,我们分别来分析。

02

我们先来看认为外国人需要特别照顾的看法。

毁掉一个人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使劲惯他。

毁灭一个群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消灭他们自主选择的能力,让他们永远认为坏事都是别人做的,自己的不幸都是别人造成的。

天生的坏蛋并不多,每个人生下来都大致雷同,不同的群体,平均智商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没有大到天生就无法承担社会义务的程度,只有一个快慢的问题。

即使因为历史文化的缘故,有些群体发展的早一些,有一些先占优势,但只要整个社会的规则处于同样的标准,迟早后发的群体也会慢慢赶上来,这被无数历史事实证明。

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何总有人认为黑人是需要被特殊照顾的?他们是残疾人还是未成年啊?

到底谁才是种族主义者?那些不把黑人当人看的人,那些认为黑人永远长不大的人,那些天天指责别人“种族歧视”的人,才是真正的种族主义者。

每一个做过父母的人都知道,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呵护,但更加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和人生,父母不能越俎代庖,大包大揽的承包原本孩子应该承担的一切。

把孩子放在温室里,不让他们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其实是阻止了孩子原本可以成长的机会和过程,长大后必然是个巨婴,这种“扭曲的爱”才是对孩子致命的伤害。

而白左和“政治正确”恰恰就是以爱之名,在阻止黑人群体的成长,在扼杀黑人群体成熟的机会,实际上,就是在利用庞大的黑人巨婴来达成他们的政治目标,满足他们抢夺权力和财富的私欲。

实际上,如果标准统一,不刻意照顾黑人,黑人群体的表现如何呢?

索维尔的研究也指出,在1948年,17岁黑人男性的失业率只有不到10%,并不比17岁白人男性的失业率更高。

然而,到了今天,索维尔说,“在我在哈林区的年轻亲戚,以及其他地方的其他年轻黑人,他们所能得到的机会,远不如我在1948年时所能得到的机会。”

原本无数黑人有机会在一个规则统一的社会成长为精英,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属于自己族群的荣燿,然而因为白左的刻意照顾,黑人正在被养成一个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群体。

反观亚裔,在100年前,用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Jennifer Lee的话来说,亚裔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的形象是“充满愚昧、污秽和疾病,不可同化的”,然而现在如何呢?人人都知道,现在的亚裔家庭收入已经高于白人家庭,为全美最高,收入中位数是非裔的两倍还多,亚裔美国人给人的形象已经变成了“聪明、干练、勤奋”,常常被赞誉为成就最高的“糢范少数族裔”。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是因为美国的政策对于亚裔的特别照顾吗?恰恰是因为亚裔没有得到美国社会的特别的照顾,而是在一个较为公平、宽容与规则统一的环境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并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扭转了自身的命运。

然而,在美国社会对黑人群体长达几十年的特别照顾下,黑人群体的命运也得到了无法逆转的改变——他们贡献了16.7%的失业率和55%的犯罪率,以及72%的单亲家庭。

毁掉黑人的,不是别人,正是“烂好人”泛滥的同情心,把黑人推向了一个无法自我管理的深渊。

03

另外再来看,认为外国人非我族类,需要特别严苛的看法。

任何一个群体的人员构成都是多元和良莠不齐的,我们不能奢望来到中国的外国人都是素质高、品行好的人才,肯定也会有素质低下,甚至有些人还会在中国违法犯罪,如本案的凶手。

但如果因为出现了一个洋垃圾,或者因为这么一个个案,我们就把仇恨引向整个外教群体,甚至整个外国人群体,显然是不理智的。

试想,如果因为某个华人在美国杀了人,美国人也迁怒于其他华人,让全体华人为之背锅,是正确的吗?

当然是荒唐的。

结合这几年媒体不断爆出的外国人侵害中国人的案件,以及外国留学生在中国享受“超国民待遇”的新闻,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公众舆论对于居中的外国人群体(包括外教和留学生)的不满和负面情绪正在快速上升。

而这些声音里面多多少少有许多情绪化的部分和不够理智的成分。

那么,面对外教和留学生在中国舆论场屡屡造成的风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呢?

很简单,外国人不是洪水猛兽,不要因为个案而把外教和留学生一棒子打死,迁怒于所有在华外国人;同时,我们也不应把外国人当大爷供著,给予他们“超国民待遇”。

我们要让一个群体能够在社会中展现出正确的、应有的作用,不是给与他们特殊的照顾和更多的福利,而是应该对所有群体一视同仁,采用同一套标准和规则,只有在同样的规则体和秩序之下,在公平与宽容的环境里,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和展现。

无脑抵制是错的,一味的娇惯更会毁掉一个人,规则统一才是解决之道。它让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拥有稳定的预期来发扬人性中的良善,以及压抑作恶的冲动。

在大多数时候,“无为”都强于“有为”,灾难并不是因为不作为,而是乱作为,而和平盛世往往都是在“无为”之后“而治”。

底层逻辑其实一点也不复杂,把规则立好,既不要把外国人当“洋大爷”供著,也不要当“洋垃圾”敌视,人们自然会产生正确的预期,从而形成良好的秩序,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点耐心。

责任编辑: 李广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828/179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