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沈舟:中共后补两栖登陆演习又现尴尬

作者:
中共为了凑足场面,后补了两栖登陆的实弹对抗演习,却现出了种种尴尬,这样的军队真能打仗吗?中共军队的装备性能、训练水平和各级军官的战术素养可见一斑,若中共领导人非要冒险开战,大量士兵很可能无辜丧命。中共军队官兵若想保命,或许应该想一想如何当逃兵,或者反戈一击。

2022年8月24日,中共海军和陆军在福建漳州水域进行两栖登陆红蓝对抗实弹演习。水面上两栖登陆战车正在集结,应该代表了红方的进攻部队

8月份,中共一直在针对台湾进行军事演习,火箭军、空军、海军、战略支援部队都亮相了,但始终没有透露两栖登陆演习的信息。8月24日,中共东部战区开始在福建漳州附近进行两栖登陆演习,中共并未大张旗鼓地宣传,但从媒体透露的照片看,此次演习再度出现了不少尴尬场面。

演习登陆地点未见大片海滩

8月24日,中共号称进行两栖登陆红蓝对抗实弹演习,两栖战车接近岸边时,不断向岸上开火,显得很热闹。不过,图片中两栖战车准备登陆的岸边,主要是陡峭的岩石,还有不小的山丘,两栖战车无法登上岩石和山丘。中共准备进攻台湾时,真准备把这样的登陆地点当作主攻方向吗?

2022年8月24日,中共海军和陆军福建漳州水域进行两栖登陆红蓝对抗实弹演习。两栖登陆战车正在向岸上开火,但准备登陆的地点基本是高耸的岩石和山丘,并不适合两栖登陆战车上岸,只有一处狭窄的海滩,也不适合后续大批重装备登陆

台湾岛西部朝向福建的一侧,基本没有适合大规模登陆的岸滩,地貌与演习图片中的地点应该比较接近。中共估计会命令士兵携带轻武器,搭乘小船登陆,但缺乏后续支援、补给,中共士兵的生存概率较低。在登陆前,中共可能动用部分远程火箭炮乱轰台湾西部海岸,但不会浪费导弹,应该也找不到真正的高价值目标可打。中共空军有限的战机、中共海军有限的战舰也基本不会支援此类登陆。

中共的主攻方向,应首选台湾北部或南部适合大规模的登陆地点,计划占领滩头或大型港口后,再动用大批民用滚装船运载重装备和更多士兵后续上岸。图片中显示的登陆地点,除大片岩石外,只有一处狭小的海滩,部分士兵即便能在此登陆成功,还要艰难地向上仰攻、占领山头,但重装备无法从此处登陆,并没有多大的价值。

2022年8月24日,中共海军和陆军在福建漳州水域进行两栖登陆红蓝对抗实弹演习。士兵乘坐小艇登陆始终是中共军队计划抢滩登陆的一部分

奉命从此类地点登陆的中共士兵,不过是为了牵制台湾的守军,最终会被牺牲掉。中共应该会派陆军轻型合成旅的士兵乘坐民船或小艇,在台湾西部一些类似的地点试图登陆,但不会把海军陆战队或陆军两栖合成旅放在这里,有限的两栖登陆战车应该会集中用在台湾北部或南部更适合登陆的平坦岸滩。

世界上任何有实战经验的军队,都不会派出大量登陆战车,选择从此类地点登陆。中共军队的演习明显是作秀,与实战差距太大。

中共两栖突击车为何配备重炮?

中共海军陆战队或陆军两栖合成旅配备了两种战车,一种是ZTD-05两栖突击车,一种是ZBD-05两栖步兵战车。

2022年8月24日,中共海军和陆军在福建漳州水域进行两栖登陆红蓝对抗实弹演习。水面上应为ZTD-05两栖突击车,装备了105毫米重炮,替代了退役的063A水陆坦克。(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ZTD-05两栖突击车装备了105毫米火炮,替代退役的063A水陆坦克,以提供对滩岸的火力打击,但其结构却是装甲车,防护力较差,应只能乘坐4人。ZBD-05两栖步兵战车主要是运送人员,仅配备了30毫米机炮和重机枪,应可乘坐8人,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和其它国家的两栖战车类似。

2022年3月11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3两栖突击营的士兵驾驶两栖登陆战车在第三舰队区域进行水上训练。(美国海军)

中共的登陆舰数量并不多,有限的空间却要搭载更多ZTD-05两栖突击车,为提高火力而减少了乘员。这表明中共军队清楚,火箭军对台湾发射完导弹后,再开始登陆作战,此时中共海军和空军都难以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

中共空军战机应忙于空战,是否能夺取台海制空权还是未知数;中共的轰炸机、歼轰机还不能出动,否则难以应对台湾的F-16战机,也无法躲过台湾的各式防空导弹。中共空军何时才能发动空袭谁也不知道。

中共的海军舰艇,只有驱逐舰能装载对地攻击导弹,应该配合火箭军一同实施导弹攻击,而且主要目标是台湾东部那些火箭军打不到的地方。中共登陆部队行动时,导弹和火箭炮基本应该打完了。大多数中共舰艇因惧怕台湾的岸置反舰导弹,不会轻易靠近台湾海岸线100或200公里之内,舰炮射程最大只有几十公里,根本无法向台湾海岸轰击;即便冒险靠近,舰炮口径也较小,055和052D驱逐舰配备了130毫米舰炮,054A护卫舰舰炮口径最大只有76毫米。

因此,中共的登陆部队只能自己解决近距离岸轰火力的短缺问题,在两栖突击车上配备105毫米火炮,实属无奈之举。这实际只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中共的两栖突击车在水中行进时,如何发现目标和瞄准,射击后如何评估效果,实际都是难题。两栖战车登陆时,速度是关键,若为了对岸上轰击而减速、甚至停滞,将拖慢攻击速度,也更容易成为靶子。

2022年8月27日,中共东部战区陆军和海军在福建漳州附近水域训练。后面应是中共的073A中型登陆舰,排水量2000吨,可搭载5辆中型坦克或10辆两栖登陆战车。中共的073A登陆舰现役10艘,东部战区应有4艘,南部战区应有6艘。

中共把装甲车当坦克用,但防护却较差,即便能上岸,也难以对战台湾的坦克,更对付不了无处不在的单兵反坦克导弹,俄乌战争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战例。

美军拥有强大的空中支援和海上支援,能提供足够的精准火力打击。中共的另类两栖战车,实际暴露了空军和海军的弱点,以及联合作战能力的不足。

中共缺乏两栖登陆的实战经验

国共内战后期,国民党军队无心恋战,中共曾使用民船登陆海南岛;但中共试图登陆金门时却遭遇惨败,之后再未尝试过两栖登陆作战。

8月24日,中共在福建漳州水域展示了一个两栖登陆的较大场面。图中显示,多辆两栖登陆战车已经上岸,空中还有直升机,仔细看却不大符合逻辑。

2022年8月24日,中共海军和陆军在福建漳州水域进行两栖登陆红蓝对抗实弹演习。两栖登陆车在岸上纵队排列,两名士兵躲在土堆旁,背后还有一顶帐篷;数架直升机似乎正在离开;肉眼可见水上的登陆舰;远处依稀可见山脉,登陆演习应在某海湾进行

首先,中共的两栖登陆战车上岸后,不知为何一字纵队排列在岸边,而不是迅速向内陆突击;旁边的土堆后,只有两名士兵端着枪。实战中,两栖战车应齐头并进,迅速攻占和扩大滩头阵地,而不是沿着纵队行进。

其次,空中的数架中共武装直升机本应提供空中火力支援,但似乎都在飞离岸边。这更像是演习大致结束,战车重新排列队形,直升机飞回登陆舰,只为了拍照宣传;两名士兵也尽情表演、摆拍,背后应提前搭了一顶帐篷,不知登陆时是否有这样的时间。

图片中可以看到不远处的登陆舰,实战中不可能距离岸边这么近,否则极易遭到岸上普通火炮的攻击。登陆舰可能无法回避反舰导弹,但至少要停在火炮的射程外,剩下的路程主要靠两栖战车和登陆艇强行登陆攻击。中共的两栖登陆战车应该没离开登陆舰多远就上岸了,基本是在做样子。

途中的背景也依稀可见连绵的山脉,表明登陆演习应在某狭窄的海湾进行,估计风平浪静,两栖战车浮水上岸没有什么风险,但与实战环境差距较大。

2022年8月27日,中共东部战区陆军和海军在福建漳州附近水域训练。两栖登陆战车结束训练后应正在返回登陆舰,水面上风平浪静

台海的海像十分复杂,若遇到风高浪急,两栖战车就容易倾覆。美军的两栖战车也只能在5级海像以下运作,中共的两栖战车不会更先进,若平时仅在无风无浪的环境进行短程训练,在深海的长距离登陆实战中将难以应对。

中共士兵充当人肉盾牌?

8月24日,中共在演习中展示了装甲车和士兵冲锋的场面。然而不知为什么,途中的三名士兵冲在了装甲车的前面。

2022年8月24日,中共海军和陆军在福建漳州水域进行两栖登陆红蓝对抗实弹演习。士兵冲在装甲车前面。

正常情况下,士兵应坐在装甲车内快速突击行进,若遭遇敌人时,士兵应立刻下车,可以躲在装甲车或其它掩体后,也可以在装甲车的侧面做掩护;但跑到装甲车前面实在说不过去。

人肉怎么也不如装甲,否则就不用乘坐装甲车了。士兵在装甲车前面,也容易挡住装甲车重机枪的火力视线,甚至可能误伤自己人。俄军坦克和装甲车在实战中屡次遭遇伏击,损失惨重;不知中共军队是否为了吸取教训,命令士兵冲在前面当人肉盾牌,以保护装甲车。

美军和其它各国军队若看到这样的训练场面,估计会瞠目结舌。近日,美军公布了2022环太平洋军演中的三段短视频,应该能了解到现代两栖或三栖登陆作战的一些真实状况。

视频一:2022年7月29日,鱼鹰直升机搭载美国海军陆战队从两栖攻击舰埃塞克斯号上起飞,在攻击直升机的掩护下,快速投放至敌人防线后方、夺占机场,以确保大型运输机搭载重装备尽快降落。(美国海军)

视频二:2022年7月30日,美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智利和澳大利亚参加联合空中攻击演习,各类直升机在A-10攻击机的掩护下进行空中突袭。(美国海军)

视频三:2022年7月30日,多国部队在夏威夷海滩联合进行三栖登陆演习,海马斯火箭发射车紧随部队突击,提供地面火力支援。(美国海军)

中共为了凑足场面,后补了两栖登陆的实弹对抗演习,却现出了种种尴尬,这样的军队真能打仗吗?中共军队的装备性能、训练水平和各级军官的战术素养可见一斑,若中共领导人非要冒险开战,大量士兵很可能无辜丧命。中共军队官兵若想保命,或许应该想一想如何当逃兵,或者反戈一击。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829/179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