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当“坚不可摧”被摧

2022年10月8日清晨,克里米亚大桥发生爆炸、起火,视频显示一侧公路桥被炸断为几截,一座承重桥墩燃起熊熊大火,桥梁一度完全中断通行。

据称,爆炸是由一辆(也有称两辆)满载的油罐车引发,随后俄方指控系乌克兰情报人员所采取的破坏性行动,并称“必须采取强硬反应”,而乌克兰方面也实质上承认了这一指控,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Mikhaylo Podolyak)表示,克里米亚刻赤大桥的爆炸仅仅是“开始”,“所有非法的都必须摧毁”、

克里米亚大桥原名刻赤海峡大桥(Krymsky most),连接被俄自2014年单方面吞并的克里米亚半岛东端和俄罗斯本土的塔曼半岛,二战后期始建,但建成后仅3个月就因质量问题坍塌。俄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后于2016年再次动工,仅用了两三年(公路2018年5月15日,铁路2019年12月23日)就宣布竣工。

这座大桥是俄2014年强行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后不惜血本搞的战略性工程,旨在彻底封闭亚速海,并将克里米亚半岛和俄本土连接起来,这不仅在后勤保障等方面有现实意义,而且有强烈的宣传和心理暗示意义,可以说,大桥就是俄维系其在克里米亚半岛存在的纪念碑,也是半岛亲俄派底气之所在。正因如此,俄才在开战之初高调贴出“刻赤大桥坚不可摧”这样的宣传画。

2018年,普京驾驶卡车庆祝克里米亚大桥公路通车。

如今“坚不可摧”的刻赤大桥“摧”了,而且“摧”在普京70大寿(他生于1952年10月7日,当初曾高调亲自出席大桥通车仪式)、俄通过单方面推动“四州入俄”宣称“亚速海是俄罗斯内海”的戏剧性时刻,结合此前哈尔科夫-红利曼和赫尔松方向接连三次惨败,对俄构成的战略性损害可想而知,也令其2014年以来最自以为稳固的攫取物——克里米亚半岛,凸显出前所未有的脆弱性,对俄社会和半岛的战争信心构成进一步打击。

战术上,随着赫尔松方向接连败退,向东连接本土的刻赤大桥后勤和民生补给压力陡增,一侧公路桥全毁会雪上加霜,但不至于构成决定性影响,因为毕竟半岛三面环海,而乌克兰并没有制海权,此举更多是战略性的伤害和打击,显示乌克兰有能力威胁俄一切自称“坚不可摧”的东西,不论是有形的大桥,还是无形的“永远吞并”。

俄在爆炸当天就恢复了大桥未受损部分通车,这显然同样是姿态展示,如此幅度的爆炸,桥梁应力结构不可能不受影响,即便相对独立的铁路桥无恙,使用相同承力部件的另一侧公路桥就这样通车,也和玩儿命无异。

俄官方已表示要“强硬反应”——吓唬谁呢?还有比发动十几万大军攻入对方国界、强行吞并对方疆土更“强硬”的“强硬”?还是那句话:战场上靠火炮拿不到的东西,战场外靠嘴炮同样拿不到。

顺便提醒下某些如丧考妣、高喊着“打击民用目标可耻”的汉语圈人士:就在不到一个月前,当俄军在哈尔科夫州溃败、恼羞成怒轰炸乌克兰境内民用电厂、电网设施之际,欢呼雀跃“这就是战争”、“这才是正当性”的,难道不就是你们?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陶短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009/181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