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被中共伪善骗倒 结局凄惨

—他曾是观礼台上的贵宾

作者:
黎明时分,有人扣响了燕京大学朱漆的校门,一个声音在门外说:“开门吧,别怕,我们是人民解放军。”一位美籍教师将校门开了个小缝,看到一位年轻的军人,没有佩带武器,轻声说道:“请问贵校在战斗中有没有受到损失?学校是否需要帮助?”态度和善,衣冠严整。面对此情,守卫燕园的师生敞开了大门。文革中,孤独无靠的陆志韦,因而精神抑郁,病情加重,最终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终年76岁。

陆志韦

1948年12月15日夜,北平西北郊炮声隆隆,清华大学和毗邻的燕京大学,几乎人人通宵未眠。为防止战祸殃及校园,钱伟长和费孝通等教师成立清华应变委员会,胸挂望远镜来回巡逻。燕京大学则宣布停课,提前放假。为防止学校遭到破坏,学校大门紧闭,校长陆志韦和中外教师轮流值班,密切注视事态发展。

午夜后,傅作义的部队悄然撤出。黎明时分,有人扣响了燕京大学朱漆的校门,一个声音在门外说:“开门吧,别怕,我们是人民解放军。”一位美籍教师将校门开了个小缝,看到一位年轻的军人,没有佩带武器,轻声说道:“请问贵校在战斗中有没有受到损失?学校是否需要帮助?”态度和善,衣冠严整。面对此情,守卫燕园的师生敞开了大门。

清晨,校门内贴出13兵团政治部主任刘道生署名的安民布告,特别写明为了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任何军人不得进入校园。

一切又都恢复到平静状态。

1949年3月25日下午,毛泽东在西郊机场阅兵,阅兵式后,接见了民主人士代表,在新华社发出的图片中,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站在朱总司令的右边。

这年夏天,邓颖超专程来燕园拜望了陆志韦夫妇。

1937年夏天,邓颖超因患肺病在西山疗养。出院后,由斯诺介绍到燕大美国教员包贵思女士在燕南园的家中休息,再从那里去天津转赴根据地。此事陆志韦是完全清楚的、默许的,他曾让孩子们代表他去看望并给予帮助。

这一切,都让陆志韦感受到了新政权的礼遇和善意。想到数月前,胡适曾劝他一同南下,他选择了留在北平,这个决定应该是对的。

1949年9月21日,陆志韦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10月1日,陆志韦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那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游行队伍中的燕京大学师生挥手致意,高呼“燕京大学同志们万岁!”

毛泽东还为燕京大学亲笔题写校名,由彭真送到燕大。燕京大学以毛氏笔迹制成匾额悬挂在西校门上,并制成校徽,供全校师生佩戴。

感奋之下,陆志韦提出把燕京大学完整地交给国家。

1951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同意陆志韦的请求,决定燕京大学由教育部接管,改为国立燕京大学。这一年,毛泽东亲自任命陆志韦为国立燕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并亲笔签名授予聘书。

1952年1月,上面下发通知,要求在高校中进行三反运动。原本,三反运动是经济领域里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但北京市委却将其变成了一场以控诉美帝文化侵略、肃清亲美、恐美、崇美为内容的思想改造运动。为此,市委专门成立了工作组进驻燕大,领导思想改造运动。

工作组一进校,陆志韦就被挂起来了。随着运动的深入,矛头很快指向了他和张东荪、赵紫宸三个人。赵紫宸是宗教学院院长,张东荪是哲学系主任,工作组说他们三人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要求人人和他们“划清界限”。

为了形成“对比”,工作组集中全校师生先听取进步教授的思想检查,这些教授的发言,事先都得到了工作组的帮助指导,工作组还指示学生会干部,让他们组织台下的学生,在发言期间,向大会主持人传递“表扬”、“满意”的纸条,由主持人宣读,在一片掌声中结束大会。轮到陆志韦、张东荪、赵紫宸上台则正好相反,学生干部向主持人传递“不满意”、“不通过”的纸条,以及对某些问题的“质问”,对他们的检讨不予通过,最后把他们轰下台来。

批判陆志韦那天,燕大全校师生聚集在大礼堂,会议现场通过广播和清华大学连线。学生中的积极分子涌入校长办公室,搜集文化侵略的罪证。这些学生轮流上台揭发,其中甚至包括陆志韦的女儿陆瑶华。陆瑶华当时就读于燕京大学生物系,是共产党员,批判会前,工作组单独找她谈话,做她的思想工作,要她大义灭亲。陆瑶华无法可想,只能狠下心来走上台去,揭发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的爪牙,是忠心执行美国文化侵略的工具”,父亲的“几滴眼泪不能收买她的良心”,她会“像志愿军和美帝国主义战斗一样,坚决地斗争陆志韦”。但陆志韦的儿子陆卓明,却在批判会上保持了沉默,他因此被开除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当年,燕大毕业的丁磐石,在中国青年社工作,曾到会旁听。他发现,揭批陆先生的大会,始终是采用无限上纲、无情斗争、非常粗暴的方式,会上不许陆先生辩解和说明真相,只许他坦白交代、深刻检讨。

大批判之后,陆志韦的校长职务被撤销,分派到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任语言学研究员。被工作组树为进步教授典型的翁独健,则弹冠上位担任了代理校长。

离开燕大那天,回望自己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校园,陆志韦不觉黯然神伤。1948年,一个国民党官员对陆志韦说:“共产党在燕大都闹翻天了,你的公子也混在里面,你也不管管!”陆志韦说:“燕大的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学生们追求真理有什么可指责的?”然而在思想改造运动中,新政权要求必须表明态度,从内心深处仇视和痛恨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文化侵略。这对陆志韦来说太难做到了,他的许多老朋友、老同事都是美国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仍在通信联系。他与燕大前任校长司徒雷登更是友情深厚,司徒雷登还是他的证婚人。你叫他如何平白无故去恨?

从1952年6月开始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到当年9月结束。整个过程惊天动地,也波澜不惊,几乎没有遭遇任何反抗和阻力。经历了思想改造运动,每个知识分子都意识到,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是唯一的选择。

燕京大学被一分为八:机械系、土木系、化工系调整到清华大学;教育系调整到北京师范大学;民族系调整到中央民族学院;劳动系到中央劳动干校;政治系调整到中央政法干校;经济系调整到中央财经学院;音乐系调整到中央音乐学院;其余各系归入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的校址,从此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校址。

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那天,那扇在四年前的清晨被轻轻叩响的朱漆大门,换上了新的匾额,上面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北京大学四个字。有人来到燕东园27号陆志韦家,催促他赶紧搬家。曾经以燕大毕业而自豪的学生,不敢再提自己的母校,黄宗江因为保存了一套以司徒雷登照片印制的明信片,文革时被打成“司徒雷登的黑宠儿”。陆志韦在离开燕园后的18年人生中,一听到老燕京人挨整的消息,就觉得是自己的错,觉得对不起燕京人。

文革中,陆志韦受到冲击,再次遭到凌辱批斗,七十多岁的老人被下放到河南劳动改造,身染重病。因生活不能自理这才获准返京,此时夫人已经不幸病逝,家中亲人也流散四方。孤独无靠的陆志韦,因而精神抑郁,病情加重,最终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终年76岁。

材料来源:

李响《1952年院系大调整:教授洗澡,大学洗牌》

笑蜀《北中国的自由孤岛——燕京大学抗战写实》

徐泓《燕东园的陆志韦先生》

百度百科《陆志韦》

2022-10-06

责任编辑: 东方白  来源:青衣仙子的一维空间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009/1813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