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颜丹:内蒙一女子坠亡 “排除他杀”惹众怒

作者:

2022年11月4日,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女士坠楼,女儿呼救开门,物业因防控不给开门救助。(视频截图合成)

三年“清零”,中国大陆发生的跳楼、坠楼事件早已屡见不鲜。就在近日,内蒙呼和浩特市又新添一例。当地警方发通告称,“死者王某芝(女,55岁)与女儿王某花(29岁)共同居住,患有焦虑障碍,当晚从12层家中坠楼。经勘察,警方已初步排除他杀可能”。

在那个“生命至上”的牌坊下,一个又一个生命“轻如鸿毛”地被折损、陨去,这种荒诞、讽刺的场景只会让中共官方和警方的公信力无数次跌到谷底。如今,看着那条冰冷、无人性的“警情通报”,无数中国人的神经再次被刺痛,他们纷纷涌上微博怒揭“防疫”这张画皮:“又拿精神疾病当借口”、“一句焦虑障碍,就盖棺定论了一个生命”、“精神类疾病一次又一次成为替罪羊”、“‘她是疯子’这句话真是万能啊”……

大量的民众都在质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她为什么焦虑?”有明白人自问自答:“单元门为什么要用铁钉铁皮焊上?换谁谁不疯?我们是人,不是牲畜,换成是实验室里的牲畜,给这样关着也会疯!”而据事发小区业主透露,他们小区各楼门被焊死已长达一个多月之久。对此,有网友指出,“封这么久,没收入但要开销,压抑得要命,没人会精神不出问题吧!”“谁关那么久不会疯啊!”

今年9月,中共国务院已公开强调,“采取集中或者居家隔离措施时,不得采取从外锁门的方式”;任何“锁死房门”、“锁死楼道”的方式都被视为“违反法律法规”、“妨碍疏散安全”;比如“的确时有发生”的“居家隔离大门被栓铁链”就是“对防疫要求的粗暴加码”,按照《消防法》的规定,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看来,无论是法律还是政令,都明确禁止有关部门锁死楼门、房门,但现下呼市为何还会有那么多小区都不把这样的要求放在眼里?如此公然违法、违抗政令,这到底是物业自作主张,还是有人在按居委会、街道办的指示办事?如今,在楼门被锁死的几十天内,甚至已发生了坠楼致死事件,为何依然没有人来承担责任呢?官方不担责,也没有任何说法,连警方都说“无可奉告”,那“日后因为焦虑症还备受刺激死掉的可能是任何一个人”。

坠楼之后性命垂危,但此情此景却丝毫不会让那些有能力、有义务施救的公职人员对濒死的生命有所动容。小区内有目击者表示,“物业工作人员在事发后30分钟姗姗来迟,救护车在事发后40分钟到达”;“物业到场处理时”连“小区里的灯”都“没有打开”,全靠“楼上住户”自发地“从窗口用手机或手电筒照明”。此外,那些24小时待岗、守在小区内外的防疫人员也是指望不上的,否则,兰州那个晕厥的三岁小孩与更多突患急症却被强行阻拦不让出小区的可怜人就不会白白错过被送医救治的黄金时间。

有人在微博上透露,呼市那女子坠楼,其实还与其它“防疫”措施脱不了干系。有网友说:“她跳楼的原因不是因为焦虑障碍,是因为家中的一切物品都被拉走消杀焚毁…疫情管控停快递又买不到物资…方舱回来是空荡荡的房子,换成你你不会崩溃吗?”还有人在质问中提到:“是谁入户抢劫式消杀?”“消杀(时)把家里东西都烧掉,还是人吗?”

要知道,野蛮的“清零”政策就包括擅闯民居,且未经当事人同意,就破坏、损毁、焚烧其私人用品;“一刀切”地将人分区、分楼关在家里,时间之久已远超人的精神承受力,甚至完全不理会是否有人会被饿死、病死;无论“阴性”、“阳性”,都一律按政府的一己需把人拉到方舱,且同样任其自生自灭;超市、医院、110、120……所有本该保障人的生存所需、关键时还能救命的机构一说“静默”,就会像宕机一样,再也不管任何人的死活了。

一条条无人性的“清零”政策就像一座座大山,已将中国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当他们无法再忍耐、承受时,就会被压死。于是,当呼市这起坠楼事件发生后,人们都毫不犹豫地冲着发通告的警方、官方怒吼:“怎么不是他杀”、“为什么要排除他杀?你们难道不是杀人凶手吗?疫情没有杀死人,防疫杀死人”、“杀人的就是过度防疫”、“(死者)是被你们一点一点逼到窗边的,说排除他杀,但她的死,你们一个也逃不了干系”……

可见,“清零”枉杀人命,换来的终将是中国人的觉醒。一条条被无辜戕害的生命最终会让越来越多人明白,“反正现在就是咋死都不能死于新冠”、“在一刀切的基础上坚持清零根本就是把老百姓往死路上逼”、“到底是疫情恐怖还是防疫恐怖”、“到底是谁有病”、“接着这么‘管控’吧,你(中共)迟早得把更多人逼跳楼”……

此时此刻,很多中国人的耳边或许会再次想起美国歌手鲍勃·迪伦的歌《答案在风中飘》,因为它道出了无数中国人被“清零”了三年的悲苦和绝望。他们都想向中共发出这样的灵魂拷问:一个人要长几双耳朵,才能听见民众哭泣;还要牺牲多少生命,他才知道太多人已经死去?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106/182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