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疫政策开始转向,中国专家的口风也紧随改变。
中共树立的“抗疫英雄”锺南山等一众中国专家“打倒昨天的我”,突然改口指病毒不可怕,认为要顺应形势改变防控政策。其观点与当局松绑抗疫“不谋而合”。评论批这些专家为“政治变色龙”毫无原则、毫不科学。有分析指,中国为挽救经济,突然改走其一直批判的“病毒共存”路线,为将其前后不一合理化,必须“枪杆子、笔杆子”齐下,一方面打压“白纸运动”示威者,一方面加强洗脑。
锺南山:感染Omicron并不可怕要顺应形势改变政策
近年紧跟党路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疾控专家锺南山周四(8日)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感染 Omicron并不可怕,因为99%感染者可在7-10天内完全恢复。他指,现在不能用两年前的一些方法来看待Omicron,而要顺应当前形势改变防控政策,令国家真正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他并说目前重点应放在防控重症,要重点进行自我保护,加强定点医院、医护人员的保护,加强老年人及脆弱人群的免疫接种。
李兰娟: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大家无需恐慌
同日,政工干部出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接受媒体访问也表示,虽然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但不是病人,大家无需恐慌。她称无症状感染后,大多数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这对于防止流行扩散有积极意义。未来,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疫情防治的重点,应将防治重心转向“防重症、降死亡”。
阿波罗网介绍,2017年国际权威学术期刊《Liver International》(《国际肝移植》)1月30日发表声明,由于作者郑树森等人无法提供论文中提及的563例肝脏移植的器官来源符合道德伦理证明,该杂志决定撤回郑树森等于2016年10月在网上发表的论文,并将“永远不会”在该杂志上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
评论:中国专家也只是臣服在政治下
对于中国的医学专家在当局宣布放松疫情防控后纷纷“搬龙门”,台湾两岸政策协会研究员吴瑟致周五(12日)对本台指,习近平迫于“白纸运动”而调整防疫政策,一众为政治服务的中国“专家”即改口,其言论并非基于科学,施政者对他们的意见也并不当真。政府没有放弃在防疫上的主导权,不能排除再次严防严控。
吴瑟致说:好像活在平衡时空,过去的说法跟现在的落差之大。这个是中国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一个政府跟专家之间的很巧妙的社会关系。整体上对病毒的传播,以及防疫措施重点放在哪里,其实国际社会已经有许多国家因这个趋势发展有很大的调整。所以中国的这些专家们其实他们很清楚,只是他们不能说或者是碍于政治上的考量,而必须要替政府来说话。至于打脸不打脸,某个程度上中共并不在意这个前后不一的状况。
习近平强调“稳经济”暂未再提“清零”
尽管中国并没有彻底取消“新冠清零”政策,不过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周二(6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未有再提“清零”等相对强硬的防疫方针,而是强调明年要“稳增长、稳就业及稳物价”。
“钱袋子”出问题从“笔杆子”改变风向
台北海洋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吴建忠对本台指,中国“钱袋子”出了问题后,要改走其过去一直反对的“病毒共存”模式,但中共过去一直鼓吹其抗疫成功全赖“清零”政策,现时“刀把子”、“笔杆子”双管齐下,以合理化其统治。
吴建忠说:过去习近平在他的这个政策里面一直都强调的就是中国的体制优于西方的体制,也就中国的防疫优于西方的防疫的部分。所以如何从“笔杆子”的部分去做一个舆论宣传口的一个调转。这也可以看出来有一些专家开始去谈,这个应该可以共存,我们看到在《新华社》社论里面就提到“病毒弱了,我们强了”。
吴建忠同样指出,中国专家毫不科学、毫无原则。
吴建忠说:Omicron病毒已经存活了、流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那国外对于这个病毒减弱的这个事情,其实已经有许多的科学研究,科学的验证,中共难道是现在才发现这个病毒减弱或者是这个病毒不再那么可怕吗?我觉得这个还是要回到,就是中央的政策没有做调整之前,这些专家或者一些学者其实观察的不是科学防疫的这件事情,他们观察的是风向的部分。
中国专家与医疗商业机构关系千丝万缕
锺南山被不少中国民众视为抗疫指标。翻查资料,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他多次发表争议性言论,曾说出“疫情发生在武汉,但没有证据表明源头在武汉”,又为有争议的中药“连花清瘟”背书,其后被揭发,他跟药厂关系千丝万缕。2020年他被封为抗疫英雄后,不停宣传“连花清瘟”的抗疫作用。
中国日前宣布新十条放宽防疫措施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周四(8日)进一步介绍落实细节,强调感染新冠病毒后,无症状就不需治疗,只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可用口服药治疗或自行往医院求诊,各地社区、街道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阻拦;仅检出一宗阳性病例,不再划一封楼。
另外,居家治疗指南还提出,患者居家期间要进行抗原自我检测,并呈报结果。当呈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Ct值在35或以上,可恢复外出。
记者: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