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俗语:“水至清则无鱼”,其实下半句才是精髓,是古人的智慧之谈

华夏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曾经的劳动人民总结了很多的老话,这些老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被称为‘俗语’。所谓的‘俗’指的是民俗的意思,那么俗语就可理解为民俗语录。俗语的灵感是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由于它取材于生活的缘故,所以使得它覆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俗语的外表虽然平平无奇,但它富含的道理却是帮助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俗语在古代时候属于民间的‘至理名言’,正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由此可见俗语在古人的心目中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水至清则无鱼

“水至清则无鱼”这段话的字面含义非常好理解,因为它想说的是:倘若水池当中过于清澈,那么也会导致鱼类难以生存,这段话总体来看还是比较有道理的,因为倘若连水草都难以生存,那么鱼类自然无法在这片水域繁衍下去,毕竟鱼类要摄取食物才能生活下去。这段话的表面含义其实只是一种隐喻,而它想表达的含义是:自身的要求倘若太过于苛刻个挑剔,则很难交到朋友。

生活中我们应该遇到过这样的人,这类人对于自己要求特别苛刻,容不得自身出现丝毫的错误,否则就火冒三丈。但是这种令人不解的要求是非常不好的,毕竟会使得自己和他人都倍感压力。现实生活中,倘若能够明辨是非和分清好坏,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过于明察秋毫,那么则会很难与人相交甚欢。所以,要求别人和自己的时候不能太过于严苛,同时也是想表达:对人或者事物不能有太高的要求,毕竟老话常说“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人至察则无徒

后半句里的‘察’泛指苛察的意思,通俗来就是精明的意思,徒的含义则是:同类或者伙伴。后半段想表达的含义就是:一个人倘若太过精明则很难以交到朋友。这段老话也是想表达:生活中要少一些刻薄之心,多一些宽容之心,同时也是想告诫后人要懂得容人之短,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喜欢,赢得更多的朋友。古人的这种观点放到现在来看依然不过时,因为生活中确实要宽以待人,而且,为人处事方面确实不宜过于苛责他人。

这段话放到如今生活来看,可谓非常有实用性,现如今很多人之所以会处处碰壁,究其根本,不过是极为严苛和没有宽松之心,或是对生活的细节要求得太过于严苛。这句格言倘若从自然谈起,就好比长江水虽然浑浊,纵然它的里面有泥沙和污渍,但它仍能够滋养万物,流淌千里然后直涌大海。正所谓‘人无完人’,倘若遇到别人犯错的时候,我们也应当用宽厚仁慈的心来对待他人,而不是使用排斥和嫌弃的方法。

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这段话的含义也是表达要懂得宽容对待他人,这样才能让本身少犯错误,同时也能受人他人的欢迎。人生短短几十年,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抱有宽松的态度,不能只看别人的不足之处,毕竟老话常说“看人之短天下无一可交之人”。

结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段话深刻表达了生活要懂得宽以待人,同时也表达出了人与人之间要多一些宽容之心。正所谓‘看人之长,世间一切皆吾师’,由此可见老话当中还是充满着无穷的智慧的。对于这段老话大家如何看待呢?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赵氏宗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216/184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