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民意 > 正文

既做不到,也没必要

作者:

目前放开放成这个局面,确实很糟糕,但这是之前一直提醒要注意预防的,希望提前准备,主动掉头,就是为了防止出现目前这种毫无准备的放开的局面。

我们再继续梳理一下大体的时间线和重要的节点。

上海上半年花了牛九二虎之力最终压下去,证明了两个事情,第一是强行压下去成本很高,第二是物流不能断。所以之后无论是六七月北京那一波,还是八九月成都那一波,虽然进行了区域封控,但并没有完全静默,保持物流畅通。

之后就是新疆、西藏和青海的长期封控,持续超过三个月仍然没有完全压下去。直到解封之前,乌鲁木齐每天新增的感染人数仍然在四五百人。而在封控期间,虽然已经拉走了不少人,但仍然整栋整栋的感染和发烧,既没有药,也没有基本的生活物资。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说明长期封控也不可能完全压下去了,做不到了。这就是冯子健在清华的讲座中说的,‌‌“既做不到,也没必要‌‌”的‌‌“做不到‌‌”的意思。

这也是为什么之后石家庄、保定等地会出现那种局面的原因。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二十条之后这些地方才躺平,但实际上在二十条之前,河北大量地方就都已经爆发,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风控措施,尤其是石家庄、保定、沧州、邢台等等。

这些地方的做法实际上和乌鲁木齐在十月份之后的做法一致,既没有继续进行大规模核酸筛查,也没有继续强制把阳性和密接拉走,就这样既不筛查,也不解封,坐等政策调整。原因也不难理解,第一是没钱了,第二是没有地方隔离了。

这就是说,做不到了,不仅是新疆、西藏、青海这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做不到,河北这种在全国处于中上游水平的地方也做不到了,都开始逐渐躺平,等着政策调整。所以二十条出台之后,石家庄公开躺平。这不是主动放弃,而是对既成事实的公开确认。

十月下旬之后,重庆和广州爆发,发现的时候已经出现了聚集性的感染,而且很快就达到了日增四五千的水平。如果按照之前严格追踪密接、次密接的做法,影响范围会很大,但广州和重庆都没有马上封城,而是努力精准防控,只进行区域性封控,而没有全城静默。

这就是说,在目前的情况下,之前行之有效的四早,尤其是早发现、早隔离,实际上在目前的手短之下也做不到了,一旦发现,就已经出现了大面积感染,如果还要强行压下去,就只能马上进行大面积全区域的封控,部分区域的封控也没用了。

第三点,成都的启示也很重要。成都在八九月份经历了二十天的封控,才最终压下去。但成果只保持了一个多月,到十一月份就又开始出现。一开始还是区域性封控,甚至郊区封控,主城区还在进行马拉松比赛,但最终还是在十一月下旬不得不彻底封城。

成都的经验说明什么呢?出现一次可以马上压下去,但下一波随时都会来,那么就会逐渐变成封控的频率越来越高,防控越来越难,最终会变成常态化的封控。

如果封控是短期的,收益是长期的,那么大家都支持,但如果会频繁的封控,每次的收益却越来越小,自然会支持的人越来越少。这也就是冯子健说的,‌‌“既做不到,也没必要‌‌”里的‌‌“没必要‌‌”。

更关键的则是,长期的以常态化核酸封控为主要手段的防控,成本很高,每个地方的负担能力完全不同。损失不仅是被封控的老百姓,地方各级财政税收的损失也是实打实的,而这些防控的支出却在不断增加。

所以在七八月份我说过,这个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掉头是必然要掉头的,就看是在资源耗尽之前主动掉头,还是资源耗尽之后被动掉头。如果一旦出现被动掉头的局面,结果会非常糟糕,因为到时候就没有能力最大限度的保护脆弱群体了。

二十条出台之后,各地对政策的理解不同,采用的方式也不同,有疫情的地方开始防控,没疫情的地方还在加码。但到十一月底,仍然一度还出现了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北京等全国主要大城市同时陷入静态管理的局面,这自然是非常糟糕的情况,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而从最后放开的方式来看,是以非常急迫的姿态放开的,而且是一放到底,没有预留任何过渡阶段,也没有留任何准备时间,就直接放开了。这才导致了目前的这个混乱局面。

放开之后肯定是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医疗挤兑,但放开也同样需要有方案,有计划,有步骤,不说完全做好准备,最起码也要准备一些基本的药品和物资,才能放开。

比如按照国外和港台地区的经验,放开之后会大量用到抗原,那么需要提前生产储备。还有主要的退烧药、感冒药,必须要预留时间,并且通知各地扩产,增加储备。

无视这些基本的事实和时间顺序,就直接一股脑儿地把目前这种混乱的局面摁到所谓唐飞的头上,不仅无助于解决目前的困难和问题,也是在继续转移矛盾,浪费时间。

因为除了北京、武汉、广州等地之外,其它地方还没有大规模爆发,还有时间做准备,现在更应该提醒这些地方尽可能的多做准备,最好能免费发放基本药物,还有基本的应对指引手册。这才是目前最应该做的事。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萧武是军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218/184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