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慈善腐败

作者:

2022年2月9日,时任FTX公司首席执行官塞缪尔‧班克曼‧弗里德在华盛顿国会山作证。(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Jeffrey A. Tucker撰文/唐云舒编译

越是公认完美无瑕的行为动机,越容易衍生腐败和堕落。由于无可争辩,它总是有这样一种危险,即成为不道德行为的绝佳面纱。(最近)想到亨利‧路易斯‧孟肯(H.L. Mencken)有关禁欲主义的作品。在其文学生涯中,孟肯敏锐地意识到,公众人物如何不失时机地喊着道德的口号,做不道德的勾当。

(英国)哲学家威廉‧麦克阿斯基尔(William MacAskill)主张的“有效利他主义”(effective altruism),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尽管我是在令人震惊和愤怒的FTX丑闻爆发后才注意到这一理论,但该理论在思想界似乎已经产生了某种日益重要的影响。这个理论幼稚到了极点,很难相信会有人把它当回事儿。它实际上就是鼓励人们为捐钱而赚钱。

多么诱人的说法!多么绝妙的创新!非也。

没错,“镀金时代”(Gilded Age)的超级富豪也是这么做的,但两者有着天壤之别。以20世纪初的世界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和FTX创办人萨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为例来说,卡内基是个天才,一生都极其努力地工作,知识广博、极具休养,并从生活的历练中获得(超人的)智慧,也有着对效率的执著追求。他还让普罗大众从现代工业化中受益。毕竟,在市场(竞争)中成为巨富是非常困难的,你必须设法为他人服务,比竞争者更出色。

简单概括班克曼-弗里德的人生经历,就是(轻松)上学,拥有强大的家庭背景,陷入诈骗勾当。突然之间,在短短的3年里,他只是在巴哈马过着舒适的生活,靠着兴奋剂阿德拉(Adderall)通宵达旦地(寻欢作乐),就成了坐拥200亿美元身家的亿万富豪。

在正常情况下,当几个没经验的小混混搬到巴哈马,以整个成熟行业领军人物之姿,凭空创造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将其当成保值产品来推广,然后对政客溜须拍马,一定会引起一定程度的警觉。

班克曼-弗里德怎么就没有(受到怀疑)?

关键是,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内心慷慨、只想为世界做好事的人。不知何故,在这个把行为动机看的比结果更重要的时代,这些言词就像魔法一样,让最聪明的人都不去动脑了。他也很善于扮演“扎克伯格2.0”(Zuckerberg2.0)的角色,例如,关心公众福祉胜过衣着形象。

我没读过麦克阿斯基尔的书,但很明显,他那套花里胡哨的功利主义(或效益主义)理论,不过是一个庞大犯罪团伙的外衣而已。请注意,麦克阿斯基尔自己创建的慈善机构——“有效力他主义中心”(Centre for Effective Altruism),获得FTX未来基金高达1400万美元的慷慨捐赠。

在时下流行的播客节目宣传下,山姆(班克曼-弗里德)和威廉(麦克阿斯基尔)都赢得很高的学术声望。这些媒体给他们空间,让他们长时间畅谈人生心得、推广自己的“事业”。

我从该事件中得出一个教训:当诈骗高手抛出精英圈推崇的高尚词汇时,思想界(学术圈和媒体)很容易上当。在我们这个时代,“为捐钱而赚钱”就是这样的说法,它发出一个终极道德信号:我不贪婪,我非常慷慨。

从经济角度上来讲,这种主张非但不聪明,甚至可以说是愚蠢的。比如,你的孩子设了一个卖柠檬水的摊位,星期六工作一整天赚到20美元。他们如果把这20美元进行再投资,设广告牌、扩大摊位、提供更多产品,下个周末可能赚到40美元。整个夏季,除去制作柠檬水的成本,甚至雇用朋友的费用,他们可能会赚到200美元。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业范例。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们在卖了一天柠檬水后不干了,把这20美元都捐给“人道协会”(Humane Society)。他们可能会获得助人为乐的满足感,但他们不做生意了,当然也没钱投资未来的项目了。

还有一种情况:他们在卖了一夏天柠檬水、赚到200美元后,捐出一半,保留剩下的100美元(做投资)。在我看来,这是个更好的选择。然而,现如今兴起一股奇怪的风潮,人们认为获取利润是肮脏、令人唾弃的行为,提倡把赚到的钱都捐出去。

那么接受捐赠者又是什么表现呢?慈善机构为什么可以拿别人劳动赚来的钱,而且全数保留呢?为什么麦克阿斯基尔不太会把来自FTX的1400万美元还给那些遭该公司掠夺的投资人呢?(显然这些钱被用来打造超级豪华的总部了。)为什么接受捐款的慈善机构不太会“有效利他”呢?为什么“利他主义”者要求营利的企业“利他”,而不要求雇用了大批员工和高薪管理人员的所谓非营利机构“利他”呢?

我的观点是,这种时尚的慈善理念,只不过是促成贪婪主体换位的做法而已:抑制营利者的贪念,激发受赠者的贪念。当接受慈善捐赠者本身就是营利者的家人和朋友时,该骗局就更有效了。

FTX事件就是如此。例如,山姆给了他弟弟的游说组织(不是真的慈善机构)至少100万美元。这就好比在家里实行“利他主义”。

还有很多其它接受班克曼-弗里德捐赠的机构,包括斯坦福大学(Stanford)、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布朗大学(Brown),以及各家疫苗公司。还有一家声称给博客作者捐钱的慈善机构。然而,这些“博客作者”多数都是和“有效利他主义”学派及FTX有关联的人。还有沃克斯(Vox)和ProPublica等媒体机构,也获得了(班克曼-弗里德)慷慨的捐赠。

这一切联系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筹资网络,数以十亿计的资金在里面游走。这让人首先想到的是骗局或者洗钱活动,绝对不是“利他主义”。

现在,调查整个骗局的人员说FTX的财务管理很糟糕,因此,他(班克曼-弗里德)很难掌握所有的资金流向。这个理由太好用了,是不是?这个家伙还(表现得)不懂技术,他告诉参议院的一个小组,Slack就是个聊天室而已,这从专利角度来讲是不对的。这招真绝。

全世界的人都看得出来,这一旨在查明真相的调查,本身就在掩盖真相。司法部起诉山姆的时机也是一样,实际上让山姆免于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证实自己和其他人的罪行。

而那些接受捐赠的组织和个人,又有什么压力去吐出这些钱呢?他们除了要努力在官网上撇清和FTX的关系,什么事都没有。例如,声称揭穿伊维菌素(ivermectin)(有效性)的“共同试验”(Together Trial)网站发生了神秘的变化:FTX的名字被全面删除,而该公司是其主要的资助者。

以下两张图片,显示出该网站的前后变化。

FTX暴雷前,Together Trial网站显示的捐赠者。(网页截图)

FTX暴雷后,Together Trial网站显示的捐赠者。(网页截图)

大家看到整个运作方式了吗?信息披露决定现实:他们告诉你的,就是你应该信以为真的事。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真实和幻想混淆不清。(他们告诉你),班克曼‧弗里德只是个被误解的天才,去向不明的数百亿美元资金只是坏帐。

有调查思维的人,可以从为数不多的公共补助信息中挖掘,看看其中涉及的人和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只能从互联网存档网站Archive.org那里获得这些信息,因为原来刊登相关信息的网站把它们下架了。接受捐赠的人肯定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宣传者当然也知道。他们现在不再讲“利他主义”,而是在琢磨如何保住自己的战利品。确实“有效”!

作者简介:

杰弗里‧塔克(Jeffrey A. Tucker)是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布朗斯通研究所(Brownstone Institute)的创始人兼总裁。他在学术界和大众媒体上发表了数千篇文章,并以五种语言出版了10本书,最新著作是《自由抑或封锁》(Liberty or Lockdown,2020年)。他也是《米塞斯之最》(The Best of Mises)的编辑。他还定期为《大纪元时报》撰写经济专栏,并就经济、技术、社会哲学和文化等主题广泛发声。

原文:The Corruption of Charity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221/184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