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颜丹:大陆“恢复了烟火气”?

作者:
对中共来说,这个国家的“烟火气”仅限于“赵家人”能继续发病人财、发死人财、发国难财,至于民生、百姓家中是否能重拾“烟火”,这个连人命都不当回事的政权是不会在意的。因此,如今中共喉舌对“烟火气”的渲染只能是违背事实地自说自话,即使漏洞百出、假的离谱,也仍然是脸不红、心不跳了。

担心失业造成社会恐慌,被打压15年的“地摊经济”再度被启用,中共官媒中的“脏乱差”改口赞扬有“烟火气”。(微博网友)

自12月以来,大陆仅在20天内就有近2.5亿人染疫,至今死亡人数都仍在增加。然而,当老百姓还没从“一片阳”中缓过劲来时,中共一众喉舌、甚至驻外领馆就已开始振臂高呼,“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陆续度过疫情高峰,逐步恢复了烟火气”。

问题是,中共党媒、官媒所说的“烟火气”到底是指什么呢?比如,在“澎湃新闻”上查询“烟火气”,其结果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那就是“跨年夜”,什么“跨年夜‘烟火气’归来,上海外滩重现‘开关式’过马路”、“西安大唐不夜城跨年夜人山人海”等等。同样,百度上的“烟火气”讯息也基本都与各地的“跨年夜”有关。可见,中共眼下所定义的“烟火气”已不再是街头巷尾、寻常百姓家的日常了,而只是在一年中最重要的跨年时刻乃至新年节日时才会闪现一下。

大陆期刊《咬文嚼字》在盘点“2022年十大流行语”时,对“烟火气”是这样解释的:其本意指“烧煮食物的气味”,时下可认为是“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生活气息”,充满诗意的说法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是温情,是祥和”;对政府来说,更是“民生”。这些解释都足以表明,此“烟火气”本就是生活中的寻常物,而非某个节日所特有。

另外,“澎湃新闻”在报导“烟火气”时,几乎将所有的镜头都聚焦在北京这一地。然而,面对偌大的北京,在其拍摄的视频中,接受采访的对象却只有三个年轻人,且都在反复言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想上班”、“想挣钱”。

这言外之意不就证实了,三年“清零”已把大量的中国民众、甚至首都人民都折腾的上不了班、挣不到钱了吗?既然“钱包快被清零”都成了有班可上的小年轻们的深深恐惧了,那么更多无业可就、公司倒闭、生意停摆的家中顶梁柱们也就更难有什么“生机”、“活力”可言了。

视频中还声称,北京“现下消费场景也在复苏”。但墙内被404的网文《2022年还没结束,49.5万家餐企已经“阵亡”》却指出,“2020年、2021年的寒潮早已经让大部分餐企‘伤筋动骨’”;在刚过去的2022年,“各地疫情仍持续反复,消费力也明显下降,市场回升大不如预期”;“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郑州、西安、贵阳等全国核心城市……堂食开开停停,各地餐饮生意举步维艰”,已“进入‘至暗时刻’”,并总结出各地频现的“关店潮”有如下三个特点:

其一、闭店的数量多,仅在2022年上半年,就注销吊销了37.3万家餐饮相关企业,超过2020年全年;至于“疫情反复”的下半年“餐企注销数据毫无疑问会更加触目惊心”;

其二、波及的范围广,茶饮、咖啡、火锅、快餐小吃、烘焙等,不管是热门的还是刚需的,“都有不同程度的闭店”;

其三、众多知名品牌,包括资金雄厚的连锁品牌、餐饮集团“都传出闭店消息”,“势单力薄的小品牌、小门店,倒下的更是不尽其数”。

该文还发出警告,称“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2023年,餐饮行业的形势仍然不会太乐观”;无论是“全面复苏”还是“市场消费活跃度”,都会经历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如今,仍在“负债硬撑”的大陆餐饮人惟一能做的就是“争取活下去,争取不破产”。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都已经这般光景,可想其它行业又何其惨淡!老百姓消费不起,不就是因为工作没了、收入没了、甚至连希望都没了吗?

有网友发现其“身边朋友所处行业,从IT,医药,到传统行业,最近听到裁员的消息太多太多了”;“在上海,街面房店面关掉的,转让的明显比往年多了很多”;“服装行业,工厂,特别是没能力接一手单的小工厂严重缺单,艰难生存”,于是便在知乎上问道,“2023年,会不会是很艰难困苦的一年?”

问的人带着浓浓的“悲观”情绪,回答的人也不乏“害怕”、“难受”之感。一位来自上海的网友回贴称,这座城市正在经历一场“不可避免”且“久治不愈的萧条”,2022年“下半年的早晚高峰地铁人次直接掉了10%”,“连地铁口房租都下降了”;“起先是地下广场的歇业”,“后来是田子坊的歇业”,“直到成片成片的七浦路店铺也陆续停业”,就连最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人们也说“该被淘汰了”。

对此,她悲伤地借用某小说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当下——“饿死的人,不是一下子就饿死的,而是一点点饿死的”。她已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看到,中国人“不是一下子就穷死的,先是住的差”,“再是慢慢吃的差”,“最后是活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差”,“很多小夫妻打工的……从长工,变成散工,再变成临工,最后连活都抢不到,还会被奇奇怪怪的人开始骗”,“这些事情,并不全发生在底层,很多大学生会去保险公司得到一个‘岗位’,等业绩榨干了人际关系,又会被开掉”。

最近,中共官方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也指出,“毕业后想去一线和二线城市工作的大学生占比呈缓慢下降趋势,想去三四线中小城市、县级市/县城、基层小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占比……呈上升趋势”。记得2021年,有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大学生都期待“月薪过万”。没想到,只过了一个2022年,他们就能一改多年都无法改变的“眼高”的心态。看来,若非“现实太骨感”,满怀就业激情的大学生们又怎会放弃一直所坚守的“丰满理想”呢?

似乎所有人都在硬撑,所有人都在退而求其次。更何况放眼当下,疫情还为消散,病毒仍在变异。随着下一轮疫情的到来,病毒传播力的持续增强,北京眼下“路上的车流量增多”也可能会转瞬即逝。

实际上,让人更难感受到中国街头巷尾、寻常百姓家的“烟火气”的,正是当下一药难求、一棺难求的悲惨景象。网文《关于这个冬天,我有无数无解的问题》的作者在几日前谈到,“现在,从北方到南方,从资源最丰富的北京上海,到我家乡的小县城,退烧药都在全面的哄抢之中”;缪晓辉医生“提到的解热镇痛药的欠缺,是大多数中国人目前正在经历的奇异的痛楚”,“他是一个医生。他都缺药”。当他在一个群里就看到了五六条疾呼“家中老人,有严重的基础病,已经确诊了新冠,在医院里没有药”的消息后,不禁仰天长叹:新冠三年,我们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连临床的药品都没有?

看着病中的家人无药可吃、无法医治,一个家庭又怎会有“烟火气”?看着父母生命垂危,子女们又哪有心情去营造什么“烟火气”?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社会日益凋敝,民生日益困窘”,越来越多的人“在粗放的群体免疫的道路上”度过的是“最后一个冬天,他们永远也看不到春天”。这还不是最惨的,就怕生命逝去,也不能走的安然。网上大量的图片显示,中国各地“暴尸”在医院过道、殡仪馆门口的人已难以计数。

买不到棺木、送不走亲人,中国人简直要欲哭无泪了。亲人离世,冷清的家中恐怕再难有“烟火气”,于是很多人走上街头、想以燃放烟火的方式来驱除丧气、邪气、晦气。可就是这么一点点烟火,中共也要恶狠狠地将它扑熄、掐灭。

试问,大陆官媒高调宣传“跨年夜”,为何却不敢报导在城市街头燃放烟火的年轻人?为何不解释一下,警方为何要将一群群最渴望看到“烟火”、最有市井“烟火气”的人当街抓捕、暴力带走?要知道,如今包括台湾在内,各国庆祝“跨年夜”时,都在城市中心隆重、热烈地举办着烟火秀呢!

看来,对中共来说,这个国家的“烟火气”仅限于“赵家人”能继续发病人财、发死人财、发国难财,至于民生、百姓家中是否能重拾“烟火”,这个连人命都不当回事的政权是不会在意的。因此,如今中共喉舌对“烟火气”的渲染只能是违背事实地自说自话,即使漏洞百出、假的离谱,也仍然是脸不红、心不跳了。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106/185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