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战场表现差劲,一大因素是将领思虑不周,未顾及延绵数十公里长的装甲车队,多么容易遭配备反坦克飞弹的乌军以“打带跑”战术袭击。
俄乌战争打了快一年,乌军愈战愈勇,俄军则频频吞败,让当初预言俄侵乌将势如破竹、速战速决的观察家眼镜跌碎一地。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曼表示,乌克兰给全世界上了一堂课,教导世人何谓真正的力量,绝不是摆出雄壮威武姿态就是真刚强。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撰文说,在现代世界,“国力”与一国经济实力的关联性远大于军事力量,而且也可能反映“软实力”—该国价值观与文化所能发挥的影响力。即使单就军事力量而论,现代战争也不再那么倚重肌肉结实、孔武有力的壮汉与敌军短兵相接打肉搏战,而是以运用长程武器为主,佐以众多先进科技,在战略上斗智。要打赢现代战争,一部分得倚赖将领的足智多谋,以及情报充分、准确。
由此可见,俄军入侵乌克兰频频吃瘪,其来有自。其实早在俄乌开战之初,评论员纷纷断定俄军数日内即可辗压乌克兰,当时军事历史学家奥布莱恩(Phillips O'Brien)就独排众议,预言这会是一场“消耗战”,而乌克兰最终获胜机率高。
克鲁曼坦承并非军事专家,但现代战争一大部分与“算术”有关,而他正好懂一些应用数学,所以试著用算术来评析俄乌“军事力量”并分个高下。
首先,若从战争前夕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军事预算数字来看,就不难得知为什么众多分析师都断定俄军将迅速赢得此役。以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数据绘成的图表显示,2021年俄罗斯军事支出超过650亿美元,乌克兰则略高于50亿美元。
然而,速战速决的胜利并不像纸上谈兵的将领想像的那么容易。克鲁曼指出,俄军战场表现之所以那么差劲,一大因素是败在普京的将领思虑不周,未顾及俄军延绵数十公里长的装甲车队,是多么容易遭配备先进反坦克飞弹的乌军以“打带跑”战术袭击。
最重要的是,一旦乌克兰击退俄军初期攻势,这场战事就变成“消耗战”,也不再只是俄乌两国之间的战争。尽管奋勇作战和死伤的是乌克兰人,但他们不是只有自己的军事工业可倚靠,另可取得西方国家大量武器奥援。
这要拜乌克兰的“软实力”之赐—乌克兰能自我描述成“抵抗残暴独裁者的民主捍卫者”,说服西方国家提供武器援助。一旦把这些附加的军事资源算进去,俄罗斯的军力优势顿时消失。根据SIPRI的资料,2021年光是美国的军事支出就大约8,000亿美元,俄罗斯完全不是对手。
再者,俄国军力可能比军事支出差距所示的还要劣势。
一方面,北约组织(NATO)的军事科技,特别是能从远程对目标发动精准攻击,远超出多数人想像,这使乌克兰透过与北约成员国的武器和情报交流从中受益。
另一项助力来自于乌克兰人全民皆兵、发挥创意,把民用装备改造成有效的武器,简直媲美电视影集“百战天龙”主角马盖先就地取材打造武器(MacGyvering)的才干。
还有一点,奥布莱恩指出,现代战争消耗军事装备的速度极快,俄军开战时拥有巨量的坦克和大炮,但许多都在早期企图攻下基辅时毁损。智库“战争研究所”(ISW)如今估计,俄军炮弹存量消耗得很严重,以至于他们“将很难维持现在的作战步调”。(持平而论,乌军因仍沿用许多苏联时代的大炮,所以也有类似问题。)
这意味着,生产能力(productive capacity)—最终是经济实力—往往决定谁能打赢“消耗战”。就这方面而言,俄罗斯显然遥遥落后乌克兰的欧美盟国。国际货币基金(IMF)资料显示,2021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毛额(GDP)23兆美元,欧盟约17兆美元,俄罗斯1.77兆美元,乌克兰2,001亿美元。
话虽如此,俄罗斯并未与西方民主国家全国开战(谢天谢地),上述GDP和军力的悬殊差距也未充分展现出来,所以此时尚难断定俄乌战争最后的结局。但至少从这些数字看来,对乌克兰似乎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