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时隔一年多之后,当我回想起整个“八孩事件”的时候,觉得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吗?是很大一个群体对这件事情在“是非观”方面的集体泯灭。
不仅仅在于“八孩事件”的发生地,而是很多发生过类似情况的地方。
他们对于“拐卖妇女”这样一件事情习以为常,有不少人说自己认识的某某某也是同样的来历,他从小看到大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甚至觉得别人一家人过得很幸福。
他们对于“有个外地来的疯妈”这样一件事情根本不会在意,不去想这个“疯妈”是怎么来到本地的,怎么疯的,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娘家人来做过客,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提过自己的老家。
他们把“想要逃走的女人”当成一个罪犯,发动全村的力量来监视她、看守她,当有人来解救这个女人的时候,他们能够抛下以往的恩怨,“同仇敌忾”地同“外人”做斗争。
他们还会把这个拐卖妇女、逼迫她生下几个孩子的男人当成英雄、能人、学习的榜样,向他请教生孩子的秘诀,还要请他做代言……
我不知道你们看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反正我的感觉是不寒而栗,感到深深的恐惧。
人渣哪里都有,不足为奇。但是其他人对待人渣、对待恶行的态度,才是最值得我们关注和讨论的。
众所周知,我的主业是读宋史,这让我想起了南宋初年发生的一件事情。
建炎三年二月,金兵南下逼得赵构从扬州溃逃之后,分兵进攻寿春。
寿春的守臣是马识远,他曾经在靖康二年跟着王云一起去金营谈判过,正好和金兵的将领认识。金将发现守臣是老熟人,于是在城下列阵招降。
马识远是个文官,虽然挺害怕,但是依然不愿意投降。但是他的手下王大节心动了,觉得既然打不过金兵,不如投降了还能保命,于是带着一帮人挟持了马识远,然后开门向金兵投降。
金兵忙着去追赵构,既没屠城,也没驻兵,只是带着马识远离开了寿春。
王大节一看金兵走了,于是代行守臣的职责,给朝廷发了一个情况汇报说:“敌兵压境,郡守马识远拒绝使用建炎年号,贪生怕死开门投降,多亏自己带领全城军民奋力死战,终于杀退敌兵,保得一城生灵。”
这样不但能够洗刷他们投降的行为,还能向朝廷请功。
没想到的是,奏报发出去以后才三天,金兵觉得带着马识远没什么用,正好此前也认识,干脆就把他放回来了。
马识远回到寿春,王大节等人开始慌了,他们担心自己的行为露馅,于是聚在一起商量,准备杀马识远灭口。王大节不放心,又补了一句:“斩草除根,他的家属也不能放过。”
就这样,马识远全家被以王大节为首的寿春军民所杀,不久以后,王大节也因为“英勇善战、临敌不屈”被提升为寿春通判、代理知府。
接下来的三年多时间里,寿春的全体军民就心照不宣地守着这个秘密,绝口不提当年他们是怎么劫持马识远投降、怎么杀掉马识远全家灭口、怎么给朝廷谎报军情的事情。大家开始认可自己的行为、认可王大节的领导、认可马识远“开门投敌”的罪行、认可自己“英勇拒敌”的壮举。
你看,这就是“是非观”的集体泯灭。
这些人,有的是参与作恶者,担心自己的恶行也被清算;有的是麻木不仁者,反正事情没落到自己头上;有的是投机取巧者,当官的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总而言之,他们都觉得“杀死马识远、栽赃他投降”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看着看着就习惯了,说不定今后他们遇到类似的事情,还能栽赃给王大节、李大节、张大节,只要自己活下去,害死别人又算个什么呢?
不过,历史上这件事也算有一个挺不错的结局。
绍兴二年某一天,首谋王大节的这一个心中的阴影终于爆发,担心自己遭到报应,向好友徐兢坦白了这一件往事,随后突发急病,一边惨叫哀嚎、一边狂呼着“知罪”“救我”,终于在痛苦中死去。
只是不知道,曾经参与到屠杀马识远全家的其他人,是个什么结局。
他们心中泯灭的是非观,有没有稍微恢复那么一点点。
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