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关注!中国高校撤销的学科专业TOP10

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步伐之大,前所未有。同时,方案还明确要求各地各高校根据改革方案,结合本地本校实际,“一校一案”研究制定学科专业改革实施方案。

高校是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的三大主体之一。面对此次优化调整,高校应如何做好专业的诊断优化?近期,麦可思研究围绕教育部《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从增设情况、社会需求、就业状况等方面,对热门新增专业人工智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双一流”疯抢!这个专业,近500所高校新增!),为高校增设专业提供了参考。

今天我们将从撤销专业的角度,剖析哪些专业是优化调整的“高危”专业。过去5年间全国高校的专业调整工作,能够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撤销专业TOP10

2018-2022年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近5年共有3030个本科专业被撤销。其中,撤销最多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年来,全国共有100所院校撤销该专业。随后是公共事业管理(97个)、服装与服饰设计(70个)、产品设计(66个)、信息与计算科学(65个),市场营销(51个)、教育技术学(51个)撤销数量也在50个以上。

从历年数据来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和产品设计3个专业连续五年登上撤销专业数量TOP10。而部分专业近年撤销数量,对比之前增长明显。如酒店管理专业,2018~2021年间全国高校撤销数为4,到2022年猛增至11;广告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撤销的高校数量也从个位数增长至10所以上。

不可触碰的“雷区”

高校为何“扎堆”撤销这些专业?分析发现,就业情况不好、与学校办学特色不符、生源缺乏等都是专业不可触碰的“雷区”,一旦触碰其中之一,就可能面临被优化调整的“命运”。

就业质量低

以撤销数量较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该专业202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5313元,比管理学平均月收入(5843元)低530元;就业满意度为70%,比管理学平均(75%)低5个百分点;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53%,比管理学平均(67%)低14个百分点。阳光高考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422个本科院校开设了该专业,其每年毕业生规模达到了18000-20000人,但就业却显示出从事工作薪资较低、与专业无关工作比例高、就业满意度低等特点,整体就业质量偏低。

与学校办学特色不符

另一方面,部分专业存在高校盲目开设的问题。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据教育部阳光高考网,近45%的本科院校开设了该专业。在高校转向内涵式发展的今天,更多高校为了自己的发展需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优势专业,进而对专业进行了调整,因此扎堆新增后又出现扎堆撤销的现象。

数据显示,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艺术类专业是撤销重点,五年撤销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达到44.3%;而非工科院校的理工类专业是撤销重点,五年撤销比例整体上也呈上升趋势。专业新增热“退烧”之后,不同类型院校在围绕学校办学实力、办学特色不断地优化调整专业,集中力量办好优势专业。

生源状况不理想

2021-2022学年的本科在校生反馈数据显示,撤销数量较多的专业中,部分专业在校生对本专业认同度较低。如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科学、社会工作,其专业认同度评分分别为2.78、2.80、2.86分,低于本科平均(3.04分)。反映出这些专业更有可能存在专业吸引力低,社会对专业的认知度低导致报考热度不高,或布点过多导致的生源不足问题,亟需调整。许多省市文件中,也提及将联动招生数据,如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学生报考集中度对专业进行预警,科学调控专业调整工作。

高校专业调整如何落实

过去5年间,全国高校的专业调整情况为我们带来深刻启示:专业的优化调整工作,需要多方统筹,多维度考虑,多个主体共同推进机制、策略创新。

《方案》提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及有关行业部门要大力支持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建立健全人才预测、预警机制,建立人才需求数据库,及时向社会发布重点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对人才需求趋少的行业产业进行学科专业设置预警。而对于各地区、各高校而言,研究制定学科专业改革实施方案也将是推进本地区、本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工作。

此外,专业的优化调整,还需要强化分类发展的办学理念,强调办学特色,同时需持续推动人才供需动态平衡。

这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分析学校对应国家战略、区域的产业发展以及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趋势,了解产业的发展以及人才需求情况,强调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联动发展;其次,需在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能力和特色、生源、教学和就业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的情况下,重点考察专业人才培养结果,关注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相关指标,对本校各专业的综合表现进行分析。相关分析可作为专业分类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和统筹发展方向的依据,以帮助学校更加紧密地对接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变革需求,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麦可思研究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427/189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