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观察:“淄博烧烤”火爆背后

大陆五一假期,淄博烧烤爆红,背后原因引人关注。与此同时,4月份中国制造业又告收缩,这与个别服务行业生意火爆形成反差。类似淄博烧烤火爆的现象是昙花一现吗?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将如何?

2023年五一假期,中国山东“淄博烧烤”爆红。示意图,图为2020年4月16日,湖北省中部的武汉市,一名男子在一家餐厅里准备烤肉。

大陆五一假期,淄博烧烤爆红,背后原因引人关注。与此同时,4月份中国制造业又告收缩,这与个别服务行业生意火爆形成反差。类似淄博烧烤火爆的现象是昙花一现吗?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将如何?

淄博烧烤火爆是昙花一现?

“烤炉+小饼+小葱蘸料”,山东淄博烧烤“三件套”火爆全网。美团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首日,“北京南—淄博”火车票开售1分钟即售罄,五一期间,淄博旅游订单(含酒店、景点门票)同比增长超2000%。在大众点评方面,“淄博烧烤”近一周的搜索量同比上涨700%,笔记数上涨1400%……这是大陆官媒和自媒体近日纷纷转述的信息。

淄博一烧烤店老板(女)5月2日对大纪元表示:“现在还是本地的客人多,之前不翻台,现在是每天翻台(一桌接一桌的意思)”。她认为这个现象应该至少会持续到夏季。

当地的车先生则说,这事对老百姓来说就是消费,没有什么收益,也是不能长久的。

“你在哪里都可以吃烧烤,在这就是凑热闹。和别的地方烧烤没什么不一样。我们淄博城市比二线城市还差一点。这个拉不动经济,也许今年是最好的,未来不会像今年这样好了。这个现象不会持续多久的,中国人就是5分钟热度,过后就厌倦了,只是玩玩,顺便吃烧烤。”

车先生认为,可能旅游业能拉动一点,但“五一”过了就不行了。

大陆五一假期,淄博烧烤爆红。(视频截图)

据陆媒报导,淄博这波烧烤热潮,最初是年轻人打卡,然后在网络上发酵。4月,从大学生到打工人都开始不远万里坐着高铁来到这座城市,只为一顿烧烤。

澎湃新闻发文说:“如何看待年轻人报复性旅游?”

资深评论人蔡慎坤5月1日对大纪元分析说,淄博烧烤火爆其实是网红经济推动的结果,是年轻人所能承受的低端消费。“就是旺丁不旺财,撑死了人均不过百元,既谈不上什么报复性消费,也不可能提振淄博的整体经济。”

蔡慎坤表示,淄博是传统资源型城市,也是老工业城市,如果没有实质性的资源跟进,不能让这种网络流量落地生根,烧烤神话肯定只是昙花一现。

旅美时事评论员唐靖远1日对大纪元表示,淄博的烧烤价格特别便宜,大众蜂涌而来,侧面折射出中国社会的消费出现了集体性的自动降级。“之前大批量的人出国去那些高档的消费场所进行狂欢的场景,几乎看不到了。大众集体性的消费不知不觉自动降级,集中反映在淄博(烧烤)这个问题上。”

烧烤热潮背后的官方角色

中共治下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长期充斥着行政干预,这波烧烤热潮背后的官方角色引人关注。

据陆媒报导,针对淄博烧烤火爆,淄博官方抓住流量机遇直接开通了一趟烧烤专列、定制21条“烧烤”公交专线,为市外高校在校大学生提供38处可半价入住的青年驿站,还有其它配套措施等。而山东其它地方政府也抓紧机会到淄博“揽客”。

蔡慎坤对大纪元说,“淄博现在的书记显然也是一个网红书记,擅长于抓住机会造势,淄博烧烤是他力挺的一轮宣传攻势,配合高层挖掘潜力扩大消费的政策,所谓烧烤专列不过是一个噱头。”

上月底的中共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并再强调扩大需求。

唐靖远认为,淄博烧烤现象背后,是疫情高峰导致大量的死亡和中共长年封锁社区的大众心理反弹,而官方则是想要拉动消费来拉动经济。

他认为官方是在有意进行引导和炒作。“包括央视这些媒体机构,不断翻炒淄博烧烤的热度,营造经济正在迅速地恢复、烟火气还很旺盛的虚假的繁荣。但它并不是民生经济真正得到了恢复。”

大陆五一假期,淄博烧烤爆红。(视频截图)

大陆企业家东阳(化名)5月1日对大纪元表示,五一假期还没结束,人们的消费能力还不能评判,而现在全国景点人满为患,乱象频出,这是人心失控的表现,令人忧虑。

“所有的商家都想赚最后一波钱,到处提价、涨价,吃饭涨价、住宿涨价、打车涨价,全部都涨价,就是报复性的、想赚最后一波钱的那种态势出来了,人们的心已经极度疯狂。甚至有些地区已经由政府出台文件去限价,到处都是政府说不许宰客、不许哄抬物价等等,说明其实投诉是非常多的,但是中共不会报导的。”

东阳认为,官方推高这波淄博烧烤火爆的宣传,也有改写对过去疫情的苦难记忆的导向性。“现在疫情已经又起来了,国内的民众不太知道,官媒怎么报,他们就怎么相信,整个五一嗨起来以后,他们就把疫情基本上忘掉了,选择性失忆,这是很可悲的一个事情。”

官方数据显示,五一假期之前,中国已出现新冠病毒染疫人数大幅上升的趋势。但大陆媒体不断引用中共专家声称的“五一规模性疫情可能性小”“二次感染可能性不大”等等,要人们放心出游。

个别服务业炽热而制造业陷收缩业内人士:人心已垮经济难恢复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估算,今年整个五一黄金周,内地将有2.4亿人次出游,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04%,意味着超越疫前水平。

中共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大陆4月份非制造业PMI指数为56.4,较3月份(58.2)低,但高于荣枯线。然而业绩较好的可能只集中在个别服务业。据财新网4月29日报导,今年一季度电商代运营公司业绩延续2022年下滑趋势。截至4月28日晚,上市头部电商代运营公司宝尊、丽人丽妆、壹网壹创、若羽臣陆续披露2022年财报或2023年一季报,收入利润双降成趋势。

相比个别服务业的“兴旺”,作为实体经济基础的制造业却深陷收缩。

据中共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大陆4月份制造业PMI为49.2(低于50的荣枯分水线),较3月份的51.9下滑2.7个百分点,远逊于市场预期。其中4月份制造业PMI跌幅最大的是“新订单指数”,由53.6挫至48.8,下降多达4.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则由49.7进一步降至48.8,反映制造业企业仍在紧缩人员。

香港《信报》5月2日的专栏文章提出质疑称,“报复式消费带动的需求只会惠及个别行业,而且未必能够持续,恐属昙花一现。”同时“4月份制造业PMI意外急跌至49.2,相隔3个月重陷收缩,抖音上充斥着工厂倒闭、青年失业等视频,充满挥不去的愁绪。”这突显了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

文章认为,民众“愿花上数千元人民币的小钱报复式旅游,而他们对前景缺乏信心,不愿作出大额资本开支(买车、买楼、结婚、生小孩)”,如此下去不能带动经济持续向好。

在大陆经营中小企业多年的东阳对大纪元表示,目前没看到一点点经济复苏的迹象。“订单减少了。包括原来我们园区那些企业开工率不足,都是这样。大家产能不足、订单不足以后,就自然减少员工,压缩生产规模。他们(员工)再就业怎么办?去哪里找工作,这是个大问题,解决不了。”

东阳表示,经济一旦垮塌以后,不是凭官方说两句话,用几个月或一两年能恢复的。“(恢复)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心垮了。”

实际上,中国各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情况也早已曝光。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广义财政收入约为28.16万亿元,比上一年下滑6.3%;广义财政支出37.12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1%;广义财政支出超出收入8.96万亿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疫情爆发的2020年,创历史新高。

近期,继贵州省公开称无力消化地方债务、向中央求援后,云南多个县市也相继发声“喊穷”,有的地区的债务率高达991.01%。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503/1897240.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