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政治遗产遭抛弃 习和李强要倒查李克强?

作者:
今年3月卸任中共总理的李克强,可能避免不了习近平及其亲信的继续缠斗。迹象显示,李克强近十年一直力推、但没有什么效果的“简政放权改革”,正受到习和新任总理李强的贬斥和抛弃。

2023年3月5日,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R)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PC)开幕式上发表工作报告后走过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C)身边。(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今年3月卸任中共总理的李克强,可能避免不了习近平及其亲信的继续缠斗。迹象显示,李克强近十年一直力推、但没有什么效果的“简政放权改革”,正受到习和新任总理李强的贬斥和抛弃。

李克强任内一直力推的招牌“改革”是“放管服”,即所谓“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要推进向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转变。在一党专政的独裁政权中要推动服务型政府,当然不可能做到。李克强初衷是好的,后来他就知道推不动了,而问题的根本,除了体制,还有高层人为的掣肘。

李强直接让“放管服”字眼从国务院消失

李强在今年3月13日首次总理记者会上,没提简政放权,反而强调:凡事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

3月17日,李强主持的第一次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了新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向习中央交出国务院决策权,明确新增“坚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开展工作……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情况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

李强还特别下令在新规则中删除了李克强的心头大事“放管服”。李克强版的规则中有:“第十七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李强的新规则中,完全没提“放管服”。

笔者近日在中国政府网搜索发现,自李强3月任总理后,该官网文章没有再出现“放管服”的字眼。

但在地方,陕西、贵州、江苏、四川等省的政府官网,5月份还在发出2023年深化“放管服”改革要点。相信是因为李克强3月时还是总理,各地暂时按原来的计划,按李克强时代的工作惯性在做。

中共二十大前,去年7月的还有中共专家文章大谈“深刻认识‘放管服’改革的重大意义加快构建现代政府治理体系”。习近平在10月的二十大报告上还有提到,“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其时习近平还未正式连任总书记,李克强毕竟还是政治局常委,还在总理位子上。

当然,因应地方政府仍在安排沿续李克强留下来的“放管服”的工作计划,也不排除李强稍后也会在相关会议附带提一下,但恐怕也只是一笔带过。

“放管服”受阻李克强近十年解决不了“开证明”难题

李克强任总理时,国务院还有一点独立性,因而有中南海南北院之争(中央为南院,国务院为北院),以及习李不和一说。“放管服”可以说是李克强自己主推的工作理念。

李克强在2015年5月12日的国务院专题电视电话会议中,首次提出了“放管服”改革的概念,这项工作涉及减少行政审批等行为。但直到2018年8月2日,中共公安部才宣布9月1日前全面推行公安交管“放管服”,声称要减免企业办事证明材料、方便群众办事创业,等等。

官员用审批权力以权谋私,历来是中共体制痼疾之一。其中官僚系统长期存在的繁琐证明、奇葩证明、拒开证明等弊病,令老百姓疲于奔命。问题是,用了近十年时间,身为堂堂总理的李克强连一个民众开证明的难题也没搞定。

早在2015年5月6日,李克强已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下称国常会)上提到过一个奇葩证明:一个中国公民要出国旅游,在“紧急联系人”一栏里填写了自己母亲的名字,但有关部门要求提供证明“你妈是你妈”。

2018年6月6日的国常会,李克强批评,一些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互相踢皮球逃避责任,结果就是折腾老百姓到处跑来跑去开证明,“必须下决心全面清理各类证明事项,不能再让老百姓为个证明东奔西跑了。”

在2018年9月12日的国常会上,李克强又说:“咱们能不能出台点硬措施,从制度上整治这些‘奇葩证明’?”

《中国青年报》2019年6月4日报道,石家庄市有民众写万言书,控诉为儿子申办“无犯罪证明”竟被拖了50天、往返两万多公里。

官媒多次报道,李克强上任以来,时常因为“政令不出中南海”和官员怠政等“经常发火”。有一次李克强发火时,用茶杯敲砸桌子。

但直到2021年5月19日的国常会,李克强还在说,“现在企业和群众办公证,有时依然会遭遇证明多、办证难、办证慢、收费高等问题。甚至有些公证证明不仅手续繁琐,而且听上去就很‘奇葩’。”“必须加大力度解决公证证明多、难、慢、繁等问题,坚决制止公证服务中的不合理收费。”

习近平嘲笑李克强放了管没跟上李强附和

习近平和李克强的不协调其实是显而易见的。李克强曾公开说中国有6亿人月收仅千元,令习后来声称全面脱贫胜利成了笑话。而习近平也在合作的最后时刻,暗批李克强的“放管服”。

中共新华社3月6日报道了习近平和工商界政协委员开会时的讲话。习说,“我们的一些政策,搞好了是改革的成功,搞不好就可能是腐败的痛点。”他以李克强任内力推的“放管服”改革为例:“放了以后,管跟上没有?服到位了没有?光放不管不行,跟着就要爆雷。”

习近平这些话明显就是暗批、嘲笑李克强,放了之后管没跟上,结果频频爆雷。

习大秘出身的新总理李强,上任后也公开附和习近平的“不管不行”的说法。

3月29日,李强在海南调研建设自由贸易港。除了力捧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李强还说“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等等。

其实李强在浙江、上海任职时,曾大谈“放管服”,配合李克强。

比如2016年6月4日的《浙江日报》报道,浙江省长李强3日主持召开省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提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2017年12月,东方网报道,李强在上海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时强调,上海在“放管服”改革上下更大功夫,云云。

但时过境迁,现在李强当总理后马上转而跟定习近平的口径,强调要严管,而不是延续李克强的放权。

明眼人都看出,李克强所推的放权改革根本上就是和习近平冲突的。习近平是维稳政权第一的思维,党中央一直要集权、收权,政府何来放权?结果到李克强的第二任期,大量国务院权力进一步被习近平以党国机构改革名义夺到中央手中。

事实上,从当局三年严厉的动态清零防疫,到去年底结束清零后,一边说开放经济,一边借政治安全名义打击外企,也显示习就是要管,因此李克强根本没办法放。李强现在所做的,就完全统一到习的想法上去了。

李强还要倒查李克强?中共内斗不止

李克强和同属团派的汪洋在二十大上出局,尽管他们只有67岁,按中共高层所谓“七上八下”规则还能留任。

在中共二十大前,习近平特别让亲信、时任中组部长陈希抛出一个《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称“重点是解决能下问题”。列出了15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其中所谓“政治能力不过硬”排在首位。所谓“政治能力不过硬”,无非就是说对习不忠诚。这个临时抛出的规定,针对的人应该也包括李克强。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于3月5日上午在北京大会堂做最后一次总理报告。网传视频显示,会议散场时,习和合作十年的李克强只有一两秒时间的握手,过程中习的眼晴也没有看李克强,完了转身就走。

稍早的网传视频显示,李克强在国务院全体部属告别时喊话:“人在干,天在看”。不少人认为李克强是借此表达出对于内斗落败、但自感“尽力了”的复杂心声。

但是李克强可能麻烦未了。在李强就任总理后,国务院马上进行新一轮统计打假。据财新网报道,一些地方公开的信息显示,统计打假要倒查2022全年,甚至更早到2017年10月起,就是到李克强的第二任期内。

经济数据造假是中共体制一贯的问题,李克强非常清楚,这也不只是他总理任期内的问题。而这次李强“倒查”,一方面是要显示和过去旧账切割,另一方面就有点暗算已下台的李克强的意味了。

事实上,去年5月30日,中共统计局已经进行一次统计打假行动“动员部署”。刚上任两个月的统计局长康义当时强调,打假是直接按习近平“指示批示”而为,他并没有提及李克强的指示。换句说,习去年就要打李克强的假了。

只要中共一天未倒,其内斗不可能停止。没有敌人也会揪出敌人,现职官员中没有了敌人就揪出前朝的,外部派系没有了,就在自己派系中斗,结果人人都是受害者。这本身就是中共红魔灌输给人的所谓“敢于斗争”的党性之祸。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528/190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