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方数据勾勒了一幅日益黯淡的经济失去动能的图景。疲软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又显示出再度承压的迹象,年轻人的失业率创下历史新高。许多中国民众都在私下表示,他们不再认为中国政府关心促进经济增长。
知情人士称,所有这些担忧促使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周进行反思。高层官员突然承诺采取更多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尽管这样做可能会鼓励经济中的投机行为,而中共领导人一直在不惜代价消除投机活动。
中国央行本周下调了三项政策利率,以刺激借贷。此外,《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本周报道,中央政府正在考虑发行价值约人民币1万亿元(约合1,400亿美元)的特别国债,为新的基建项目融资;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刺激增长策略,经济学家说这种策略可能会在增加债务的同时产生越来越少的回报。
有关部门还在考虑放松规定,鼓励人们购买一套以上的住房,尽管近年来领导人一再警告“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经济学家们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似乎对经济失去信心,中国政府别无选择,只能采取行动。
一些分析人士说,如果信心恢复不了,中国经济可能会陷入螺旋式下行,那样的话,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以及其他刺激措施恐难奏效。
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经济增长复苏的真正障碍是民众缺乏信心。他还说,中国的情况正越来越像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人们信心减弱,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日本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乏力和物价下跌。
野村将其对中国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从之前预测的5.5%下调至5.1%,2024年GDP增长预期从4.2%下调至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