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美媒:中国推出《对外关系法》:缺乏新意的反制裁宣言

作者:

7月1日,中国推出《中华人民对外关系法》,为中美关系恶化大背景下中国采取的反制裁措施提供法理依据。分析人士表示,此法在内容上并无新意,也不会影响中国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交恶的现状,而更多是一种延续“战狼政策”的外交姿态。

并无新鲜内容的《对外关系法》“高效”通过

7月1日,中国非常低调地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以下简称《对外关系法》)

在《对外关系法》生效前一天的6月30日,新华网发布文章,以采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工作委员会负责人的形式对该法进行了介绍。

该负责人(新华未给出负责人名字)介绍说:“截至2023年6月底,现行有效297部法律中,专门涉外法律52部,含涉外条款的法律150余部。但是,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尤其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方面,还有不少法律空白。”

该负责人说:“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接续努力,在不到一年时间内,高效地审议通过了对外关系法。”

美国丹佛大学约瑟夫·克贝尔国际研究学院赵穗生教授认为,这部法律并没有什么新鲜内容,而只是一些原则性的理念的阐述,因为该法“并没有很具体的把外交政策的决策过程,各种各样的制度规范,各种各样机构之间的关系,说得很清楚。”

赵穗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这其实就是把整个习近平的外交思想给系统化,给所谓的法律化,某种程度上是个对外宣传,就是加强中国的软实力吧。然后把中国描绘为一个在国际上负责任的大国,而且把中国所谓的核心利益、外交行为和原则,给他系统的呈现出来。”

为反制裁提供法理依据?

位于北京的时政评论人艾纳·谭庚(Einar Tangen)认为,《对外关系法》从本质上说就是为中国的反制裁提供法理依据。

谭庚告诉美国之音:“这就是中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够了’,你看这个法通过之后没多久中国就宣布了限制镓和锗的出口。他们说不是完全禁止出口,但是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因为这些材料会用于制造芯片,而芯片可以用于军事用途,所以这个口气和美国限制出口是一样的。”

7月3日,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宣布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出口商如果想开始或继续出口上述相关物项,将需要向中国商务部申请许可证,并需要报告海外买家及其申请的详细信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镓、锗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该规定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是目前镓和锗的最大生产国,分别占据了全球产量的94%和83%。这两种金属是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及电子产品的关键原料,在光电显示、通信、激光器/探测器/传感器、太阳能、雷达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

谭庚评价《对外关系法》时说:“如果光看字面,确实没有什么新内容,但是措辞方式是新的。这个法基本上只有一段可能有点新意,关于有关部门有权因为国家安全采取反制措施。新内容就这么点儿,但是这个法更是为了表达一种态度,一种对美国的还击态度。”

他所提到的这段内容,指的是《对外关系法》第四章第33条:“对于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权采取相应反制和限制措施。国务院及其部门制定必要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建立相应工作制度和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确定和实施有关反制和限制措施。”

曾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的胡锡进在微博上说:“手是用来握他人之手和拥抱他人的,但遇到挑战时手要迅速握成拳头。《对外关系法》就是中国张握自如的法律之手。中国反制裁、反干涉、反制某些国家‘长臂管辖’需要这部法律,它肯定会增加美国和盟友侵犯中国利益的代价。”

《环球时报》也以“中国把态度摆到了桌面上”为题,称该法出台的背景是“美国对中国的无理打压越来越过分”。该社评说:“现在对外关系法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表明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关系法是有牙齿的,谁要带着恶意跟中国打交道,试图侵犯中国正当权益,谁就一定会感受到痛,这一点也是十分明确的。”

立法对各国的互相制裁影响甚微

对于环球时报所宣称的《对外关系法》的“牙齿”效应,赵穗生认为并不存在:他认为此法只是个“外交政策宣示”,主要受众是中国国内群众。“我觉得主要还是针对国内的老百姓吧。所谓中国一个大国啊,中国负责任啊,中国在国际上按照规则行事啊。美国人不会买这些账的。习近平的什么国际发展倡议啊,国际安全倡议啊,一带一路啊,这些东西已经谈得很多了,对美国来讲没有什么新东西。”

中国政府长久以来一直抱怨美国将经济制裁用于外交,并且在2021年通过《反外国制裁法》,以便反制外国对中国公司和个人的制裁。然而,中国在对外关系上也频繁使用经济制裁向一些国家施加政治压力,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立陶宛等。

中美之间的芯片大战近年来日益激烈。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宣布了一项《暂行规则》,增加了大量对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和芯片制造设备的新限制。

中国政府在今年5月对美国芯片大厂美光宣布禁令,称对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造成重大安全风险。

在此之前,中国政府在2月宣布对两家美国武器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科技公司进行制裁,包括禁止中国公司与他们做生意,理由是他们向台湾提供武器。

近日,有消息传出拜登政府正准备限制中国企业使用美国云计算服务。这项新规如被采纳,可能会要求亚马逊微软等美国云服务提供商在向中国客户提供使用先进制程人工智能芯片的云计算服务之前,必须先获得美国政府许可。

艾纳·谭庚对美国之音说:“这个法律选在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之际生效,明显是个信号。中国知道美国马上又会颁布新的限制法令,包括美国公司在中国科技领域的投资,还有限制中国使用美国云计算服务这些。所以两国在这方面的分歧越来越深。不管是去风险也好,脱钩也好,怎么说对中国来说都是一样的。两国之间没有信任可言。”

对于法律出台后会影响外资投资中国信心的观点,谭庚觉得其实中美之间也已经都撕破脸皮,迂回的空间不大。“如今,我不觉得北京还能改变华盛顿的任何态度了,尤其是国防军工那边。中国就指望着商界不来个脱钩吧,毕竟商界在中国的利益是非常巨大的,这些美国公司如果把产业搬出中国或者搬回美国,代价也是很高昂的。”

6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来华访问的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时说,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

赵穗生认为,《对外关系法》的颁布和实施说到底并没有太大意义。“刚开始出来大家搞不清楚,但就一两天热度就过去了。一开始讨论两天,现在没有多少人在讨论了,就基本上过去了。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美国之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708/192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