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习近平这封信应“写进历史”?

—香港爱国者:习近平这封信应“写进历史”

杨颖宇说:如果一个国家领导人给你一封信,你要逐句拿来处理,这已经不是简单对回信的感谢,而是把国家领导人的文字当成一个“圣经”去解读、膜拜。这是一个宗教行为,不是纯粹政治或教育的问题。 他预料,日后会有更多类似的“习近平信件”,今次是“左校”,下次可能是官校。杨颖宇又补充指,过去英女皇与市民也有信件交往,但只限于闲聊逸事,属于亲民的政策,而非一种爱国教育。过去英殖时代,英国亦不会强硬灌输学生要接受一种思想,亦不会要求爱英国或唱国歌。

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一(24日)向香港培侨中学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是香港主权移交后,国家主席首次回信给香港学生,成为港府和建制派的焦点。有亲中的教育机构趁机举办座谈会,仔细“解读”习近平的回信,认为此信“应写进历史”。评论就批评做法是搞样板教育、个人崇拜,将回信当“圣经”般对待是宗教行为。

香港有亲中背景的培侨中学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在今年6月去信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汇报过去一年的学习情况,信中写道“现在,我们向您报告:国家之强盛,我们已深知;香港之繁荣,我们来延续!”获得习近平亲自回信。

培侨学生写给习近平的信件。(网上图片/张仕仁提供)

教联会会长:回信“应写进历史”

座谈会上,身兼立法会议员的会长刘智鹏率先发言,逐项、逐点解读习近平的回信,表示“这是回归以来首次国家主席给学生的回信,应写进历史”。他又指,特别感受到习近平所说的“学习成果”,今次回信别具意义,代表培侨中学学生是习近平心中的“样板”。

提早离场的会长刘智鹏点出,“这是回归以来首次国家主席给学生的回信,应写进历史”。(张仕仁摄)

评论:搞教育样板戏视习近平为“圣人”

前香港考评局(历史科)评核发展部经理杨颖宇接受本台访问时质疑,信中文字工整、通篇简体字,亦不知撰信者的身份,“学生信件”真伪成疑;而教联会办“回信”座谈会,逐句、逐段解读习近平文字的做法,只是搞样板教育、个人崇拜,这会令学生失去独立思考。

杨颖宇说:如果一个国家领导人给你一封信,你要逐句拿来处理,这已经不是简单对回信的感谢,而是把国家领导人的文字当成一个“圣经”去解读、膜拜。这是一个宗教行为,不是纯粹政治或教育的问题。

他预料,日后会有更多类似的“习近平信件”,今次是“左校”,下次可能是官校。杨颖宇又补充指,过去英女皇与市民也有信件交往,但只限于闲聊逸事,属于亲民的政策,而非一种爱国教育。过去英殖时代,英国亦不会强硬灌输学生要接受一种思想,亦不会要求爱英国或唱国歌。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摘自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731/193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