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大陆经济转弱 拜登对中强硬政策没必要了?克鲁曼:更有必要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10日在纽约时报专栏撰文指出,一些分析师把此刻中国经济步履蹒跚归咎于“经济长新冠”,即政府恣意而为的干预瓦解私部门的信心。克鲁曼则认为,与其说中国现在的困境是肇因于领导人习近平行事令人捉摸不定,不如说是“更系统性的问题”使然。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曼。(路透

两年前,中国经济崛起之势锐不可当。数十年奇迹似的成长,使这个穷国摇身变成经济超级强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积极的封锁抗疫反应赢得赞赏,藉“一带一路”计划在世界各地大举投资基础建设的雄心勃勃,更展现力拼全球影响力、甚至争霸的强烈企图心。

但如今,中国经济显得一蹶不振。严厉的“净零”防疫政策终告放弃,后继经济复苏力道又不如预期,日前公布的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显示中国经济已陷入通货紧缩,令人不由得拿来跟1990年代日本的情况相提并论。

究竟哪里出了错?中国能扭转劣势吗?美国该如何因应?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10日在纽约时报专栏撰文指出,一些分析师把此刻中国经济步履蹒跚归咎于“经济长新冠”,即政府恣意而为的干预瓦解私部门的信心。

克鲁曼则认为,与其说中国现在的困境是肇因于领导人习近平行事令人捉摸不定,不如说是“更系统性的问题”使然。重点是,中国压制民间消费,巨额储蓄需要投资出口,但随着生产力快速成长的领域日益窄化、工作适龄人口开始不增反减,已不像15、20年前年成长率动辄10%时那般,能善用巨额资本。

因此,中国经济成长减速无可避免。国际货币基金(IMF)预测,中期内,中国成长率可能趋缓到低于4%。这使北京当局试图藉投资国内生产毛额(GDP)的40%力撑成长的策略不再可行。往年,虚胖的不动产业可掩饰问题。但算总帐的日子迟早会到来。

美国应如何看待中国的问题?拜登政府对北京采取强硬策略,包括促进半导体自制以降低对中国依赖、设法阻止对中国出口先进芯片,最近更局部禁止赴中国投资高科技业。既然中国经济由盛转衰,全球争霸气势大减,拜登政府这些行动是否已变得无此必要?

克鲁曼认为,仍有必要,甚至更有必要。理由是:中国已是超级强国,经济转弱也不能改变这个地位,而领导人愈来愈独裁专制、行事反复无常,令人忧虑,设法削弱这个超级强国伤人的能力,是合理的。

基于防患未然的考量,更有必要采取预防行动。中国统治者长久来凭经济成就取得政权正当性;现在,内政遭遇问题,青年失业率急遽攀升尤其棘手,北京会如何因应?理想做法是厉行延宕已久的改革,让更多家庭收入提高,带动国内消费,以内需接棒推动经济成长,取代难以为继的投资。

然而,不必详读历史也明白,在内政凋敝之际,独裁政权有时的反应却是对外穷兵黩武,借此转移国人注意力。因此,实际上,中国的内政出问题,只会给全球安全带来更大的威胁。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经济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811/1939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