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芯片法案》。一年后,2023年8月9日,拜登签署行政令,禁止美国对中国某些敏感技术进行投资。
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令,禁止对中国某些敏感技术进行投资。一年前的8月9日,拜登签署了针对中共的《芯片法案》。白宫连续两年都在北戴河期间对中共出手,令中共领导人难以在北戴河聚会上自圆其说。中美关系眼看进入新的恶性循环,习近平是否还能赴美,似乎成了悬念。
一年前后的两计重拳
8月1日前后,台风给北京地区带来暴雨,中共慌乱之下命令死保北京、雄安,各水库连续泄洪,北京周边大片地区被淹。民众生死不明之际,中共高层暗地里都离开北京,前往北戴河。中共在北戴河时间自行制造了一场大洪灾,属于自乱阵脚。
一年前的北戴河时间,中共也曾制造了一场乱局。2022年8月5日,中共宣布了针对佩洛西访台的“制裁”和“反制”措施,取消了三项中美军事沟通机制,暂停了五个中美合作项目。中共还在台海周边进行了导弹试射和海空演习。当时,拜登和习近平刚刚通话一周,中美关系却急转直下。
2022年中共二十大之前的北戴河会议,中共高层故意对外展示强硬,实际也是在对内展示强硬,习近平连任无人敢挡。
中共的貌似强硬,换来了美国的强硬回击。2022年8月9日,拜登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法案规定,接受美国政府补贴的芯片制造企业,除了28纳米制程及以上的芯片,至少十年内不得同时在中国或其它受关注的国家“发展精密芯片的制造”。
8月12日,美国宣布四项技术出口管制,包括关键的半导体材料氧化镓和金刚石;还包括验证集成电路或印刷电路板的电脑辅助设计软件(ECAD);另一项涉及火箭和高超音速系统涡轮发动机的压力增益燃烧技术(PGC)。
8月1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3奈米以下的半导体EDA软件出口。
8月23日,美国商务部又宣布,将七个中国相关实体添加到出口管制黑名单中,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大型国有实体等,因为这些实体“获取和试图获取源自美国的产品以支持中国(中共)的军事现代化行动”。
中共面对这些制裁,除了“坚决反对”,却无可奈何。美国连续出手,对北戴河会议和中共二十大施加影响力。
一年来,美国制裁不断,而且效果明显,中共不得不开始放软。
2023年6月19日,习近平对访华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尊重美国的利益”,“不会去挑战和取代美国”;要“排除万难”,“让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同时,新华社还报导《中美关系和合为贵》。报导仅展示了一张习近平和布林肯会面的图片,描述了摆放在会议桌中央的荷花,称“‘荷’与‘和’‘合’谐音,我们期待中美两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美国的连番制裁下,中共显然招架不住了,不得不透露“求和”的信号。然而,中共并非真的放软、“求和”;因此白宫再下杀手。
8月9日,拜登签署了关于解决美国在相关国家对某些国家安全技术和产品投资问题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Addressing UnitedStates Investments in Certain National Security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in Countries ofConcern)。行政令的内容直接针对中共。
这一行政令算一个标志,即中美之间不大可能再“和”了。
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左)和美国总统拜登(右)。(Chip Somodevilla/Florence Lo-Pool/Getty Images/大纪元合成)
白宫准备把中共打趴
6月19日,习近平会见访华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虽然放了些软话,但习近平与布林肯的座次安排上明显不对等。中共领导人故意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拜登随后称习近平是“独裁者”。中共胡乱抗议后,最终不了了之。
白宫自然扑捉到了中共的“求和”信号,但似乎并不在意,中美“激烈竞争”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拜登团队也不相信中共真服软了。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和气候大使克里相继访华,只是在保持中美沟通,以免双方撕破脸、引发冲突。白宫要确保中美之间的“激烈竞争”按照美国设定的方式进行。
中共领导人没打算真正对美国放软。8月5日,中共海警船在南海用水炮攻击菲律宾船只,新华社少见地公开报导。洪灾引发民愤,中共此举很可能试图转移视线,但也不排除试探美国。美国国务院声明力挺菲律宾,中共随后“坚决反对”。
8月6日,一支俄罗斯和中共的联合舰队抵达美国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白宫安全顾问沙利文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由北京和莫斯科独裁者领导的独裁侵略新时代,他们的侵略性越来越强”,我们将做出更强有力的反应。
拜登新的行政令准备就绪,只待择机签署、公布,正好在中共舰队的挑衅之后,也恰恰又在北戴河时间。
《芯片法案》执行一年后,中共基本失去了先进芯片的研发、生产能力。一年后,白宫没有停手,又禁止对中国某些敏感技术进行投资。
白宫高级官员在背景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拜登政府致力于维护美国安全,中共的既定目标是获取直接支持军事现代化和武器开发等的关键敏感技术,并利用美国的投资;行政令将监管美国敏感技术在中国的某些投资,涉及半导体、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和某些人工智能领域。
高级官员还有些调侃似地说,中共“不需要我们的钱,他们是净资本输出国”;“他们有很多钱,他们所缺乏的就是专业知识”;“我们的方法保持不变”;针对中共“去风险”,而不是“经济脱钩”;欧盟、英国和德国等盟友将探索制定自己的类似计划。
美国正发动新一轮针对中共的犀利反击,既然中共不打算认输,那就只能把中共彻底打趴。白宫此举选择在北戴河时间,故意令中共领导人难堪。
2023年8月初,习近平和中共政治局常委们集体隐身,汇聚北戴河。(大纪元合成)
北戴河聚会难圆场
拜登最新的行政令,完全打破了中共营造的中美缓和气氛,还直接打击了习近平的权威。
北戴河会议或许已经没有了,中共退休政治局常委们难以再影响习近平,但中共二十大以来,中共高层却面临越来越窘迫的困境。
2022年11月疫情突起,“清零”防疫彻底失败,“白纸革命”突然爆发,中共不得不宣布放弃“清零”,干脆躺平,并极力掩盖火葬场排不上队的真相。直到2023年2月,中共终于熬过了疫情高峰,赶紧宣称“胜利”;但疫情从未真正过去,中共高层周围的人一直都得带口罩。
中共本指望疫情过后经济反弹,没想到却每况愈下,至今束手无策。不断有学者谏言,包括建议重回市场经济、停止对抗美国和西方、走向法制和宪政等,但这些都等于否定了中共高层的决策。
中共两会后,军队出问题,秦刚被消失,中共领导人丢了大丑。8月初,中共制造了北京周边的大洪水,高层却都到了北戴河,一时成为千夫所指。中共党媒试图掩盖灾情、唱赞歌,但无法为中共高层解套。
北戴河疗养院内,中共领导人应该正在极力挽回负面影响,白宫最新的行政令又来了,正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内外失据的中共领导人在下属面前难以自圆其说,连任后的威信变得岌岌可危。北戴河会议大概没有了,但中共领导人却更加灰头土脸。白宫的反击又准又狠,中共除了表示“反对”,还有能力继续“斗争”吗?
8月10日,中共做出了一个意外的举动,宣布取消疫情期间对诸多国家的团体旅游限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按照中共的逻辑,这应该算对美国及其盟友示好之意。中共高层估计还没来得及对白宫的行政令做出真正的反应。
白宫同时发出了《芯片与科学法案》签署一周年的声明,阐述实施一年来的效果,这一年恰恰是令中共很难受的一年。
芯片和高科技并非唯一的问题。8月8日,美国商务部公布,2023年前6个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下降了25%,中国排在墨西哥和加拿大之后,降为美国第三位的商品进口国。上半年中国占美国总进口商品的份额为13.3%,低于去年的16.5%和2017年21.6%的峰值水平。中共官方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出口下降14.5%。
“去风险”还是“脱钩”的名词已经不重要,中国经济正在远离全球化。8月9日,职场社交媒体平台领英(LinkedIn)正式退出中国,成为最后一个离开的西方社交平台。中共的对外“斗争”陷入全面失败,谁也圆不了场。
王毅又要尴尬了
7月25日,秦刚被免职,王毅重新担任中共外长。美国国务院把先前邀请秦刚访美的文件转给了王毅,但没有得到及时回应。布林肯6月访华时,邀请中共外长访美是双方商谈的一项重大成果,如今,王毅是否能尽快成行却难说了。
拜登不仅签署了禁止对中国某些敏感技术进行投资的行政令;8月7日,他还签署了《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实施法案》(United States-Taiwan Initiative on21st-Century Trade First Agreement Implementation Act)。
这再次碰触了中共的“红线”,王毅正陷入要不要访问美国的尴尬之中。今年2月,因中共间谍气球入侵美国,布林肯推迟了访华行程。王毅是该模仿一下,还是被迫放弃战狼姿态,当一回“软骨头”?
王毅的尴尬,也是习近平的尴尬。若王毅不能尽快赴美,习近平访问美国的想法就难以落实。世界各国领导人相继被邀请到白宫,包括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印度、东盟国家、蒙古等;中共领导人若只参加11月份在旧金山的APEC峰会,却去不了白宫,确实尴尬。
王毅若不能搞定习近平访美的计划,那么APEC峰会的行程搞不好也要泡汤。
拜登不断邀请盟友、伙伴访问白宫,但尚未邀请习近平。拜登称习近平是“独裁者”,并正在联合盟友对抗中共,若拜登邀请习近平访美,盟友们会怎们看?
中共把间谍气球放到美国上空,军机、军舰频频骚扰台湾,又试图打稀土牌,还派军舰到阿拉斯加附近,拜登邀请习近平访美看起来缺乏逻辑。拜登即将寻求连任,这样的举动估计也会招致很大非议。
中美关系似乎缓和了一小段时间,实际只是双方激烈对抗的动作稍微放缓而已,但间谍战却同步上演。白宫再次挑选北戴河时间出手反击,中共难以接招,是否又会有荒唐的举动,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