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民俗风情 > 正文

去过云贵川火把节,我被烤的黢黑

每个从火把节归来的普罗米修斯,都有成为普罗米花的可能。

高温炙烤了人的肉身,精神则在烈焰中得到淬炼。

火把节期间,没人会再关心尿炕的世俗问题,毕竟玩火这种行为已持续了几千年,离火越近,身上就越香,到最后都有点馋了,你可以理解为这是某种维度上的火上交友。

整个村子的火影看上去都在认真备战,会不会火遁不知道,反正大蛇丸敢来,也得被烫一层皮。

“头发烧了不要紧,回家发现眉毛都烧没了。”

“眉毛烧了不要紧,回家发现裤子都烧没了。”

白天的火把节只是给黑夜暖场,人们都盼望黑夜的到来。

“吃完晚饭天黑后,大家就到村口集合,用易燃的松树做成火把,然后男女老少都会用松香粉来互相撒,撒出的火代表着祝福。”

“还有80多岁的老手,娴熟的步伐和巧妙的切入角度令人震惊。”

有人因此练出了绝技,拜火教左右护法的神功,跟他们比就像过家家,有人专门在火堆边等待着龙之吐息。

虽然是瞬间的闪火,但也要考虑到众人拾柴火焰高,曾有人试图从篝火上跳跃,周围撒松香粉的人太多,造成自己全身二度烧伤。

从陌生人到最熟的陌生人,也就一个火把的距离。

上刀山,下火海,在西南三雄的地界都有明确意义的实指,云南更进了一步,玩火只是开始,更刺激的还在后面。

参与者用刚玩完火把的黑手,触摸周围一切闪闪发光的生灵,他们是祝福的受体,也是载体。

惯用语中的“下黑手”是贬义词,在火把节上,它可能会被贴上新的标签。据说参与火把节后,身上被抹得越黑,得到祝福的效果就越明显,不过曾有一些当地人表示,以前的火把节没有这习俗,后来不知是谁开的头。

街头的烈火从每年农历六月底,持续燃烧到七月初,街头的黑人,也会相互追逐到七月初。

经常有人体力不支,席地而卧,时刻保持逃跑姿势,做梦还在蹬腿。

经验丰富的老火仙,会袭一身黑衣,在黑色的迷彩中放飞自我,跟你打招呼的方式,就是给你脸上抹黑。

“你越白,他们就越兴奋,就像马良遇见了白纸,好身材的大哥,常能激起同性的围捕。”

即便再严肃的包青天到了云南都得笑呵呵,转头跟展昭说“保护好我的白月光”。

而对于第一次参与的散仙,高低是有些懵的,黑夜不仅给了你黑色的眼睛,还有黑色的限定版皮肤。

被火把熏黑和人为抹黑的面庞多少有点异域风情,满街的“生灵涂炭”怎么看都像刚经历过战火的洗礼。

不明就里的外地司机,看到这种场面,可能会小心关闭车的引擎,掏出手机给朋友直播这场暗夜派对。

从朋友的视角来看,屏幕中,无数浮空的火把奔跑在朦胧的云贵高原,绕过沼泽,越过山巅,直到世界尽头。

在这场盛大的追逐赛中,人们扛着比自己还高的火把,有人说那火把拥有穿透历史时空的力量感,“毕竟重二、三十斤,相当于一袋大米”。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还能健步如飞,你能想到他们对传递祝福这事有多迫切,你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怎么还能腾出手来,“一个练短跑的绊倒,十秒就成了黑人”。

惊声相当于鼓励,尖叫就当是打赏,全国体力好的,好像在火把节期间都去了西南。

你越跑,他们就越追,直到如愿以偿,就算是路过的狗,也得来两下子。

“那天看到一个卖崽的青蛙,很多人上去在他身上擦手,我一看这也太不讲究了,没想到青蛙大哥乐得合不拢嘴。”

“但大哥脖上的二维码都被火燎了半截,付款时看他目瞪口呆,估计也是第一次来。”

从四川凉山到云南楚雄,从赫章到大理,几乎全城燃烧的火把,点亮了昼与夜的交界。

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毛南族等民族的先民对火的崇拜,使得人们背负火神的信仰。

火让人尝试理性,又让人回归狂野,云南的民间节日十分丰富,火把节就是那个狂欢炸弹的爆点。

这里是E人的天堂,I人的地狱,如果你是最I的那类,只需站在街边,祝福在几分钟之内便会纷涌而至。

“被别人抹黑的人也不准生气,心理素质差的人都该来云南练练胆识,能接住多少降龙十八掌或如来神掌,就看造化了。”

但也有规矩,就像泼水节不能泼开水,火把节也不能泼汽油,毕竟哪都有警察叔叔看着呢,你不能真的上演冰火两重天。

“在火把节期间,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变黑了还能洗白,抱错了就麻烦咯。”

西南彝语支各民族的火把节,起源虽然不同,但在活动中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就是趋吉避凶。

像彝族的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祭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祭火时,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玩火时,有赛马、摔跤、唱歌、斗牛,还有选美比赛。

最狠的就是送火阶段,火把节的高潮,西南上空的高光。当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最后所有人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无比雄壮的篝火,载歌载舞的人们聚在一条条火龙周围尽情狂欢。

现场的能量灌注,荡涤身心,无数跃动的生命,像永远发出力量的机器,组成一个巨大的齿轮缓慢转动。

嘈杂的火池中,简单的曲调汇成磅礴的和声,震彻村落与山谷,在无尽的黑夜中无所畏惧,那是民间的伟力。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不相及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823/1944468.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