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政党 > 正文

杨建利:习近平外交正从进攻转向防御

作者:

面对严峻的外交困境,习近平似乎决定把重心用在巩固国内政权安全上。

译者:苏大鹏

尽管美国总统拜登多次表示愿意与 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但中国政府一直没有明确回应。不过,9月4日,中国国家安全部(MSS)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拜登与习近平会晤的条件。

其中,中国国安部表示,为了”真正实现’从巴厘岛到旧金山'”,美国必须”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巴厘岛”指的是去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拜登与习近平在印尼巴厘岛的会晤,而“旧金山”指的是外界广泛猜测拜登与习近平可能在今年11月于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会晤)。

迄今为止,国际媒体基本上没有注意到中国国安部的这一不寻常举动。一般来说,任何国家的政府机构就其参与的外交事务发表声明都是正常的。不寻常的是,一个安全或情报机构,即使它参与外交事务,也要干预诸如会见一个非常重要的外国国家元首的条件等高层事项的决定。

在习近平的政治领导下,中国官员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越雷池半步,因此,国安部公开评论中国最重要国际关系中最关键的国际时事就更不寻常了。鉴于这些动态,我们可以推断,习近平指示他的长期心腹、国家安全部部长陈一新领导安全部参与外交事务。

允许国家安全机构高调参与外交事务意味着习近平将国家安全置于其外交政策的中心。换言之,他正在将外交纳入其国家安全框架。对习近平来说,国家安全的概念主要包括其个人权力的安全,其次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安全,以及他所认为的中国在国际关系中核心国家利益的安全。

我们已经看到习近平对安全意识的痴迷程度。即使当他意识到中共合法性最重要的支柱——经济繁荣——正面临压力时,他仍在继续实施安全政策,这些政策限制了市场自由,针对中国民营企业家和国际投资者,这些政策实际上对经济复苏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他发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反间谍运动,这让每一个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中国公民,包括普通百姓,都感到不安全。

国家安全的核心是防御性概念,而将外交嵌入国家安全框架几乎可以肯定,在可预见的未来,习近平的外交政策方针可能会从进攻性姿态转向防御性姿态。

有迹象表明,习近平越来越感到当前的外交环境对他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安全构成了威胁。大约十年前,习近平在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谈话中谈到中国是“颜色革命”的目标。最近,在去年9月于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上,他呼吁俄罗斯和该地区组织的其他成员互相帮助,防止外国势力煽动”颜色革命”。习近平将中国经济衰退归咎于美国的遏制,是为了防止严峻的经济形势破坏他的统治,并试图重新点燃民族主义以巩固自己的权力。

习近平正在进行的巩固权力、抵御西方尤其是美国策划的”颜色革命”和经济崩溃的斗争密不可分。对内镇压和对外咄咄逼人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同样,在习近平的中美关系战略中,挫败西方思想、信息和美国”劣币”对中国的渗透,以及在超级大国之间的全球斗争中击败美国,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但现在,至少就目前而言,习近平可能发现关注前者比关注后者更重要。

习近平最近的外交行动支持了这一推断。例如,他选择不出席9月9日至10日在印度举行的重要的二十国集团峰会(G-20 Summit),而是派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他出席。同期,习近平前往中国东北洪灾灾区视察。

9月12日,习近平也没有出席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东南部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而是派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代其出席。习近平是否会出席今年秋季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并与拜登会晤,我们拭目以待。

事实上,今年到目前为止,习近平只出国访问了两次,远远低于他在新冠疫情之前的平均水平。这可能标志着习近平开始摆脱他执政前十年的积极外交政策。

近来,习近平在外交上困难重重,遇到了许多无法克服的挑战。例如,美国一直在积极扩大和加强与印太盟国和伙伴的联盟,包括日本、韩国、印度、越南、菲律宾、澳大利亚,甚至蒙古。在中国政府看来,这相当于针对中国扩张的遏制战略,使中国难以突破。新的中国”标准地图“的公布也使中国与东盟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趋于紧张,这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在该地区海洋争端的高度关注。

习近平的旗舰国际项目”一带一路”倡议(BRI)也面临挫折。意大利决定退出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协议,美国支持的连接印度、中东和欧洲的新贸易路线也在最近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启动,这对中国的全球雄心构成了挑战。

就俄乌战争的外交而言,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迟迟未能取得习近平预期的效果。可以说,即使是习近平最引以为豪的外交成就,如金砖国家的扩张,也因印度在与中国竞争全球南方领导权方面日益明显的成功而黯然失色。

一系列外交障碍和困难可能使习近平意识到,目前外交攻势的边际收益太低,更重要的可能是集中精力巩固现有地位,使中国变得更加强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打算放弃其全球雄心。作为毛泽东的学生,习近平深知毛泽东”先抑后扬”的战略方针。

作者:特邀作家杨建利

杨建利是”公民力量”(Citizen Power Initiatives)的创办人和主席,著有《为了我们,活着的人:真理之光之旅》和《是时候建立一个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经济北约”了》。

【议报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议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923/195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