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选人用人,最看重的是对他的忠诚。图为习近平资料照。
9月28日,蓝佛安上午卸任山西省委书记,下午就“另有任用”,接替刘昆的财政部党组书记职务。刘昆是部长、书记“一肩挑”,港媒称蓝佛安料接替刘昆部长职务。若是,则与潘功胜同一模式(潘7月1日出任央行党委书记,同月25日接任央行行长)。
刘昆,现年已66岁,“二十大”没续当中央委员,就是准备让他到点退休。今年3月换届,刘昆留任财政部长,应是过渡,估计当时还没有确定接任者。
财政部长是个要害位置。虽然,蓝佛安在财政系统工作近20年,还有8年审计工作经历,但蓝没有中央工作经验(大学毕业到财政部预算司中央处当3年科员不算),接掌财政部颇出人意料。
习近平2012年末上台之后,财政部长一职先后4人,这4人都有丰富的中央工作经验。
第一个谢旭人,43岁(1990年)从浙江上调中央,从财政部副司长做到副部长,之后历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中央金融工委副书记、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才于2007年8月主掌财政部,直至2013年3月。
第二个楼继伟,1984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就进入国务院办公厅调研室财金组工作。楼继伟深得朱镕基赏识,在财政部副部长的位置上任职长达九年,才于2013年3月升财政部长。2016年11月卸任,时年66岁。
第三个肖捷,长期在财政部工作,从一般干部做到副部长,2016年以国务院副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常务工作,正部长级)兼任财政部部长,熟稔中央事务。2018年卸任财政部长后,升任国务委员及国务院秘书长。
第四个刘昆,2013年5月,从广东省副省长任上调任财政部副部长;2016年12月任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2017年2月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经过5年历练,才于2018年3月出任财政部长。
财政部长作为“管家婆”,天天要跟中央各部门、地方打交道、磨嘴皮、讨价还价,周旋能力要强,经验、资历特别重要。而从蓝佛安的履历看,恐怕难当其任。
蓝佛安的仕途有两个特点。第一,地方工作横跨发达和发展中省份,应算了解国情:先在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工作近30年,然后任职海南4年(省纪委书记),再主政山西2年(从代省长到省委书记)、按照习近平的指示主推经济转型。
第二,从工作历练看,地方财政经验丰富,但基层磨练不足,主政一方时间太短:先在广东财政系统工作近20年(做到财政厅副厅长),又当审计厅长约7年;然后短暂主政韶关(2015年出任韶关市委书记),旋即(2016年1月)升任广东省副省长;马上(2017年3月)又转战海南,执掌纪委;4年后(2021年6月)开始入主山西,挂帅山西省产业链总链长,但尚未看到成果就调任财政部党组书记。
没有中央工作经验尤其是财政部领导经验,是蓝佛安的一大短版;曾经主政一方,应算蓝的长处,这有助于其“跳出财政看财政”,只是调换过快,不一定能深入掌握地方情况。
蓝佛安2022年10月在“二十大”上当选中央委员,随即升任山西省委书记,恐怕当时习近平并没有让他接掌财政部的意思。
不过,“二十大”后中国形势陡然变化,经济风雨飘摇,政治风云莫测,表面上习的“核心”地位已到顶端,实则岌岌可危。习自己的危机感也非常强烈,一方面对自己曾经的亲信也下狠手;另一方面,习大幅调整原来的人事布局。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潘功胜。潘功胜今年60岁,19届中央候补委员,央行副行长。“二十大”上连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了,看样子是准备让他退休了;但是,进入2023年金融形势异常严峻,习家军里没有得力之人(或者没人敢接这个烫手山芋),于是“破格”使用潘功胜。怎么“破格”呢?要知道,2018年3月任职央行行长长达16年的周小川卸任后,央行行长和书记这两个职位就分别由易纲、郭树清分别担任,而潘功胜这次又恢复为“一肩挑”了。
而蓝佛安从山西省委书记调任财政部党组书记、有望接任财长部长,应该也是习近平人事布局调整的又一个例。
目前中国经济糟糕,财政紧张,地方债随时可能暴雷,金融风险加剧,蓝佛安面临的挑战不可谓不大。蓝佛安能否应对,不得而知。
大概习近平也没有把握。那么,习近平为什么选择蓝佛安呢?主要不是从业务能力上考量的(蓝缺乏潘功胜那样的业绩),应该是蓝听话,在中央没有势力圈子,能够认真执行习的指示(中共惯例,因为很多花销不能摆上台面,所以财政部长一定要是党魁亲信)。
大政方针都在习一个人。在习眼里,用人,资历并不是决定性的(所以李强能当总理),政治忠诚至上,有能力更好,能力即使相对不足也堪使用。
再回到财政部长人选问题上。蓝佛安在上任财政部党组书记之后,接任财政部长是大概率事件。而习近平打破惯例,让部长与党组书记这两个职务分设,另选他人当财政部长(或者刘昆留任一段时间,待蓝上路后再退休),可能性不是没有,但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