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如松:吃草,过三年

作者:
今天的人们热衷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当战争打响之时人们就会发现,石油依旧是战争之王,石油才是最宝贵的战争资源,只有石油才能驱动一国工业体系和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所以,当两大阵营开始形成之后,战争的前景已经确定,彼此首当其中的任务就是争夺中东,这才是正在爆发的哈马斯-以色列战争的真正含义,一方希望实现伊朗-沙特的联合,一方希望实现以色列-沙特和阿联酋的联合,都希望掌控中东石油,进而掌控欧亚各主要国家的工业体系和战争资源,占据世界大战的制高点。

从二战之后开启的本次全球化是美国主导的,苏联解体之后让本次全球化达到高潮阶段。

但经过次贷危机的打击之后,美国政府的负债率上升到100%以上,这已经是很典型的危机水平,此时美国政府只能做如下选择:

第一,全球化是美国向非美地区输出资本和产业的过程,如果全球化继续下去,美国的税源和就业机会就会继续快速流出,债务危机就会不断恶化,此时它必须开启逆转全球化的政策,从2018年开始美国川普政府对全球钢铝产业发动了关税战,这意味着全球化开始逆转,逆全球化正式开启;

第二,当逆全球化开启之后,随着基于全球化构建的全球产业链不断断裂、全球统一大市场被破坏,全球的经济效率就会快速下降,利率当然会上升,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就会急剧加重,就难以在全球维持自己的政治与军事扩张态势,所以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时期,美国都持续从欧洲、中东和亚洲撤出自己的陆军,尤其在阿富汗,即便以逃跑的姿态也要撤出,虽然提桶跑路的姿势比较狼狈,但这些战略行动显然是正确的。全球化的根本基石是全球可以保持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让全球所有国家聚焦于经济建设,当美军开始执行收缩政策之后,世界各地的地缘矛盾就会不断恶化,进行经济建设的环境被破坏,国安要求会上升到经济建设之上,这些因素会继续作用于逆全球化,让逆全球化不断加速。

美军进入收缩态势之后,欧亚大陆的主要国家就会主动抢夺美军撤出之后留下的力量真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俄乌战争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爆发。

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就已经在这里多次说过,俄乌战争的核心是价值关的冲突,普京的目的显然要恢复前苏联的昔日荣光,俄乌战争是地理扩张的过程。既然美军已经无力在欧亚大陆的陆地上维持自己的霸权,这种涉及到价值关的战争就会以价值关为线索牵扯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最终形成不同的阵营演变成世界大战。

世界大战的含义是,当旧秩序无法继续维持之时,全球的地缘利益就需要重新划分,通过战争重新划分全球地缘利益并制定新的世界规则,这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含义。所以,既然美国的财力已经无法支撑二战之后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就无法避免,俄乌战争就是前哨战。

俄乌战争已经让世界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哈马斯-以色列战争在10月7日爆发之后,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全球主要国家的表态就可以看到,两大集团的轮廓已经非常清晰,这是非常显然的,当然也有一些国家游离于两大阵营之间。既然两大集团的阵营已经形成,对抗已经开始,世界大战的雏形就已经完备,未来将沿着世界大战的要求不断推进。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每个人都十分关心未来,就个人来看,有两件事是即将发生的。

第一是军备竞赛。

只要两大对立集团形成,各国就已经十分清楚自己即将面临残酷的战争,军备竞赛就会迅速到来。

19世纪后期的全球化结束之后,英国的霸权地位开始受到德国的挑战,全球的利益格局就需要重组,这是爆发世界大战的基础。从19世纪末期开始,列强不断结盟形成两大阵营,就在形成两大阵营的同时,各国对战争的前景已经十分清晰,也就同时开启了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加速扩充海军规模,英国为保持自己海上力量的优势,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之后,英国又以二对一的海军政策来应对,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量为国的两倍。在1911年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之后,英国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

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1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最后虽未达标,但140万的陆军依旧是欧洲之冠;奥匈的军队由47万扩张至85万;意大利由20万扩张至35万;连位于遥远的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也把军队数由3.4万扩张至16万。

为什么全球化结束之后注定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军备竞赛?

根源在于全球化时期是一种和平稳定的地缘环境,各国一心逐利发展经济之时,这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日,是武备就会不断荒废的时期。全球化解体之后,战争的前景开始清晰,各国就只能迅速“补课”,立即加大军备投入,最终就会形成残酷的军备竞赛。

本世纪以来的全球化高潮阶段,很多国家的军费开支只占GDP的不足1%,这是极低的水平,即便在北约这样的军事组织之内,面对川普增加军费的要求,得到的却是欧洲领导人的嘲笑,这都是武备荒废的过程。现在,两大集团已经日渐清晰,战争的前景已经明朗,各国只能疯狂地增加军费以应对战争的需求,形成新时期的军备竞赛。

军备竞赛必然是未来很多年投资活动的主线。

军备竞赛就是对居民生活的支取,源于用于军备竞赛的财政支出只能来自于税收,如果一国GDP的10%用于军备竞赛,意味着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就需要下降10%。如果爆发大战,下降的幅度更大,源于战争的本质是用自己的生产力破坏对方生产力的过程,是对各国生产活动的巨大破坏,而且一场世界大战之后,各国一般都会伴随高通胀和恶性通胀,国民的财富水平和生活水平都会出现剧烈的倒退。

第二,能源战争。

为什么一战二战时期中国那么疲弱?综合实力与欧美列强和日本的差距如此之大?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就源于当时的中国还是农业社会,而欧美列强和日本要么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要么已经开启了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社会的典型特征是,科学技术开始大规模运用到生产活动中,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如此就可以高效率地制造出最先进的军事装备,再加上现代金融开始引入到战争之中,相对农业社会来说,工业化社会就占据了绝对优势,农业化社会就没资格登上世界的大舞台。

二战之后,欧洲得到了快速重建,工业化快速发展,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也用很快的速度实现了工业化,印度也进入了工业化的进程中,当欧亚国家完成或开启工业化之后,综合实力就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也就登上了世界的大舞台。

支撑欧亚国家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工业化建设的基础性元素是什么?当然是能源。二战之后,中东和前苏联地区成为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出口基地,支撑了亚欧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当然也支撑了这些工业化社会的运转。

今天,欧盟石油的进口依赖度是97%,日本仅仅对中东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就高达95%,中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在70%以上,印度石油的进口依存度为80%,多数欧亚国家石油的进口依存度都很高。

换句话说,谁掌握了中东石油,基本就控制了欧亚几乎所有国家的工业体系,也就掌握了这些国家的战争资源,就在未来的世界大战中占据了战略制高点。

二战中,德国在战事正酣之时却掉头进攻鸟不拉屎的斯大林格勒,无非就是希望获得巴库的石油以驱动自己的战争机器;日本之所以从中国大陆抽调大量的兵力进攻印尼和缅甸,无非也是希望获得当地的油田支撑自己的战争齿轮,没有石油就无法驱动战争机器,所以,石油的争夺永远是战争的核心部分。

今天的人们热衷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当战争打响之时人们就会发现,石油依旧是战争之王,石油才是最宝贵的战争资源,只有石油才能驱动一国工业体系和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

所以,当两大阵营开始形成之后,战争的前景已经确定,彼此首当其中的任务就是争夺中东,这才是正在爆发的哈马斯-以色列战争的真正含义,一方希望实现伊朗-沙特的联合,一方希望实现以色列-沙特和阿联酋的联合,都希望掌控中东石油,进而掌控欧亚各主要国家的工业体系和战争资源,占据世界大战的制高点。

两大集团在中东都没有退路,最终很可能会大打出手(或由代理人大打出手),导致油田被毁坏,油价飙升,石油危机就会到来。这当然是投资人千载难逢的投资机遇,但我们的生活成本本质是由能源成本决定的,一旦石油危机爆发,恶性通胀就会到来,高债务国家的国债、资产价格泡沫中的家庭债务都会集中爆破,人们的财富水平和生活水平就会出现毁灭性的倒退。

军备竞赛、战争和石油危机,会将这个世界推入到“吃草也要过三年”的日子。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如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023/1969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