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梁启智:在台湾建构香港研究数据库

作者:
随着香港情势的急速转变,特别是言论自由空间快速收缩,难免会为香港研究在香港的未来带来隐忧。与此同时,香港议题获得各地关注,以及香港学生和学者从香港出走到各地,为香港研究在香港以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的香港主题研究小组正是在此背景下成立,并以协助台湾的香港研究的基础建设为目标。香港研究数据库的筹建,结合了对香港情势转变、台湾特殊位置,以及为研究提供基础建设的思考,期望能成为在台湾推动香港研究的起点。

台湾作为香港人近年大规模移居海外的目的地之一,加上台湾政府和社会于接收香港移民时与其他接收地的差别,使得台湾成为研究离散港人时不能忽视的研究对象。(美联社

【编按:中研院社会所在今年成立“香港主题研究小组”,推动香港研究并进行资料收藏。今年12月8日将举办一场国际研讨会“当香港研究走向全球”,将举办两场主题演讲,分别由李立峯和孔诰烽主讲;一场“在海外推广香港研究”圆桌论坛,由李静君、梁启智、单国钺引言;并有七十篇左右论文发表。本报特邀香港小组召集人吴介民,与清大《当代中国研究通讯》合作策划“研究香港”专题,由梁启智发表第二篇,他调查了台湾的香港研究与课程现状,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并指出在台湾建构香港研究数据库的路径图。】

自2019年反修例运动以来,香港的政治局势急剧恶化,香港研究本身也面临重大的调整和挑战。本文将讨论台湾学术界在此过程中的新兴角色,并以笔者参与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筹建中的香港研究数据库为讨论案例。

国安法把香港研究推向世界

反修例运动把香港带到全球视野当中,国际媒体和政界对香港局势的关注大幅增加;香港消息常见于国际媒体的突发新闻推送,欧美议会也出现不少与香港相关的议案辩论。在学术界,多篇关于反修例运动的论文在国际期刊发表,香港研究的能见度大幅提高。社会急速变化往往带来许多新的研究课题,香港的情势突变成为社会运动和民主退潮等领域的重要探讨对象。

虽然香港研究因政局转变而更受重视,但香港本身的研究环境却令人忧虑。随着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简称港区国安法)的实施,公民社会和政治参与的空间大幅收窄,多间主流媒体被迫关闭,言论自由饱受挑战。与此同时,港府逮捕民主派政治人物和大幅修改选举制度,亦改变了香港的议会生态,议员往往急于向中国政府表达忠诚,多于监察政府和表达民意。这些宏观政治环境的改变,带来对香港如何保持学术自由的忧虑。

虽然严格来说,迄今未有香港学者因学术工作而受刑责;然而近年来,已有多名热衷于公民社会和香港研究的学者疑因政治压力而失去在香港高等院校的教职。注更多在立法会会议中,有议员要求以港区国安法原则对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及研究资助局(研资局)的委员做背景审查,指控研资局补助有“宣扬港独嫌疑”的研究。注更多港区国安法一方面引发各地学者对入境香港的忧虑,同时也加强了香港社会各界对与外来学者接触的戒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学术交流。

与此同时,香港研究在世界各地有冒起之势,英国、加拿大、美国、新加坡均有大学启动推动香港研究的研究中心或网络。这一方面代表了学术界对香港议题的关切,另一方面反映了近年香港学者移居海外,同时把个人的研究关注带到海外。

香港研究落脚台湾

在这个香港研究走向全球的过程中,基于地缘关系,台湾学术界可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台湾学生本来就对香港议题很感兴趣。例如,按国家图书馆的搜寻结果,注更多于102至111毕业年度期间,共有418份题目中包括“香港”的硕士或博士论文,平均每年41.8份;最高峰为109年度(2020年),有54份(见下表)。研究范畴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商贸、历史、文化研究、媒体、文学、教育及城市发展等。这些论文除了集中研究香港本身,也有不少是以比较香港和台湾为题。

台湾学生对香港议题感兴趣,原因可来自多方面。按中华民国大陆委员会的统计,现时有9,069名港生在台就读大专院校。注更多这些学生本来就与香港有个人的连系,可成为台湾香港研究的重要力量。即使不是来自香港的学生,考虑到台港两地文化交流频繁,香港流行文化如影视作品,长期以来在台湾十分普及,也引发台湾学生对香港议题的兴趣。

台湾成为研究离散港人的场所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反修例运动以来,大批来自香港的学生和学者移居台湾,亦为台湾的香港研究增添新的动能。此外,台湾作为香港人近年大规模移居海外的目的地之一,加上台湾政府和社会于接收香港移民时与其他接收地的差别,使得台湾成为研究离散港人时不能忽视的研究对象。

政治上,反修例运动在台湾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为理解香港情势的转变带来了一定需求。台湾和香港同受中国政府威权体制影响,媒体中常见“今日香港、明日台湾”的忧虑。然而,相对于情感主导的评论标题,通过学术研究对台港情势异同的深入剖释不可或缺。

最后,台湾在地理上与香港相近,而且同样拥有丰厚的华文出版传统,对两地的学术交流带来许多便利。香港学者和社会各界可以相对容易地到访台湾,与台湾各界交流观点与经验;一些不愿意或无法亲身入境香港的研究者和社会领袖,更以台湾作为持续观察香港情势的平台。台湾出版业界近年亦出版了不少香港为题的专著,填补了香港在出版自由日渐收缩下产生的缺口。注更多由于没有明显的语言障碍,台湾的图书馆与档案管理机构也能够快速接收并处理来自香港的华文出版和纪录。

台湾亟需建构香港研究基础设施

不过,台湾学术界要在推动香港研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亦要克服一些基础困难。

首先,台湾高等院校就香港议题的教学仍有待普及和常态化。以QS世界大学排名台湾前十名的高等院校为例,在107至111学年期间只有六所开设以香港为题的课程(见下表),并且大多数为特设课程,常设课程只占少数。这情况对培养新一代的台湾学生和学者关注香港议题而言,并不理想。

即使有学生和学者有兴趣研究香港议题,现时台湾可供利用的资源亦相当不平均,例如和香港研究相关的学术书目只有个别院校的馆藏相对整全。以香港著名政治学者马岳教授的著作为例,以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馆藏的12本著作为搜寻基础,中央研究院图书馆馆藏其中9本,国立台湾大学和国立政治大学分别有8本,其余8所位居前十名的高等院校馆藏平均为2.6本(见下表)。参考书目的不整全,不利于师生对香港议题的探索。

这些困难显示,台湾虽然可在香港研究走向全球的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但一些学术上的基础建设仍有待改善。要进一步在台湾推动香港研究,固然难以期望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和多方面的支持,才能让有意投身的学生和学者得到充足的支援与鼓励。例如,如果有学者想开办以香港为题的课程,或想推动与香港相关的研究项目,应可轻易在台湾本地找到相关的参考书和研究材料,以作为起步点。

中研院筹建数据库

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23年初成立香港主题研究小组,正是以回应上述困难而设立,以支持香港研究在台湾的发展。目前香港主题研究小组的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通过举办学术交流活动,连结关心香港议题的学者,包括于2023年12月举行的“当香港研究走向全球”学术会议,以及其他讲座与交流活动。第二部分为建构香港研究数据库,丰富与香港议题相关的典藏,借此服务研究香港议题的学者。接下来将集中介绍香港研究数据库的建构工作。

目前香港主题研究小组成员正为香港研究数据库收集四类内容:书籍、出版物、档案及其他研究材料。资料来源包括捐赠和主动采购,如果资料来自捐赠,研究小组会与捐赠人讨论公开的方式,例如是否限定于特定年期内不公开,或者只对有研究需要的学者公开,或可放在网络上全面公开。

相关书籍收集的部分,目标是大幅增加中央研究院图书馆关于香港的馆藏,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材料。书籍来源包括捐赠、建议图书馆采购,以及自行采购。采购来源包括直接与香港出版社接洽,向出版刊物的媒体和民间机构采购,以及邀请独立和二手书店协助搜罗。考虑到资源所限,优先收集下列类型的书籍:一、在该领域有代表性的书籍(例如本土研究社有关新界土地发展与政治的专著);二、回应或记录重大事件的书籍(例如2014年占领运动后涌现的回顾专著);三、出版该书籍的相关组织已结束或休眠(例如国际特赦组织香港分会的出版品);四、因政治因素而影响在香港流通的书籍(例如与八九民运相关的书籍);五、能代表特定时代宏观政治与社会环境的书籍(例如香港政府于九七前出版的公务员培训手册)。

除书籍外,其他类型的出版物如能符合上述五点,也是重点收集对象。例如,自港区国安法实行以来,虽然有大量公民社会组织解散,却同时有多份社区报誔生,最高峰时香港各区曾有十多份社区报定期出版。它们代表了一种灵活和在地的参与模式,能代表当代公民社会的状态,极具收藏价值。目前研究小组已经收集来自五十多个团队,超过四百期的社区报。此外,一些由网上媒体或地区组织出版的小志,同样是当前香港公民参与模式转化的重要纪录,亦在收藏保留之列。

珍贵档案承载历史记忆

档案方面,随着近年香港政治环境急速改变,不少民间团体因而结束或转为休眠状态。这些团体的档案资料承载了香港近代历史的重要纪录,是未来香港研究者的重要原始材料,因此在档案四散流失之前,应从速妥善存放和整理,以保障日后于适当时机可开放予学者研究和公众翻阅。现时研究小组收集到的档案当中,包括一批香港早期政治团体“汇点”的档案和报告,例如汇点基本法工作小组1984年北京访问团的工作会议纪录,以及1985年区议会选举选民投票行为问卷调查报告。近年有不少评论对1980年代港人政治领袖于香港前途谈判中的立场提出议异,这些珍贵档案有助研究者回到当时的历史处境,透过第一手的资料回应。

此外,研究小组也收集了大量官方档案,例如超过一千份英国国家档案馆档案的电子复制本。这些档案大多数来自英国外交、国协及发展事务部,主要覆盖1960至1990年代,内容包括香港在九七前的政治、经济、民生等各方面。收集这些档案并免费让相关范畴的研究者借阅,可为未能亲身前往英国国家档案馆,或者未能通过付费数据库取得这些档案的研究者提供便利。

许多民间团体的档案资料承载了香港近代历史的重要纪录,是未来香港研究者的重要原始材料。(美联社)

最后,研究小组还收集了一些香港研究者过去收藏的研究资料,希望能有助未来的研究者探讨相关的范畴。例如,研究小组接收了由香港著名选举研究学者蔡子强老师捐赠,历届区议会和立法会选举的候选人与开票分析数据库;另外又接收了一整套2012年行政长官选举期间,各候选人向选举委员会拉票的通信纪录。这些研究资料的保留和收藏,可对日后特区选举历史的研究作出贡献。

结语:把握当前关键时刻

社会变迁往往是揭示研究课题的重要时刻,然而,研究环境本身同样受社会变迁所影响。随着香港情势的急速转变,特别是言论自由空间快速收缩,难免会为香港研究在香港的未来带来隐忧。与此同时,香港议题获得各地关注,以及香港学生和学者从香港出走到各地,为香港研究在香港以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的香港主题研究小组正是在此背景下成立,并以协助台湾的香港研究的基础建设为目标。香港研究数据库的筹建,结合了对香港情势转变、台湾特殊位置,以及为研究提供基础建设的思考,期望能成为在台湾推动香港研究的起点。

※作者梁启智为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客座助研究员,社会所香港主题研究小组成员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上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107/197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