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理性讨论:为什么希特勒要疯狂叫嚣“灭绝犹太人”?

囿于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种种复杂原因,犹太人自古以来就是欧洲主流社会各阶层歧视、憎恨与迫害的对象。

进入19世纪后半叶,伴随着阶级冲突、经济危机和极端民主主义的泛滥,“反犹主义”思潮再度呈现出了澎湃之势。简单地说,犹太人“不仅会遭遇到一个无权的民族所遭受的一般的经济与政治层面的压迫,而且还遭到剥夺他们起码的公民权的压迫”。

不过话说回来,与希特勒主导的“纳粹大屠杀”相比,上述提到的所有反犹活动都显得“相形见绌”了。

那么问题来了,纳粹德国相继推行了什么样的“排犹政策”?希特勒推行“排犹政策”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老照片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他们就从这里走向死亡”

1

纳粹德国的反犹历程

20世纪的反犹思潮,在充分继承了“传统”反犹理论的基础上,呈现出了一种新的特质,即与“反马克思主义”牢牢绑定在了一起。

1)“反犹”与“反马克思主义”的魔幻绑定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一大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犹太精英们,被推上了革命领导人的位置。

在苏俄的24名党政元老当中,有16个是犹太人(拓展阅读:为什么沙俄与苏联政府,都会极力歧视与迫害犹太人?);素有“革命之鹰”美誉的德国共运革命家罗莎·卢森堡(1871—1919)与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创始人库恩·贝拉(1886—1939)也都是犹太人。

列宁左边是贝利亚,右边是季诺维也夫,左上是托洛茨基,左下是布哈林,右上是加米涅夫,右下是斯大林

伴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一些反犹理论家们“惊奇”地发现,“利用资产阶级恐惧共产主义理论的心理,可以有效推动反犹运动。”与此同时,一些反共理论家们也“敏锐”地意识到,“利用传统的反犹理论,可以有效遏制共产主义的传播。”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共同炮制出了一个所谓的“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概念。

很快,以《锡安贤达议事录》为代表的带有强烈反犹色彩的著述,相继被译成多种文字并广为传播;马克思(1818—1883)、费迪南德·拉萨尔(1825—1864)乃至托洛茨基(1879—1940)等众多犹太裔革命家,都被扣上了“打着共产主义旗帜,为犹太国际阴谋效力的野心家”的帽子。

第二国际成立大会现场

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欧洲的反犹思潮迅速向右翼极端势力靠拢,最终与崛起的法西斯主义同流合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融合了反共、反犹、种族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纳粹主义”理论,在德国逐渐蔓延开来。资料显示,“纳粹主义”一词,极有可能是德国民族主义作家布鲁克(1876—1925)在出版于1923年的著述《第三帝国》中率先提出的。

不过,将纳粹主义理论发扬光大的,非出生于奥地利的“美术落榜生”——阿道夫·希特勒莫属。

他曾公开宣称,“面对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分崩离析,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者们意欲征服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大背景下,为了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身为优良种族代表的雅利安人,必须通过一场永久性的革命,彻底消灭犹太人以及马克思主义。”可以预见,欧洲的犹太人,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

参加阅兵式的希特勒

2)希特勒的上台:“排犹”序幕的拉开

1933年1月30日,总统兴登堡(1847—1934)任命纳粹党领袖希特勒(1889—1945)为新一任德国总理。学界普遍认为,这是“纳粹德国统治的开始”。

2月1日,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兴登堡主动解散国会,宣布“在3月5日重新举行大选”。2月27日,纳粹分子炮制“国会纵火案”。次日,兴登堡颁布紧急法令,废除了《魏玛宪法》中有关人身、言论、出版、结社等自由的一切条款。

3月2日,纳粹冲锋队占领了德国境内的所有共产党党部。至此,德国共产党成为了第一个被迫退出议会的党派。很快,工会被强制解散,德共的机关报刊被查封,包括领导人恩斯特·台尔曼(1886—1944)在内的1.8万名德国共产党员被捕入狱。

东德电影《恩斯特·台尔曼——阶级的儿子》中的恩斯特·台尔曼

伴随着反共序幕的拉开,德国犹太人也成为了重点的“照顾对象”。

学界认为,希特勒上台后的第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反犹行动,发生于1933年3月9日。资料显示,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柏林城内的纳粹分子们,不仅捣毁了很多家犹太人商铺,还大肆劫掠这些人的财物甚至疯狂毒打他们,使之不得不主动歇业,“关门大吉”。

为了高效地推行反犹活动,纳粹党不仅专门筹建了一个"排犹委员会",还将1933年4月1日定为"排犹日",并在当天导演了新一轮的反犹行动。

从上午10时开始,柏林城内的所有犹太人商店均被纳粹冲锋队员包围。冲锋队员们不仅禁止商店开业,还到处张贴"所有德意志人不得前往犹太人商店购买货物"的标语,禁止非犹太人进入商店购物。

柏林街头的纳粹冲锋队队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德国犹太人都成为了官方排挤的对象。

4月7日,纳粹政府颁布《恢复职业官员法》,不仅取消了犹太人担任政府官吏的资格,还禁止犹太人担任律师、医生和教师。

法案颁布后,时任法兰克福大学校长、总务长和布伦瑞克工业大学校长,都因自己的犹太人身份被免职;各大高校内的所有犹太教授与讲师,均被逐一解聘并驱逐出了学校大门。数据显示,因为《恢复职业官员法》,仅柏林一地被开除的犹太医生就超过了1500人,90%左右的犹太人彻底失业。

电影《恶魔的崛起》里的犹太人

与此同时,犹太学生也成为了官方的重点“照顾对象”。

从4月13日起,各大高校内均开始推行一个题为"反对非德意志精神"的所谓“大学生12条守则”。这个“守则”宣称,"犹太人只会像犹太人那样思维,他如果写德语,那他就是在撒谎。"

为了限制犹太学生入学,纳粹政府在4月25日颁布特别法令。法令要求,“各大高校录取的新生当中,犹太学生的比例不得超过千分之十五;犹太学生不准报考柏林大学。”

9月29日,纳粹政府颁布《农地继承法》。该继承法规定,“雅利安人出身的户主,只有长子具备继承耕地的权益;继承者的祖籍,在1800年以前都必须是雅利安人”。这就意味着,犹太农民彻底丧失了继承土地的权利。

电影《历史的崛起》中的纳粹党部

另外,著名的德国犹太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们,都遭遇到了严重冲击。

因为公开发表反法西斯言论,当时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教的爱因斯坦(1879—1955)的柏林寓所被查封,里面的财产被没收、著述被付之一炬。据说,纳粹政府一度“悬赏十万马克索取他的人头”。

在举国反犹的大背景下,在1933年2月至1936年4月期间,至少有93000名德国犹太人被驱逐出境。纳粹政府要求,这些犹太人出国时不准携带巨款,违者一经查出即行没收,并给予严厉的处罚。

1921年,爱因斯坦和时任美国总统沃伦·哈定在一起

3)反犹行动的持续“深化”

为了使反犹运动合法化,纳粹政府在加强反犹宣传、制造反犹舆论的同时,精心炮制了多部“反犹”法令。

1935年9月15日,纳粹党在纽伦堡召开代表大会。与此同时,德国国会先后通过了《德国公民权法》和《德意志血统及荣誉保护法》。11月14日,根据《德国公民权法》第3条的规定,内政部公布了《第一次补充法令》。

电影《恶魔的崛起》剧照

学界普遍认为,上述法令共同构成了纳粹政府“反犹”的法律基础。这就意味着,官方对犹太人的迫害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三条法令的内容总计达250项之多,具体要点如下:

犹太人不得成为德国的公民;

犹太人不得行使投票权,不得担任公职,凡犹太官员应于1935年12月31日自动退职;

禁止犹太人与德意志或其同种血统的公民结婚;

禁止犹太人与德意志及其同种血统的公民发生法外婚姻关系;

犹太人不得雇用45岁以下的德意志及其同种血统的女性国民从事家务劳动;

犹太人不得悬挂德国国旗或出示象征德国的颜色;

违反上述条款者,将处以监禁、劳役、罚款等不同程度的处罚。

三项法令的颁布,使得德国犹太人不仅被剥夺了公民权,以至于连最基本的生存权也失去了有效保障。因此,有人将之称为"欧洲历史上最杀气腾腾的法律工具。"

电影《恶魔的崛起》剧照

与此同时,纳粹党频繁炮制反犹言论,旨在为官方主导的一系列反犹行动摇旗呐喊。

在1935年发行的纳粹冲锋队机关刊物《冲锋队员》中,每一期都会刊登反犹文章。比如在一篇刊发于1938年9月的反犹文章中,作者公然叫嚣,"唯有世界犹太种族被彻底消灭之后,犹太人问题才算解决。"

1938年4月26日,希特勒做出批示,要求德国犹太人“无条件公布自己的财产情况”。同年10月,纳粹政府颁布规定,“犹太人的护照和身份证上,必须加盖大写字母J作为标记。”一言概之,纳粹政府的反犹行动,已经呈现出了官方化、大范围、高烈度的升级趋势。

电影《恶魔的崛起》剧照

11月7日,时任德国驻巴黎大使馆秘书恩特·冯·拉特被波兰犹太青年格林茨潘枪击,并在两天后不治身亡。11月8日,纳粹政府宣布,“德国境内的所有犹太报纸和杂志立即停止出版”,以示警告。

11月9日晚,希特勒暗示宣传部长戈培尔(1897—1945),“应当放手让冲锋队行动”。戈培尔当即表示,“今晚估计要发生反对犹太人的自发性示威,(纳粹)党对此不应干涉”。

11月10日午夜1点20分,纳粹党卫军头目海德里希(1904—1942)向国家警察局和党卫队保安勤务处发出急电,要求盖世太保与党卫队,“尽快与各地纳粹党组织取得联系,筹划一场全国性的反犹太人示威活动”。

“水晶之夜”中被砸毁的犹太人商店

几乎在电文发送的第一时间,大批化妆成平民的纳粹冲锋队员、盖世太保与党卫军官兵们走上街头,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棍棒,对犹太人的住宅、商店、教堂展开了疯狂地打砸抢烧行动。因为“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如水晶般发光”,因此,一些德国人讥讽地将之称为“水晶之夜”。

在“水晶之夜”行动中,居住于柏林、慕尼黑、纽伦堡、多特蒙德等大型城市内的犹太居民,遭遇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报复。对此,海德里希在11日递交的报告中如是写道:

"到目前为止,无法核实犹太商店和住宅遭到破坏的确切数字。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至少有815家商店被毁坏,171个住宅被烧坏和捣毁。至少有191个犹太教堂被烧毁,76个教堂遭到彻底破坏,另外,大约有2万余人被逮捕,36人死亡、36人重伤,伤亡者均是犹太人"。

“水晶之夜”中被砸毁的犹太人商店

12日11时,元帅戈林(1893—1946)主持召开了旨在“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专题会议。他在会议中指出,"犹太人问题主要是一个广泛的经济问题,因而必须全力以赴。把犹太人排除出经济界,并将其财产转让给国家。"

哥林的话音刚落,时任经济部部长瓦尔特·冯克(1890—1960)当即表示,“已经为此准备了一项法令”。

根据该法令,“自1939年1月1日起,禁止犹太人经营零售商店和批发商店,同时禁止他们独立经营手工业;犹太人不准担任企业领导,不能是公司的股东,各公司的犹太人股东须在1938年12月31日前退出。”戈林立即同意并当场签署了这项法令。

戈林(左)与瓦尔特·冯克

除了"将犹太人全部排除出经济生活"之外,会议还就"将犹太人驱逐出德国"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海德里希认为,“政府可以建立一个犹太人遣送中心,并向移居国外的富有的犹太人索取一定的款额给犹太人文化团体。官方利用这笔钱与另加支付的外汇,足以遣送走一批贫穷的犹太人。"

他还建议,"政府需要剥夺犹太人的全部私人权利,如各种许可证和驾驶执照,要通过禁止逗留,进一步限制犹太人的迁徙自由,不允许他们进入各种文化设施、边境地区和要塞工事。另外,禁止犹太人同雅利安人同住医院和乘用公共交通工具。”

老照片中的海德里希(左)和希特勒

“水晶之夜”后不久,纳粹政府全面开启了对犹太工厂和银行的"强制国有化"工作。

“门德尔松银行被德国银行吞并,卡西雷尔电缆厂和黑利奥特工厂被西门子康采恩吞并,许希的黄铜和紫铜厂被通用电气公司吞并,佩切克康采恩的德国中部褐煤矿被弗里克康采恩吞并。”

与此同时,柏林城内的各大犹太商业公司被悉数吞并,犹太银行家与企业家们的个人资产被尽数没收。

坦诚说,“掠夺犹太人财富”也是纳粹政府鼓吹“反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理由很简单,犹太人在社会上积累的巨额财富,正好可以为其用于军事目的。毕竟,利用手中的政治权力来获取经济利益,几乎是所有执政党都会使用的伎俩。

电影《恶魔的崛起》剧照

4)反犹的“高潮”:疯狂的种族灭绝

实际上,在二战爆发之前,希特勒就频繁叫嚣,“要通过战争彻底消灭欧洲的犹太人”。

1938年3月13日,德奥两国签署《关于奥地利和德国重新统一法》。至此,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降格”为了“东方省”。3月14日,人在维也纳的希特勒下令,“逮捕纳粹党的反对者以及所有的犹太人。"

为了将奥地利境内的犹太人尽数驱逐出境,纳粹政府在维也纳专门成立了“排犹机构”——犹太人出境中央办事处。截至11月12日,至少有50000名奥地利犹太人被驱逐出境。

与此同时,奥地利犹太人的资产也被尽数查封。资料显示,在德奥合并之前,维也纳犹太人合计开设了12000家手工作坊和5000家零售商店;德奥合并后,大约有14000家被强行关闭,剩下的3000家被“强制国有化”。到了1938年底,戈林在公开演讲中高调表示,“维也纳的犹太人问题已经得到妥善解决"。

维也纳人热烈迎接希特勒的到来

二战爆发后,纳粹政府在“解决德国犹太人问题”的同时,开始着力于“解决全欧洲的犹太人”。

1939年9月17日,德军包围波兰首都华沙。28日,华沙沦陷。次年10月,波兰占领区总督汉斯·法郎克(1900—1946)下令重建华沙犹太区,并将全城33万犹太人尽数驱赶到了犹太区内,使之与其他居民隔绝开来。因为人群拥挤,食品和医药供应短缺,病死与被饿死的犹太人不计其数。

1940年10月2日,驻维也纳总督冯·席拉赫(1903—1970)向希特勒递交了“将维也纳城内的50000犹太人移居到波兰总督辖区”的请求。次日,希特勒批准了这个计划。大批外来犹太人的持续涌入,使得华沙犹太区内的犹太人总数一度多达40万,生存环境日趋恶劣。

沙犹太区内的犹太人

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着侵略战争的逐步扩大,希特勒将“反犹”和“反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充分绑定。

1941年3月3日,他通过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约德尔(1890—1946),向党卫军最高领导人希姆莱(1900—1945)发布了“亲自前往东方,负责统筹灭绝犹太人——布尔什维克领导阶层工作"的命令。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战争爆发(拓展阅读:捍卫先辈的荣耀:俄罗斯人是如何维护二战史中的苏联的?)。

伴随着德军的一路高歌猛进,苏联犹太人遭受到了残酷迫害。数据显示,截至1942年春,沦陷区内至少有50万犹太人被屠杀,其中30万人死于由党卫军和盖世太保成员组成的“特别行动队”之手。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中的福明政委,就是犹太党员

7月31日,希特勒再度通知希姆莱,要求他"作好一切准备,在欧洲德国势力范围内,全面解决犹太人问题,尽快制定出最后解决犹太人问题的具体措施。"这里的"具体措施",就是“将所有犹太人关进集中营,使用种种残酷办法将之杀害,最终达到从肉体上灭绝犹太种族的目的。”

资料显示,纳粹政府于1941年夏在奥斯威辛和马伊达内克,1941年12月在克尔姆诺,1942年3月在贝乌泽茨,5月在索比鲍威尔,6月在特雷布林卡等地,相继建立或扩大了旨在“灭绝犹太人”的集中营。

集中营内的犹太人

1941年6月,根据希特勒的指示,希姆莱命令奥斯威辛集中营建立大型毒气杀人设施。9月3日,奥斯威辛集中营首次开启了使用毒气杀人的尝试,并在每周都会进行几次。进入1942年6月以后,“差不多每天都用毒气杀人"。

不久,其他集中营也陆续建立了旨在“灭绝犹太人”的毒气室。其中,贝乌泽茨集中营共设有6间毒气室,每天最多可以杀害15000人;索比鲍威尔集中营,每天最多可以杀害20000人;特雷布林卡集中营共设有13间毒气室,每天可以杀害25000人。

奥斯维辛集中营内的焚尸炉

1942年1月20日,围绕“如何高效屠杀27个国家境内的1100万犹太人”这一问题,海德里希召集14个部门高级官员与党卫队军官,在柏林近郊万湖旁的大万湖路56—58号别墅举行了专门会议,即所谓的“万湖会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会议全程没有明确提及“大规模谋杀”,但参会的阿道夫·艾希曼(1906—1962)在1960年的以色列审判中表示,“与会人员实际上多次使用了诸如‘消灭’、‘毁灭’等更加直接的字眼。”

电影《万湖会议》中的“万湖会议”

从1942年6月开始,一直居于华沙犹太区内的犹太人,被强制遣送到了各大集中营。数据显示,仅在6—10月间,超过31万的犹太人被强制驱送至不同集中营内集体屠杀。对此,《以色列周报》在一篇发表于1943年11月的文章中毫不隐讳地指出,"犹太人实际上已从欧洲被彻底消灭了。"

进入1944年以后,德军在各条战线上尽显颓势。与此同时,纳粹政府进一步加紧了针对犹太人的屠杀进程。资料显示,8月至10月间,居于特雷律城犹太区的18402名犹太人被集体送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荷兰境内合计有14万犹太人,其中有接近12万人被送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

后来,奥斯威辛集中营司令官鲁道夫·胡斯在接受审判时表示,“奥斯维辛集中营合计杀害了300万人,其中250万被毒气杀死,剩下的50余万人是饿死或病死的;除少数人外,绝大部分都是欧洲境内的犹太人”;艾希曼表示,“二战期间,至少有600万犹太人被杀害,里面还包括近100万儿童。”

奥斯维辛集中营内的犹太人

二战临近尾声时,同盟国军队发现,欧洲境内的犹太人数量,已经从战前的1100万人锐减到了310万人了。具体而言:

波兰原有350万犹太人只剩下7万余人,罗马尼亚的65万犹太人仅剩下25万人,德国和奥地利的33万犹太人仅有4万人生还,希腊的7万多名犹太人仅1.6万人幸存,乌克兰有90万犹太人命赴黄泉,白俄罗斯的24.5万名和俄罗斯的10.7万名犹太人也成为了牺牲品,捷克斯洛伐克的35.6万犹太人仅剩下1.4万。

一言概之,世界三分之一的犹太人,沦为了纳粹“反犹思潮”的牺牲品。

奥斯维辛集中营内的犹太人

2

为什么希特勒要灭绝犹太人

众所周知,散居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尽管在语言、文化、习俗、宗教等方面受到了居住国家与主体民族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不仅始终未被彻底同化或融合,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铸就成了一股无形的内聚力。

对此,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们试问,世界上有哪一个民族能够像犹太民族一样,历二千年而不改变其内在的特性的吗?世界上有哪一个民族所经的大变,较之犹太族更甚而且能历万劫而不变故态的吗?”

《我的奋斗》封面

1)希特勒的“犹太印象”

与其他欧洲的“反犹主义者”一样,在希特勒眼中,犹太商人不仅惟利是图,还是致使国家与民族道德沦丧的“寄生虫”,更是让整个国家陷入崩溃困境的“罪魁祸首”。对此,他在《我的奋斗》中如是写道:

犹太人本身,绝无什么文化可言。所以,他们精神活动的基础,常常是受他族所供给的。他们的智力,在一切的时期中,都是因为和邻近他们的文明相接触而发展起来的。

可是,犹太人对于他族,那就没有丝毫的贡献了。因为犹太人现在所有的文化,大都是他民族的东西,而在犹太人的手中败坏了。一言概之,他们是异族的寄生虫。

华沙犹太区内的犹太人

那么问题来了,希特勒是天生的“反犹主义者”吗?相关的文献记录告诉我们,答案似乎与我们的想象存在些许不同。

当年轻的希特勒从家乡小镇林茨来到维也纳时,曾经主动购买过几本宣传反犹主义的小册子。与我们的想象截然不同,他在阅读后认为,“这些小册子里面宣传的论调,一度使我疑团丛生。因为其中所说的,都是极浅极薄且不合科学的辩论。”

实际上,在他维也纳流浪的几年间,不仅与多个犹太人结为密友,还一不得不依靠向犹太人兜售自己绘制的维也纳风景水彩画来维持生计——当然,这一段“不光彩”经历,不可能出现于《我的奋斗》当中。

电影《恶魔的崛起》里的青年希特勒

考虑到政治家的所有行为,几乎都存在明显或不明显的政治意图。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希特勒推行反犹政策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基于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理性选择”。

众所周知,希特勒是一位善于调动民众情绪,精于发表蛊惑人心演讲的政客。在他看来,这种“反犹思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充当自己“拉拢民心”的思想武器,进而保证自己在短时间内登上权力顶峰。

电影《恶魔的崛起》里的青年希特勒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犹太人的描述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对此,《我的奋斗》一书中如是写道:

对于犹太人而言,没有什么条件可讲,决定势不两立。我知道,他们就是无信义的无耻的恶棍。当他们和德皇握手亲善的时候,另一只手已经在暗中拿起利刃了!

因为商业宰制了全国,所以金钱也就变成了万能了,举国上下,每个人都成了拜金主义的奴隶,纪律败坏到了这样的地步。

希特勒在1924年为《我的奋斗》制作的预售广告

与此同时,他还在书中极力渲染“犹太威胁论”:

如果德国再衰落的话,尽管英国的政策并没有什么利益,但是对那总揽国际金融的犹太人是有着大利的。这是因为,垄断金融的犹太民族,显然是和英国的见解相反,他们不仅希望德国在经济上永远衰落,而且还希望德国在政治上完全成为奴隶。

因为这缘故,犹太人便竭力提倡灭亡德国。犹太人的用意,那是十分明显的,就是想摧残德国民族的智力,并竭力借用犹太人所操纵的世界的金融,来摧残德国劳工的势力,作为扩张犹太人征服世界计划的第一步。

2)“反共”和“反马克思主义”的魔幻绑定

前面提到,希特勒一直将“反犹”与“反共”紧密地绑定在了一起。坦诚说,原因并不复杂。

希特勒在上台之初,纳粹党在议会中固然占据着32%的席位,但身为最大在野党的德国共产党,同样占据着议会17%的席位,能量不容小觑。希特勒要想拥有足够的话语权,首当其冲就是要把德共“赶出议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谙宣传之道的希特勒,不仅直接将“马克思主义”视为“犹太主义”,还给德国共产党扣上了“犹太人的政党”的帽子。在他的舆论宣传体系中,“犹太人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祸国的罪魁。因此,自己动用手中的政权来驱逐它、掠夺它,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那么问题来了,希特勒眼中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对此,他在《我的奋斗》中如是写道:

在消除社会罪恶的斗争上,这显然是带有世界观的重要性的。于是,犹太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马克思仅仅是千万人中的一人,他能够用预言家的眼光认识了这腐败世界中的主要的毒物,用了巧妙的方法去提取并制成浓厚的毒液,用以迅速地去毁灭世上一切自由独立的国家。

电影《恩斯特·台尔曼——阶级的儿子》剧照

马克思之所以如此,那是为了谋犹太种族的利益而已。实际上,工会制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阶级斗争,可是马克思主义硬要叫它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马克思主义首先创设这种经济的武器。

国际主义的犹太人,就来用破坏自由独立国家的经济基础,毁灭这些民族的工商业,经营他们自己的工商业。他们的目的是要使这些民族去做那不分国界的犹太人所操纵的金融界的奴隶。

犹太人——马克思主义者所用的方法是这样的:他们向工人宣传,假意的做出怜悯工人的不幸的命运,或是愤愤于他们的困苦和贫穷,借此去博得工人们的信赖。”“马克思主义的最后的目的,是在毁灭一切不是犹太民族的国家。

电影《恩斯特·台尔曼——阶级的儿子》剧照

最终,希特勒得出了一个在今人看来匪夷所思的结论:

当德国在政治势力有所进展的时候,商业就有了起色;反之,一旦商人们道德沦丧,只知惟利是图的时候,国家必定再陷入崩溃,进而商业也跟着衰败了。因此,要想拯救德国和日耳曼民族,必须要先彻底消灭犹太人。

与此同时,他还将对外侵略战争与灭绝犹太人种进行了结合,试图想以“灭绝劣等民族”这一口号来掩饰侵略的罪恶,进而制造一种假相,将对外侵略战争包装成为“消灭世界公敌——犹太人的神圣和正义之战”。

电影《恶魔的崛起》剧照

3)“灭犹”的政治与经济学考量

客观地说,希特勒的反犹思想,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欧洲反犹主义思潮与种族思想“结合”的成果。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也有必要从当时德国的政治和经济层面去寻找原因。

一战爆发后,希特勒加入巴伐利亚预备步兵团第16团与英法联军作战,并先后参加了第一次伊普雷战役、索姆河战役、阿拉斯战役和巴斯青达战役,因为作战勇敢,还获得了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

电影《恶魔的崛起》中在战场上负伤的希特勒

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希特勒因大腿被炸伤,不得不回国休养。在归途中,他惊讶地发现,无论在柏林还是慕尼黑,到处都弥漫着失败主义的情绪。对此,他感到相当失望。因为在他看来,“失利只会是暂时的,只要大家同心协力,英勇作战,胜利是迟早的事。”

对于这种失败主义情绪,大多数人通常会将之归咎于“长期战争消耗的结果”。不过,希特勒却给出了不同见解。他认为,“这些都是犹太人惹的祸”。原因很简单,“几乎每个职员都是犹太人,他们不断在后方散布失败的传言蛊惑人心。”

《恶魔的崛起》中归国的希特勒

对于德军在战场上连连受挫的原因,他在《我的奋斗》中分析指出,“尽管我们有大炮,我们还是不能取胜,因为德国人民无形的敌人比敌人最威猛的大炮还危险”。显然,文中的“无形的敌人”,指代的就是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者。

1918年11月,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霍亨索伦王朝覆灭,德国宣布战败。对于希特勒而言,“战败”无异于晴天霹雳。在他看来,“自己的祖国在军事上尚未完全失败的情况下主动投降,简直是不可理喻的。”于是,希特勒再一次将战败的“大锅”扣在了犹太人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头上。

希特勒认为,德国之所以战败,主要是因为“陆军的背后中了暗箭”。需要指出的是,数量不容小觑的退伍军人、资本家和中产阶层也同样认为,“优秀的德意志民族,在战场上并未失败,而是由于犹太人和左派分子趁机作乱,在德国的背后插了一把匕首。”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德国人认为,“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者是不分彼此的,都是罪恶的源头,他们只会谋取利益或趁机夺权。”进入20年代以后,这种“反犹且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很多德国人的共识。一言概之,希特勒的“反犹”宣传是有群众基础的。

如果说一战的失败掀起了德国人仇恨犹太人的浪潮,那么爆发于1922的通货膨胀和货币危机,对反犹思潮的进一步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因为长期的战争消耗和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德国经济濒临崩溃。截至1922年,德国的货币体系已经全面崩溃。等到了1923年时,德国马克已经沦为了一文不值的废纸。

货币贬值与物价飞涨,不仅使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也让中产阶级在银行的积蓄损失殆尽。一言概之,绝大多数德国人“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失去了所有的一切”。

《恶魔的崛起》中发表反犹演讲希特勒

更令德国民众感到愤怒的是,在经济濒临崩溃的大背景下,一部分犹太商人居然发了一笔横财。

首先,这些掌握着大量地产、工厂和矿山等固定资产的犹太富人,由于货币贬值而身家暴增。其次,他们手上拥有大量银行贷款与信用良好的货币债券(美元、英镑等),因此,货币贬值不仅足以让他们轻松还清所有贷款,还从债券中获利不菲。

于是,德国社会呈现出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状态。锦衣玉食的犹太商人们,过着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德国的老人、退休者、工人和职员们,不得不为基本的生计奔走。

其结果就是,犹太人成为了德国大众眼中唯利是图、投机倒把的代名词。他们坚信,“德国的一切的不幸,都是由犹太人把持的国际金融财团策划的,这些犹太金融寡头利用各种手段掠夺了德国人的财富。”

《恶魔的崛起》中生活困苦的德国人

实际上,不止在德国,在同一时期的一战战胜国美、英、法等国境内,也广泛流行着这样的反犹思潮,只不过没有像德国这么严重而已。由此可见,正是“得益于”德国社会客观存在的反犹思潮,希特勒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登上权力顶峰。

一言概之,当希特勒的政治阴谋、对社会不公感到愤愤不平的德国民众、严重的经济危机交织在一起的时候,犹太人悲惨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恶魔的崛起》中发表反犹演讲希特勒

3

尾声

希特勒上台后,长久以来在宗教和文化领域对犹太人的妖魔化,彻底被无限放大了。可以说,在仇恨、歧视与迫害犹太人的问题上,德国民众和纳粹党一样都逃脱不掉罪责(拓展阅读:东瀛志:“大东亚圣战”阴影下的日本妇女,要不要为战败负责?),他们不仅为希特勒的反犹宣传所蛊惑,更极力支持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行动。

希特勒利用了德国民众的愚昧和狂躁,在德国社会整体性反犹思想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更加极端和残忍的种族理论,在将个人意志强行付诸实践后,最终引发了针对犹太人的血腥大屠杀。

一言概之,希特勒将反犹主义推向了极端,最终在二战中上演了从肉体上消灭屠杀犹太人的世界性悲剧。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汗八里文艺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108/1975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