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是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湖泊。虽然它是淡水湖,但却生活着众多看起来像海洋生物的生物种类。那么,贝加尔湖为何能够生活着这些“海洋生物”呢?
首先,贝加尔湖的年平均水温仅为8℃左右,这与海洋环境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但是,贝加尔湖深度达到1637米,湖水的压力和氧气供应情况更接近海洋环境。因此,一些对高压环境和低温环境适应较强的生物种类就能够在贝加尔湖中存活繁衍。
同时,贝加尔湖纬度高,常年低温寒冷,蒸发量很少,不会因为蒸发大使水中的含盐量增加。相比之下中国的青海湖也是内陆湖,却因为蒸发量大,含盐量达到饱和成为咸水湖。虽然贝加尔湖周边环境决定了它是淡水湖,但是科学家却通过调查发现湖中存在大量海洋生物。
这些生物种类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贝加尔湖特殊的环境条件,具备了强大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贝加尔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湖区大约有1080种植物,2565种动物。不仅如此,贝加尔湖里面还生活着大量的海绵、海豹和鲨鱼等海洋动物。
有科学家推测,在遥远的中生代地质时期,贝加尔湖的周围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版块之间运动,形成了内陆湖泊。贝加尔湖周边的海洋变成了陆地,这些海洋生物便留在了这里,无法回到大海里去。后来,由于海水不断被注入的淡水稀释,海洋生物也不断适应这种环境,从而形成了这种淡水海洋生物的状况。
虽然至今没有准确的定论,但无论这些海洋生物是原来就生活在这里,还是从遥远的海洋迁徙过来,它们都比我们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的更早。这些海洋生物的存在丰富了贝加尔湖的生态多样性,同时也为人们研究内陆湖泊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