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大衰退,继车企之后,动力电池厂也进入“淘汰赛”,今年前10个月有9家被淘汰出局。日前动力电池大厂捷威动力也传出停产的消息。
日前,显示资本额高达12.1亿元人民币的捷威动力近日传出一份“内部通知”,内容是天津捷威将于12月1日起开始停工停产,停产期间总部非基层员工统一放假,基层员工统一组织脱产培训。
有陆媒“辟谣”称,捷威动力“并非全员停工”,年底可能“引入战略投资”。不过,停工停产的消息令这家动力电池厂的前景阴云笼罩。
有媒体拨打捷威动力官方电话核实情况,但返回提示为“该电话已欠费停机”。
捷威动力官网介绍,该公司总部位于天津,拥有盐城、长兴两大生产基地,有效产能达到10GWh,在职人员超过2400名。该公司产品聚焦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两大业务板块,天津是其动力业务中心,嘉兴是储能业务中心。
近日陆媒引述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称,大陆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装车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现有48家,而2022年底为57家,这说明在今年10个月内,已经有9家动力电池企业被淘汰出局。
一名动力电池业内人士透露,中国大陆动力电池产能过剩,该行业已进入激烈“内卷”,未来排名前五的企业将占据90%以上的市场,诸多中小型的动力电池企业将难逃被洗牌的命运。
在此之前,中国汽车业也卷入白热化的竞争。据陆媒报导,在过去三年,中国已有多达75个汽车品牌被淘汰,未来两到三年内,保守估计还会有六成到七成的品牌出局。到了2025年,中国排名前十的车企可能会占据九成的市场,多数边缘车企都将倒闭。
为了生存,大陆车企从今年3月起开启了被称为“自杀式降价”的价格大战,市面上很多车型售价已低于成本。业内人士指,今年几家头部车企的战略就是“要销量不要利润”,目的是“卷死对手”,以防自己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