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谁来谈都一样 欧盟对中共这一共识却板上钉钉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文章指出,欧盟内部无论是对华相对友好和相对强硬的派别,“去风险化”已逐渐成为众人的共识,并演变成欧盟对华关系的底色和基调。

过去几年,随着中美关系升温以及俄乌战争的矛盾下,中欧双边关系不断恶化。《金融时报》文章写道,在对华问题上,尽管欧盟内部存在相对友好和相对强硬两大派别,但对华“去风险化”逐渐成为众人的共识,并演变成了欧盟对华关系的底色和基调。

但迄今为止,在“去风险是什么”这样的名词解释上,近一年下来仍不明朗,欧盟仅一再重复,即去风险不是脱钩。

冯德莱恩在12月7日中欧峰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会晤谈到了欧盟的去风险路线,再强调了上述的言论,而且指出,中国也有类似的路线,但中方称之为“自立自强”。

一方面,中国依赖欧盟的技术,在华外商投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来自欧盟。欧盟可能不会否认中欧之间的相互依赖,不过,欧盟想强调的是自己对中国的战略性依赖,及其风险。

多样化不易

去风险也可体现在经贸关系多样化,供应链多样化,即一定程度上替代中国。但事实上,要在短期内找到中国替代方案并不那么容易。

举例而言,在欧盟2023年对关键原材料的评估报告中,无论在提炼还是加工环节,欧盟的锂供应主要依赖进口。而在锂矿提炼上,澳大利亚占了全球总供应的53%,在锂加工上,中国占全球份额的56%。

欧盟原本指望2023年年底敲定该与澳大利亚的贸易协定,但目前鉴于欧盟和澳大利亚都面临选举,能不能在2025年前重启谈判仍充满变数。

内部仍有分歧

今年4月,冯德莱恩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联合访华,这样的组合侧面反映了欧盟对华微妙的心理。一方面想强硬起来,直指矛盾,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关系变得更僵而陷入被动。

后来,马克龙在中国得到了盛大的款待。尽管马克龙代表了欧盟成员国内部一部分人的心理和立场,但不能忽略,自俄乌战争以来,冯德莱恩与拜登建立了相当紧密的互动。

冯德莱恩3月访美时与拜登发表的联合声明也直接提到了中国,称在阻止我们的战略对手利用我们企业的资本、技术与知识,强化其军事与情报能力上,我们存在共同利益。

进一步来说,除了尖锐如冯德莱恩,还不乏像立陶宛这样立场更为强硬的强硬派。

就在冯德莱恩此前的北京之行前,立陶宛外长发推文表示,光去风险是不够的,有可能置欧盟于脱钩的境地。

无论如何,即使去风险定义仍然模糊,多样化路线不易,并存在内部分歧,但“去风险”已成现阶段欧盟对华的既定路线。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FX168财经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226/1995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