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民意 > 正文

边玲玲:平安夜的沈思

作者:

年年圣诞,今又圣诞。

每当岁末,十一月进入十二月份的光景,悉尼的春天,便开始换季了。

蓝楹楹的紫槐花、紫藤花渲染成蓝紫色的广场,街道,庭院,山丘,海滩……,静谧的蓝色渐退,变换成了松树间的彩灯,唱诗班的合声,家庭团聚,礼品采购,相互问候,气氛繁忙中,是精神信仰的,也是人间世俗的,圣诞节的景象。

南半球的平安夜正当夏日。人们不去追究,悉尼并无冰雪,那位白胡子老头是怎么乘着雪橇驾着驯鹿,从北极出发,越过赤道南太平洋,送礼物过来的呢?

最快乐的就是孩子们。最认真过节的,也是孩子们。

************************************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小外孙女,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小姑娘,满脸严肃地来告状,说他的哥哥是个坏孩子:哥哥说根本就没有圣诞老人,都是大人们编出来,哄小孩子的童话。

该如何回答她呢?看着她渴望的童真的眼神,不难知道,她等待着怎样的答复,她希望他的哥哥说的是谎话。

他们,出生在这里孩子们,从小就熏陶在一个童话世界里,不仅有圣诞节,还有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许多的公共假日,纪念日,都含有特殊的意义,都有着各自的故事,都与宗教历史文化传统有关联。伴随他们长大的那些时刻,是幸福难忘的:

刚刚蹒跚学步,他们提着小篮子,在草坪上,花丛间,在犄角旮旯他们认为藏着神秘梦想的地方,寻找巧克力彩蛋;每发现一颗,他们小脸上的表情,惊异激动神往,不亚于NASA的大人们,以为自己发现了UFO和外星生命;平安夜之后一大早,他们冲出卧室,奔向圣诞树下,分享着来自北极的祝福和关爱,还抱怨自己贪睡,在这么一年一度不寻常的夜里,与圣诞老爷爷失之交臂……当然,期盼着下一个圣诞节。

可是,我们这些来自东方大国的大人们,我们,是听着谎言长大的。老一辈不说实话,或不敢说实话,他们说:你们是祖国的花朵。他们说教的主义里,那些乌托邦的神话里,那些用近乎愚昧的忠诚,迷信着的绝对真理里,掩藏着流血的事实,使我们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蹉跎晚熟,不会用脑子思考,许多人至今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而我们,之所以奔向新大陆,不就是为了我们的后代,不再像我们。愿他们比我们幸运。愿他们生活的真实。愿他们能,生而享有一种自由:不轻信说教,不迷信权威和现成的理论,在自己的头脑里多画些问号,才有求真的动力,去寻找破解未知世界的密码。

所以身为家长,我们回答小姑娘:哥哥没有撒谎,圣诞老人是大人们装扮的,为了使你们快乐。

她先是惊愕,然后失声地哭了起来。童心的幻灭啊。

可是小哥哥,一个刚从学前班毕业的男孩儿,又是怎么知道圣诞夜的真相的呢?

十分简单。他说:我半夜醒来撒尿,看见楼下有灯光,以为是圣诞老人来了,躲在暗处一看,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是的,就在那一时刻,悉尼及地球上许许多多的家庭的家长们,大人们,都在忙碌着一件事:布置一个圣诞老人拜访过的现场。把礼品用彩纸包好,放在圣诞树下,上面写上小孩子的名字,落款处别忘了写上圣诞老人的名字Santa Clause。还把餐桌弄的点心饮料残杯狼藉的,像是真的有客人来过似的。

为了圆孩子们的童话梦想,大人们煞费了苦心。

妹妹伤心地哭过之后,她不再提起真假圣诞老人的事情,每个圣诞节的过法一如往年。哥哥和妹妹都快快乐乐地相信,他们得到的和他们送出去的问候与关爱,都是真实的。

************************************

而生活在成年人世界的我,三年前,过了这样一个圣诞:

正是武汉封城的第一个新冠疫情年,通过微信,我向隔洋相望的大陆,送去了真诚的问候与祝福。一个从小的玩伴,同学,挚友,闺蜜,她回了我一句话:今年不过圣诞节。还发来了两张电脑图片,都是被关在牢房里的圣诞老人。一张是老人家仰卧在囚床上,眼望天棚。一张是他隔着监牢的铁栅栏,向外张望。

我感到了被冒犯,拉黑了几乎维持了一生的友谊。近些年来,这样的相互拉黑,反目,撕裂,退群,背叛,断交……发生在故国故土故乡故人的,形形色色的圈子里,比比皆是。隔开彼此的是南太平洋?是赤道?是英语?是吃饺子还是吃热狗?都不是。是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是思想。

既然是思想,那么,你对孩子们直言圣诞老人是虚构的,又容不得别人诋毁他,你是怎么想的呢?你是基督徒?还是不是?

在平安夜里静静沉思,审视人类历史,思想史,宗教史,社会发展史……,也同时是在审视自己。经历了那样的年代:一个欧洲中世纪政教合一,在东方大国的现代翻版。一个领袖,一个思想,一个教派,绝对真理,对不同的声音,比钉十字架,比宗教裁判所,火刑柱,还要冷酷无情。割张志新喉管的事件,就发生在我的故乡沈阳

还敢再信仰吗?……也许因此,我发现了我由衷的信仰,我是基督徒。

************************************

耶稣基督,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创世纪的宗教改革家。

旧约时代的迦南,也许真的流着奶和蜜,仅从回归应许之地的百姓们,有铁匠,木匠,渔夫,农夫,生意人,手艺人……他们有结社的自由,有闲暇的时光,有余裕有精力有兴致聚在一起,谈论生命的本质,生死的意义,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这些哲学问题,便可推测一斑。据说那时聚会辩论演说,在民间蔚成风气,可见那时候,橄榄树,石榴园,葡萄园,鱼虾肥美,水草丰盛,民众的生活还是不错的。大批的游牧部落迁徙而来,植被草场沙漠化,那是之后若干年的事情了。

在演说者中,一个青年脱颖而出。他出生在马厩里,却心忧天下,他没用一兵一卒,仅是一颗爱心,便征服了迦南和全世界。他用两条腿游走四方,去宣讲着他的理念,跟随他的除了他的学生弟子,只有一头小毛驴。他的理念就是:博爱。他用行动告诉世人,那些乞丐、流浪汉、麻风病人、残疾人、妓女、性出轨者……都不该受到歧视。他邀请他们一起进餐。

他的两千多年前就具有的现代思维,批判意识,触怒了当时犹太教的祭祀们长老们:这个木匠的儿子,挑战了他们尊贵的地位和教规。借罗马人之手,他们杀死了耶稣。他的信徒们,为躲避宗教迫害,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里,走遍世界和平传教。如今基督徒,是世界上拥有信徒数量最多的群体。新约,讲的就是耶稣及其门徒们传教的历史故事。公元,以耶稣诞辰起始,开始了不仅是基督教的,也是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如今这个纪年法,可是全世界各国都认可通用的公历。

************************************

第二个宗教改革家,授之无愧的应该是马丁.路德。

在中世纪末期的十六世纪初,德国一个普普通通的神职人员,竟敢把大字报贴在教会的大门上,揭露罗马天主教庭的腐败,那些蛊惑信众的骗局,靠贩卖“赎罪卷”敛财。他认为在上帝和《圣经》面前,他和教皇是平等的,而且人人平等,如同当年献身于耶路撒冷橄榄山上的耶稣。之后的文艺复兴,狂飙运动,思想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派,自由平等博爱……以及新教徒的五月花号,美利坚的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可以在那里,找到源头。

所谓新教,是针对旧教而言的。创新精神的路德,他首先就把自己解放了。他和一位他的支持者,灵魂知音soulmate,也是一位修女,公开同居在一起,还生了许多孩子。一个教士一个修女,那可是大逆不道的。而他称赞他的妻子:她是上帝赐给我的天使。

基督徒们历经数百年的逃亡,冒死传教,数量和影响力不减反增,这一史实,也让一些野心家们受到了启发,看到了精神信仰的力量,可以拿过来,为自己所利用。我不认为他们是基督徒。他们对耶稣信仰的精髓,不着要领,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的。

************************************

第一个重要的人物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

耶稣死后的第三百多年,他的一纸《米兰诏书》为地下传教的基督徒们平反昭雪,把基督教确立为罗马帝国国教。宣称自己是基督徒的君士坦丁大帝,从此就被称为圣·君士坦丁。党政军合一的中世纪,天主教东正教,尤其是在梵蒂冈主教大人的府邸,你除了可以欣赏到,欧洲古典建筑、古典艺术的恢宏壮美,你还能找到中东加利利那位步行传教的年轻人耶稣的影子吗?

皇冠权杖长袍,还有宫廷卫队马蹄刺刀之下,是扼杀人性的一千年的黑暗。对那段历史,最天才的描述,当属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

耶稣死后的第五百多年,一位富有的阿拉伯商人穆罕默德,被基督徒的精神震撼。他几乎原封不动地转述了《圣经》故事,改动的是些人名,如亚当为阿丹,诺亚为奴哈,亚伯拉罕为易卜拉辛,摩西为穆萨,耶稣为尔撒……,受此灵感启发,他完成了一本新经《古兰经》。古时候虽没有版权一说,但依然纷争四起,官司不断,因为他改变的是耶稣信仰的精髓,他主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宗教学说,是一种精神信仰,一但和权势财富“打天下”挂钩,它就庸俗化了,利益集团化了。他认定自己是先知,而且是伊斯兰教五个先知里的最后一个,就是说是顶峰,绝对权威,后无来者,最最伟大的,这些提法我们都很熟悉。他被称为穆圣,同时组建一支军队用以传教,自己为统帅总司令。他的《圣训》对两种人开杀戒:异教徒和自己教派内部的持不同意见者。这种“集中精力办大事”的确是有效率的,他的圣战,迅速地征服了阿拉伯半岛,继而耶路撒冷和世界各地。

穆罕默德的事业始于麦加。封麦加为圣城,合情合理。若耶路撒冷也为圣城,这下麻烦可就大了。犹太人被逼流亡后,圣殿山上建起了清真寺,这已写进了历史,神和人都难以裁决。十字军东征就打了二百多年不止。

************************************

如何保护好这座古城古迹古故事,这是对现代人类智慧的考验。

我想人类进化到如今,应该能找到一种办法,成立一个机构,管理好属于全人类的文化历史遗产的耶路撒冷城。但是它的人员组成,一定是要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的,文明的,有理性的,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对的,不是哈马斯之类的。

据说“以色列人”这一词组,希伯莱语的意思是:河那边来的人。河即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那么犹太人阿拉伯人,岂不是同祖同宗的兄弟?若人类祖先,都是从非洲或哪个地方走出来的,那么全人类都是兄弟。可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在耶稣的信仰里,的确具有这种情怀。也有一说,根据圣经故事:在圣诞夜里,来自东方的几位智者,由星星的指引,在伯利恒的马厩里,找到了新生儿耶稣。以此推测,耶稣曾受过佛教思想的启蒙,这是很有可能的。高尚的人格如大海,海纳百川。

************************************

我依然相信:大江大河不会倒流。伊斯兰教的希望之路当然有:必须宗教改革。穆斯林世界应该涌现自己的,二十一世纪的马丁•路德。

上个世纪欧亚大陆衔接地带的土耳其,出现了一个杰出人物:凯末尔。

而阿拉伯文化给予我的好感,来自一位女性,《一千零一夜》里,勇敢聪明美丽的山鲁佐德。传说中的国王有一个恶癖,一夜换一个女人,然后杀掉。轮到山鲁佐德了,她施展了她的才华,编故事讲故事,国王一夜听不够,就让她讲下去,到了第一千零一夜,国王被感化了,人性复归了,宣布给她和其他姐妹们自由。有文学史家分析,这个阿拉伯民间故事,传到了西方之后,被加进了西方元素,才是现在的样子。这不是很好吗?这不就改革了,进步了,融入世界了吗?她不仅成了世界文学的瑰宝,还被改编成电影,戏剧,芭蕾舞,交响乐,连环画……。

穆斯林社会问题更多一些。一些极端的派别,女孩子不许上学念书;女人连如何戴头巾的自由都没有;一夫多妻,家暴成风,女人离婚不受法律保护。

我曾游历中国西北各省,亲眼所见当地的妇女肢体残疾,竟是被自己男人打的,她们对我说:我们这里许多女人受不了了,就自杀了。

那里是中国女性自杀率最高的地区。我也曾气愤不过,当面质问那些做丈夫的:以后不许你再打她,知道吗?你这是犯法行为。

那老农木讷着说:日子不好过,苦了累了就拿她出气,过后也是后悔着呐……。

更有甚者,一些区域的穆斯林姐妹,被仇恨所煽动,成为自杀式恐怖袭击的人肉炸弹。伊斯兰国isis也曾扬言:我们的武器就是女人的子宫。就是说,利用高生育率控制选票,那将是一出,现代版的特洛伊的木马。

在穆斯林世界,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改革者也是女性,而且是一批人,她们的勇气智慧,和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大大超越了山鲁佐德。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巴基斯坦小姑娘马拉拉Malala,为了能上学念书,面对塔利班不退缩,头上还挨了一枪。十七岁时,她成为了诺贝尔和平奖年龄最小的得主。今年的和平奖得主又是一位阿拉伯女性,伊朗的维权人士,女记者纳尔济斯•穆罕默迪。她为正义发声,多次入狱,至今仍被关在监狱里。

************************************

平安夜里,静思默想。社区的教堂里,灯火通明,人们正在忙碌着,为没有家人陪伴过节的孤独者,准备一席免费的节日大餐。是不是基督徒都受邀请欢迎参加。

我是不是基督徒呢?在一件事情上,我始终规避着,那就是:要不要受洗。

精神信仰,可以引领人们的世俗生活和社会活动。但拘泥细节,礼仪,仪式,形式,就像宣誓“绝对忠诚”一样,让我有种受束缚的不适感。

所以,准确地说,我是民间的基督徒,不是教会的基督徒。

耶稣的一句名言,我一直未能理解:爱你的敌人吧。他打你的右脸,你把左脸给他打。

我想,我做不到。

美国大片《血战钢锯岭》感动得我泪流不止,但是,像那个大兵一样地恪守信条,哪怕是耶稣说的,我也做不到。

我请教过一位向我布道的教会工作人员:希特勒这样的人,怎么去爱?

她说:希特勒不是人,是魔鬼。

这就涉及到了人性“善”“恶”的问题。对“人类”“人性”怎么去定义理解,一但彼此概念不同,论述交流就变得混乱难解沟通困难了。

人性的本质,不都是圣诞老人。有时候恶,更显得强大而有效率。慈悲,善良,教养,民意,民主,选票,反而成了可被利用,易受攻击伤害的软肋!

如今在世界各地,恐怖的阴影并没完全散去。在平安夜里,如何提防着十月七日的恐怖事件不再发生,仍是大问题。

刘晓波先生为什么也说“我没有敌人”呢?

哲学难道是玄学?

就这样吧,做一个真诚的,民间的,我行我素的基督徒吧。

************************************

孩子们一如往年快快乐乐地过节。他们都已是精英中学的学生了。

小外孙女也许福尔摩斯看多了,她宣称,长大了要当侦探。也许是告别了圣诞老人之后,她长大了成熟了,考虑过了,如何在真实的世界里,做一个主持公道的人。

外孙个子比我都高了。他的历史课论文获得全年级金奖,他的题目是关于上个世纪的纳粹大屠杀。对于哈以冲突,他主张双方都应该无条件停火。我不和他争,只微笑地看着他,我理解,我也年青过,单纯幼稚过。

他的名字Joshua,即中文约书亚。这得夸奖她的母亲,我的女儿,这么会起名字。

这是《圣经》旧约故事里,一个英雄少年的名字。摩西死后,他接替了先人未竟的事业,带领以色列人,历经千难万险,穿越西奈半岛的荒野,回到自己理想的家园。

边玲玲于悉尼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议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227/199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