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容庚说:我卖的是假古董

作者:

1923年北大国学门师生合影,容庚为中间一排左起第9人

说到古文字学家容庚,一般读者可能听都没听说过,但他却是1955年中山大学首批一级教授。当时中大一级教授只有三人:姜立夫、陈寅恪、容庚。他是其中之一。

此人在专业圈内,大名鼎鼎,不可小觑。

1922年,他28岁时北上求学,经过天津时,手持邓尔雅写的介绍信去拜见罗振玉。罗振玉当年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学者。

罗振玉看到容庚撰写的《金文编》后,肃然动容,没想到一个中学生竟能写出如此大作,于是立即写信给北京大学的马衡教授,称赞容庚在研究古金文方面,“可造就也”。

这位马衡教授也是非凡人物。但凡了解抗战时期故宫博物院南迁历史的读者都知道,马衡是抗战时期故宫博物院院长,是国内极富盛名的金石考古学家。

马衡收到罗振玉的信后非常重视,但他不知道容庚到北京后住在哪里,结果大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已经考进朝阳大学法律系的容庚。马衡读了容庚的《金文编》后,也对容庚的研究水平高度认可,决定免除考试,破格录取只有中学学历的容庚,作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的研究生。

北大国学门的研究领域,就包括金文和古文字。

我们一般人可能对金文、古文字不太了解。金文就是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之所以叫“金文”而不是“青铜器文”,是因为周朝把铜叫做金,所以铜器上的文字便称为金文。

而古文字,就是老祖宗用过的字,但今天的人已经不认得了。容庚的本领,就是认得它,并让大家也认得它。

在北大求学时,容庚一边学习,一边继续修订完善他的《金文编》。在名师的指导下,数易其稿,最终在1925年完成了《金文编》的写作。罗振玉将书稿推荐给商务印书馆出版,书馆担心研究金文的人很少,收不回成本,不愿出版。罗振玉获知消息后,决定由他经营的书店“贻安堂”出资印刷发行。

《金文编》出版后,为研究商周文字开辟了一条方便之路,是我国第一部专科性的金文大字典。

民国十五年(1926),容庚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京大学担任讲师,第二年转入燕京大学任襄教授、教授,并担任《燕京学报》的主编。

抗日战争胜利后,容庚举家南归,在广州岭南大学担任教授兼中文系主任,主编《岭南学报》。1952年院校调整后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研究学问的这条路上,容庚得到过罗振玉、王国维、梁启超等前辈学者的无私帮助。到后来他做了导师,也以同样的无私帮助自己的学生。有学生需要资料,他找到后当晚就踩着自行车给学生送到了宿舍。

他86岁时,仍坚持每周两次去学生宿舍辅导学生。每去一次学生就在墙上刻一杠,直到“正”字排列成行。他的学生陈初生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八六高龄乐育才,殷勤传语寄情怀。墙头正字应犹在,记得先生数度来。”

在弟子眼中,容庚生性耿直,遇事敢怒敢言,秉公而行,绝不屈服权势,1955年批判胡适,许多知识分子群起跟风。容庚过去曾与胡适围绕《红楼梦》研究有过激烈辩论,此时他非但不落井下石,反而公开反对批判胡适,他说学术争鸣和政治批判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以后的历次运动,他总是怎么想就怎么说,他曾告诉大弟子曾宪通:“我说的话,是人人心中所有,却人人口中所无。”像他这样直来直去,口无遮拦,早够右派标准了,幸亏领导大量,把他保了下来。他倒好,还一次又一次地跑到中文系党委办公室去,指点领导说,这个教师不是右派,那个教师也不是右派。说得党委书记心烦,威胁他说:“你都自身难保了,还管别人。再说,连你也一起打成右派。”

有一次,有人在批斗大会上揭发容庚,说他解放前把贵重文物卖给美国人。他听了毫不隐瞒地回答说:“有这事!但那个鼎是假的,我把假古董卖给美国人了。”此话一出,批斗者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哄堂大笑,对他的批斗会也就开不下去了。这个老实人,也知道如何机智应对。

文革后期,批林批孔,有人劝容庚认清形势,写文章批判孔子。容庚说:“我宁可去跳珠江,也决不批判孔子。”

容庚是个很单纯的人,单纯得如同不太懂事的小孩。有段时间,他和本系另一位教授比赛谁先入党。容庚宣称:“你讲政治第一,我讲业务第一,看咱俩谁先入党。”比赛结果,讲政治第一的教授顺利进入组织,容庚却被拒之门外。

1960年代初,为了修订自己早年的名著《商周彝器通考》,容庚带着弟子曾宪通等人跑了全国不少地方。出发前,容庚找康生出具了一张介绍信。每到一地,都手持介绍信先去拜访宣传部。容庚习惯的开场白是:“我们来党部报到。”这个称谓是一个不小的政治错误,曾宪通提醒他,国民党时期才称“党部”,现在不兴这样叫了,要称宣传部。但容庚根本不懂这些,每次一进办公室,他照样脱口而出:“我们来党部报到。”最后弄得没法,只好不去拜访了。

在弟子曾宪通的记忆里,容先生话不多,不属于滔滔不绝善于言辞的那种学者。他来上课,总是用白布巾裹着几部线装书,在讲桌上打开,转身在黑板上写一个古字,站在一旁,问台下这是什么字,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引经据典加以评析。

1983年容庚病逝于广州,终年89岁。

容庚出生于东莞的两大名门望族,祖父容鹤龄是同治二年(1863年)进士,外祖父邓蓉镜是同治十年(1871年)进士。容庚有个四舅邓尔雅,对他影响极大,邓尔雅青年时留学日本,专业美术,诗、书、画、印兼通,尤善治印。邓家治印到邓尔雅已经传了11代,邓尔雅曾说:“我家篆刻寻常事,不断相传有印人。”

容庚受舅父影响,自中学毕业后,便一边在东莞中学教书帮补家用,一边编写《金文编》,历时5年完成了4册的《金文编》初稿。《金文编》里收集了很多商周到秦汉时期的文字,一直到现在,《金文编》仍然是很多古文字工作者案头的必备之书。当这部书还在被研究者查阅时,他就还活着。

2023-12-08

责任编辑: 吴量  来源:汉嘉女1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228/1996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