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何不食肉糜”只是蠢

作者:

白大善人一句“百姓有钱但不愿花”,又让人想起晋惠帝来。

因为说出“何不食肉糜”,晋惠帝司马衷在历史上得了一个外号:肉糜帝。

但在这金句前面,还有更雷人的:

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以上见《晋书·帝纪四》,说晋惠帝有一次在皇家园林里听到蛤蟆叫,好奇问侍卫:“它们老这么呱呱叫,到底是为公事叫,还是为私事叫?”有人机智回答:“在公家地方叫,就是为公事;在私人地方叫,就是为私事。”

《资治通鉴》是这么说的:

帝为人戆?,尝在华林园闻虾蟆,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时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

戆?gàngsì,即白痴,司马光加一个词,便坐实了司马衷是中国历史上智商最低的帝王(或者之一)。

只是,司马衷的祖上,都是改变历史的风云人物:曾祖司马懿,智商比诸葛亮还高,枭雄曹操都拿他没辙;祖父司马昭,灭蜀,威震曹魏,贡献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一金句;父亲司马炎,灭吴,逼魏元帝让位,成为晋朝开国之君,开创了历时十年的太康盛世。

如此龙族,怎么会生出司马衷这样的一条虫?

其实,科学早已证明,人类智商跟遗传无关。历史上,天纵英才的二代或三代脑满肠肥,成为一个肉饭桶的例子比比皆是(吊诡的是,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才五六岁就显示出过人的聪慧)。司马炎给司马衷配的老师,还是以文武全才著称的卫瓘guàn,对未来的皇帝,卫瓘肯定全力栽培。司马衷九岁被立为储君,三十二岁即位,中间有二十三年时间可以学习怎么当皇帝,结果还是当成一个笑话。

你只能承认,人类真的有天才,也真的有天生低智。

这么长时间,司马衷的智商如何,雄才大略的司马炎不可能没有察觉。《晋书·后妃传》载:“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语后,后曰:‘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

当司马炎开始怀疑司马衷不配继承大统,并私下跟司马衷的生母、皇后杨艳说出来时,杨艳一句话怼了回去:自古立长不立贤,哪能想改就改。

严格来说,司马衷原是老二,他哥两岁就死了,底下还有好几个弟弟。但当时朝野看好的继承人,并不是他哪个弟弟,而是他叔,即司马炎之弟、齐王司马攸。《晋书》说他的才学、名望还在司马炎之上,有才有德,颇得人心。

兄终弟及,也是皇位继承制的一种补充,司马炎确实也考虑过弟弟。但司马攸因为太过耿直,得罪了权臣荀勖xù,荀勖在司马炎面前进谗言,说齐王太得人心,将来太子有点悬,不如把他赶回封地去。这话成功引起司马炎对司马攸的猜忌,便下诏让司马攸回去,把司马攸直接气吐血死。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提到此事时说:

时人共论晋武帝出齐王之与立惠帝,其失孰多?多谓立惠帝为重。桓温曰:“不然,使子继父业,弟承家祀,有何不可?”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司马炎赶走弟弟,把位子留给儿子,失大于得。只有大将军桓温懂司马炎,说你们都错了,这么干,让儿子继承父业,让弟弟去治理他的王国,有何不可。

《世说新语》中关于司马炎信不过司马衷的记载不只一篇,如《方正第五》说:

和峤qiáo为武帝所亲重,语峤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还,问何如,答云:“皇太子圣质如初。”

和峤是司马炎倚重的大臣,有一次,司马炎对他说,听说太子最近德智体各方面有进步,你去看一下是不是真的。和峤去了,回报司马炎说,太子的资质和当初一样……

《晋纪》提到此事,说司马炎派去考察司马衷的,除了和峤,还有荀勖。和峤说太子“圣质如初”之后,加了一句:“此陛下家事,非臣所尽。”也够圆滑的。不过,圆滑至少还有底线,不黑不吹,而荀勖直接就吹上了:“太子明识弘新,有如明诏。”“太子德更进茂,不同于故。”太子文化和道德水平都有质的飞跃,跟以前不一样了。

这已不算吹,而是直接舔上了。

大臣中也有耿直的。比如司马衷的老师卫瓘,《世说新语·规箴第十》载:

晋武帝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帝尝在陵云台上坐,卫瓘在侧,欲申其怀,因如醉,跪帝前,以手抚床曰:“此坐可惜。”帝虽悟,因笑曰:“公醉邪?”

卫瓘尽力了,但司马衷还是不行,这事他最有发言权,多次想向司马炎进言,又不敢,有一次憋不住了,装醉跪在司马炎前面,用手拍拍御座,说:“这位子,可惜了……”司马炎心情复杂,打了个哈哈说,你喝多了吧。

《晋书·卫瓘传》最后多了一句:“瓘于此不复有言。”此事过后,卫瓘不再吭声。估计也跟和峤一样想,这是你们家事,爱谁谁。

司马炎为慎重起见,后来又对司马衷进行了一次笔试。

帝之为太子也,朝廷咸知不堪政事,武帝亦疑焉。尝悉召东宫官属,使以尚书事令太子决之,帝不能对。贾妃遣左右代对,多引古义。给事张泓曰:“太子不学,陛下所知,今宜以事断,不可引书。”妃从之。泓乃具草,令帝书之。武帝览而大悦,太子遂安。(《晋书·帝纪第四》)

司马炎将东宫的官员召集到一起,把该由尚书负责的事扔给司马衷裁决。司马衷一脸懵哔~,太子妃贾南风赶紧命亲信代笔,再由司马衷抄。可那些亲信写出来的答卷,多引经据典,对司马衷来说,抄对都很难。这时一个叫张泓的侍臣说,太子平时读不读书,陛下是知道的,现在让太子抄这么文绉绉的作业,想蒙谁呢。贾南风吓出一头冷汗,说你行你上。张泓就重新答了卷,简单粗暴直接,满满都是最炫乡土风。司马衷抄交,司马炎阅卷大喜,从此不再犹豫。

可见,代笔也是需要技巧的……

最后不得不说,从记载来看,司马衷确是智商不高,但是否到了白痴的地步,还真的不好说。

《晋书》《资治通鉴》等史料中,也有其他细节可帮他挽回一点形象分。

首先,司马衷对自己有相对清醒的认识。这表现在,他多次下罪己诏。比如即位没多久,他便在改元诏书中说,自己上位,虽有忠贤辅助,这皇帝仍是当得“战战兢兢”。虽然这应该也是代笔,但写完肯定得念给他听,得他同意才行,至少,态度就摆在这儿。

其次,司马衷也算有担当。“八王之乱”爆发时,他曾御驾亲征,战场上中了三箭,脸都破相了,也没见他吓尿。

还有一点,司马衷感情丰富。开国元老陈骞死了,他“望柩流涕”,望着棺材流泪;战场上,侍中嵇绍护驾而死,血溅到他御袍上,侍从要洗御袍,他说:“嵇侍中血,勿洗也。”对一个智商低的人来说,这应该不是演技,而是真情流露。

看来,司马衷智商虽低,但情商正常,说他白痴,有点过了。

值得注意的是,《晋书·和峤传》中,记载了和峤另外一次在司马炎面前评价司马衷的话:“皇太子有淳古之风,而季世多伪,恐不了陛下家事。”

淳古之风,即天真、纯朴、厚道、忠信等,这些本来都是人性中的优点,但帝王身上偏偏不能有的,就是人性中的优点,所以,司马衷自然承担不起为司马家继往开来的重任。

至于问蛤蟆叫是为公为私,仔细想一下,与其说他蠢,不如说是童心、好奇心使然。搁现在,生物学家会告诉你,蛙鸣不外有两个原因:1.敌害出现,向同类示警;2.展示才艺,吸引配偶。

前者不就是为公,后者不就是为私吗?

再说“食肉糜”。

生于深宫,长于深宫,不知民间疾苦,平时山珍海味,肉糜肯定是吃到吐的了,五谷杂粮只是情趣餐——生活给了他这样的认知,听到百姓没粮食吃,“何不食肉糜”便脱口而出。

至少,他不会说出“何不买五谷”这样的操蛋话来。

所以,不知百姓疾苦,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最多算蠢,由里到外的蠢;明知百姓没有购买力,偏要说“百姓有钱不愿花”的,则是坏,彻头彻尾的坏。

2024-01-05

责任编辑: 东方白  来源:后代聊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109/200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