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网闻 > 正文

今年,这群人真倒霉 但要寻找机遇和红利

大家最近应该都发现了,今年返乡过年后,羡慕老家生活的声音越来越多。

在这些羡慕的描述中,老家生活被蒙上了一层滤镜:

1、工作稳:很多都在TZN(中共独裁体制内),没有35岁焦虑,待遇也好,有事情还能帮到亲戚朋友,饭桌上都更有话语权。

2、压力小:房子买的时候价格低,不是全款就是提前还贷了,家里有老人带孩子,生活教育养老成本都不大。

3、消费好:如今的消费是品牌下沉,大城市消费降级,但是小县城却在消费升级,小镇生活方式接轨一二线,一点都不差。

4、设施新:随着这些年地方负债式发展,各种基建大兴土木,小县城甚至是农村的基础设施都得到很大提升,生活便捷度也接近大城市。

对比之下,逃离小镇扎根大城市的人显然更加失落。

大城市的房贷、就业、教育、生活成本…一下就捉襟见肘了。

这群人主要就是85-95后的小镇青年。

从宏大叙事来看,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这些人夹在了中间:

两头的红利都没有吃上。

过去三十的红利主要有两个:

城镇化带来的房地产红利以及全球化带来的职业红利。

房地产红利太早没吃到:

多数人通过高考进城的时候,2008年中国的房地产运动已经开始第一波。

没有赶上第一波,如果能在2015年第二波房地产运动之前上车,已经算幸运了,但很可能在之后的第二波中给埋了,回吐之前的红利。

如果直接在第二波上车的人,没有吃到之前的红利,更没有六个钱包托底,妥妥的失落。

职业红利吃到了但太晚:

2001年加入WTO之后,大学扩招,加上行业分工,互联网经济崛起,各种专业的人才脱颖而出,在收入上甩开社会平均水平一大截。

前后基本上有两波职业红利:

进外企和进互联网大厂。

这个过程持续了15年,然后产能开始过剩,全球化逆转,行业整顿之后,外企高光不在,专业人才开始面临35岁危机。

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土地收入和地方负债式发展,城乡的差距越来越小,TZN的待遇水涨船高,而且稳定性更是大城市不能比的。

这一升一降,落差就来了。

这种趋势也不是今年才有的,前几年就有很多人纷纷逃离北上广,扎根二三线,甚至重新回到老家。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专有名词:

阶层旅行者。

特别适合用来分析这个群体,他们从老家奋斗出来跨越了阶层,但是最后没有守住阶层,重新滑落了下来。

这个过程就跟旅行一样,看过了,体验过了,但是最终没能保有。

从群体来看,这很符合中国85-95后小镇青年群体。

从阶层来看,这很符合中国的所谓新兴的中产阶层。

今年,这群人真倒霉

资料图

而这两个重合之后:

由小镇青年起家成为城市新兴中产的85-95后就是当下最失落的群体。

而这个群体正在通过集体的自嘲诉苦来实现自我和解,这次过年的变化就是证明。

在可见的未来,这种自嘲应该还会继续。

出路在哪里?

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进TZN(编者:体制内),其实不然。

如果进TZN是出路,大多数人当初根本就不会选择去城市。

出路不在存量,而在于增量。

应该跟着经济转型的线索去重新发现红利:

城镇化的红利不在了,逆城镇化的红利有没有?

全球化的红利不在了,但是出海的红利有没有?

制造业的红利不在了,内需服务业的红利有没有?

……

中产,不应该这么滑落下去,应该再强大一些,对这个社会才是好事。

收起自嘲和悲观,寻找机遇和红利。

就这样。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中产先生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224/2022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