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乔琴恩:欧盟前亚太总司长:中国“亲俄中立”立场有损中欧关系

作者:

欧盟对外事务部(EEAS)前亚太总司长维纲(Gunnar Wiegand)近日在接受本台专访时表示,中国与欧盟最首要的就是经济关系,两方既竞争又相互依赖。但他表示,俄乌战争已经两年了,中方似乎低估了其“亲俄中立”立场对中欧关系的伤害。

中国在2021年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22年,中国不仅是欧盟第一大进口国,也是欧盟第三大出口国,仅次美国及英国。曾被誉为历史性投资协定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在2020年底完成7年谈判后,却在2021年5月遭欧洲议会冻结。这是因为此前一些中国官员因涉嫌侵犯新疆维吾尔族人权而被欧盟制裁,中国随后对部分欧洲议会议员和其他欧洲学者、智库实施反制裁。

欧盟对外事务部前亚太总司长维纲目前任职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 Fund of the U.S.)特聘访问学者。2016年至2023年,他是负责欧盟与中国、印度和其他印太国家关系的主要官员之一。

维纲接受本台专访时表示,中国与欧盟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关系。但目前,中方在俄乌战争上采取“亲俄中立”的立场不利于双边关系。他说,“不论是否与台湾有关,还是中国内部问题,中欧之间当然还有其他棘手的问题。但目前攸关欧洲和平与安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结束(俄乌)战争,以及如何确保(俄罗斯)侵略者不再继续向外侵略。”

记者:当前哪些因素对中欧关系有利?

维纲:欧盟和中国的关系首先是建立在双边经贸的背景之下……。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经济上相互依存,因此需要双方负责任地做出很多决定。

接下来,我将说明这样密切的经济关系中出现了哪些障碍。它们与知识产权、 中共当局祭出大规模生产补贴,还有一些产业部门依旧不对外国投资者开放有关。

与此同时,我还想强调中欧的共同信念,那就是举凡气候变迁、绿色经济或是生物多样性等领域,中欧需要密切合作。其他国际上面临的挑战,包括深陷债务国家的管理不善,或者是全球公卫领域上在未来达成应对大流行病的条约等,是中欧习于合作的领域。当然在涉及某些行业的科技技术时,我们也是相当激烈的竞争对手。

记者:去年欧盟正式对中国电动车开展反补贴调查。您能告诉我们更多相关进展吗?

维纲:以本周为例,中国拥有140或不到140家非常活跃且从事大规模生产的车商。当这些产品接受高额补贴,但在国内卖不出去时,就得出售到其他国家。这效果与倾销行为类似。

我无法置评调查的最新进展。但调查结束后,会有提议是否或多大程度对特定进口征税,以平衡价格差异。我想说的是,征收反倾销或反补贴的税务规范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防卫措施。

记者:欧盟2035年实现新车零排放的目标是否会影响上述的调查?或与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相冲突?

维纲:我认为你指的是欧盟2030年减少55%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然后我们希望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也同意要碳中和,但目标是在2060年。

中国过去几年因应绿色经济而发展出来的生产能力相当经济实惠,包括太阳能电板、风力发电、电池、电动车等许多项目。中国看到了工业输出的需求,也因而促进了绿能转型。这对我们来说当然很重要……。但是,欧洲不可能接受中国因应绿能转型,而把产品在接受高额补贴后,因为生产过剩而大举对欧倾销。

我们愿与中国一起实现脱碳、摆脱温室气体高排放的目标,但这得确保我们开放的市场不会成为中国的倾销基地。

(记者按:2022年,欧盟通过在2035年实现所有新车为零排放车辆的计划。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新闻稿,这意味欧盟将加速生产及销售低排放量的汽车,以期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欧盟对干净能源转型,还有对抗气候变迁的承诺并未因俄乌战争爆发而延迟,电动车更是欧盟重点关切的产业。

中国不仅拥有全球75%锂离子电池制造能力,还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电动车辆。《哈佛商业评论》曾刊文指出,中国国内电动车销量在2022年增长超过八成,当年度全球出口的电动车当中也有35%来自中国。面对中国电动车产业崛起,欧盟在去年十月对中国出口欧洲市场的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欧盟委员会曾预测,中国制车辆占欧洲电动车的市场可能会在2025年增加到15%。)

记者:哪些因素可能损害中欧关系?

维纲:中欧关系比较棘手的问题当中,我们首先应该谈谈俄乌战争。中国或许低估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对中欧关系造成的影响。因为一开始,我们欧盟的领导人与中国接触时都表达了希望,并鼓励 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接触,也同时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接触。

我想,中国选择的是所谓“亲俄中立”的立场。中国与乌俄都有联系,但与俄罗斯的接触更多,因为它们之间的友谊“无上限”。而中国也不曾谴责俄罗斯对邻国发动战争及侵占部分领土。

尽管中国政府支持包括乌克兰在内的所有国家领土完整,但它从没承认这是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或乌克兰南部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此外,中国也没对俄罗斯采取任何行动,以扭转这一局面或恢复乌克兰领土。

虽然中国强调维持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独立,但其立场文件并没要求俄罗斯撤军。俄罗斯不知怎的也借由中国这样的论断基础,认定某些国家和联盟透过损害其他国家不可分割的安全,以获取军事优势。这样的说法否定了每个国家能自我决定如何保障安全和组成联盟的权利,而这一权利也同样体现在欧盟的安全架构中,也就是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宪章里。

记者:有多家媒体和美国情报机构透露,中国军民两用的设备流入俄罗斯手中而被用于攻打乌克兰。欧盟对此问题有何理解?

维纲:关于武器弹药交付问题,欧盟领导人明确设定了红线。中方也在上一次在北京举行的中欧峰会上强调,北京确实尊重这条红线,并没向俄罗斯提供战争支援。

关于军民两用商品是否用于武器生产而间接进入俄罗斯,这方面存在很多讨论……。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具体行动并没有符合欧盟的期待,无疑是中欧双边关系的重大问题。

欧盟最新一轮制裁禁止欧洲公司与涉嫌提供俄罗斯民用物资,实则作为军用的第三国公司进行交易。这项措施涉及许多国家,也是第一次直接影响到在中国的中方企业。

(记者按:维纲提到的最新措施,指的是欧盟在乌俄战争二周年之际通过的第十三轮制裁。自此,除了两千多名个人及实体的资产遭到冻结、不能与欧盟公民及公司有资金往来外,还有二十七个位于印度、斯里兰卡、中国、塞尔维亚、哈萨克斯坦、泰国和土耳其等地涉及供应俄罗斯军民两用设备的公司被加入黑名单。据中共官方新华社报道,有四家中国企业因此被制裁。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曾指控欧盟一意孤行,有违中欧领导人会晤的共识精神,对中欧经贸关系造成消极影响。)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自由亚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302/202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