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马英九口中的“中国人”是谁?

有评论指出,台湾政大最新调查显示“自认中国人”比率再创新低,仅有2.4%,马英九却仍在习近平面前一口一个“两岸中国人”、“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讲得极为顺口,违背了台湾主流民意。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习近平说对了,马英九确实“都没变过”》,作者王浚认为,与9年前相比,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在“老朋友”习近平面前的表现,依旧令人失望。首先,他背离主流民意。台湾政大最新调查显示“自认中国人”比率再创新低,仅有2.4%;马英九却仍在习近平面前一口一个“两岸中国人”、“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讲得极为顺口。

其次,“马习二会”昧于国际现实。作者说,当国际民主阵营都认识到中国对于周边国家的侵扰和威胁,并研拟共同合作反制之道时——只有像马英九这样活在“平行时空”的前任元首,在其认知中仿佛中国的种种扩张与滋扰行为都不存在,言谈间完全规避了该由“麻烦制造者”中国承担的责任,更暗把矛头转向“台独”,暨是昧于现实,更愧于良心。

第三,马英九屈从专制威权。文章说,马英九的这次访中之旅始于国父故居与黄花岗,最后却在“全球最大独裁者”面前的紧张念稿收尾,前者是推翻君主专制、创立中华民国的先贤先烈,后者却是扬言“消灭中华民国、实行一党专政”,而且还废除任期形同“永久执政”的中共领导人,其中的讽刺意味实在大到难以忽视。而事实证明,一昧屈从专制威权的结果,也不会换来什么好果。

意外事件导致军事冲突的风险

4月1日是2001年南海美中撞机事件23周年。台湾“风传媒”发表文章《中共军机为何频频与外国军机短兵相接》,作者揭仲指出,虽然中共官方口径一致的强调,“美方抵近侦察”是导致南海撞机事件的主因,还斥之为“霸权惯性”;但事发地点距中共海南岛的领空,其实还有近80公里,却也是不折不扣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共军在领空范围外,与美国和其他国家军机之间的空中危险行动,并未因南海撞机事件而停止,近年更逐渐成为常态;在中共于2013年11月23日片面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共军军机在东海空域与美、日军机的短兵相接,也屡见不鲜。

作者说,在两岸军机短兵相接的频率大幅增加,共军军机又不时会做出危险动作的情况下,不禁令人担心,日后若在台湾周边发生两岸军机互撞,导致中共军机于澎湖、台湾南方或台湾东方等海域坠海;在两岸无政治互信、无官方沟通管道、无危机防范机制,民间对立气氛却不断升高等“三无一高”的情况下,意外事件导致双方擦枪走火、甚至引发各方始料未及之军事冲突的风险,已大幅增加。

中国军机在台湾附近活动频繁

“不中不美”没有可能

新加坡“端传媒”发表文章《“不中不美”可能吗?新冷战下“华人左翼”的困境与可能性》,作者布言指出,对中国政府持有批判态度的华人左翼,现实中很难像其他国家的左翼乃至美国本土左翼那样,产生对美国帝国体系形成的压迫感或宰制感的强烈憎恶、反感。反过来,以反美为目标的国际左翼,也很难想像存在着“美国问题”之外的一个“中国问题”。不仅仅是国际左翼很难想像港、台左翼所讨论的中国民族主义问题和战争风险,也在于他们很难共情中国内部提出的左翼问题——户口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第二代民族政策”下的强制同化和对少数民族权利的打压与人权剥夺、性别权利问题等等。他们未必不承认这些问题的存在,却不认为这些问题在全球问题中是重要的——换而言之,因为中国的某种“强主权国家”属性,国际左翼无法,也不存在将“中国问题”和“美国问题”结合起来的兴趣与现实感。

作者认为,历史感和现实感这两种思考方式,是左翼思想能够给人启发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也和公平、正义、自由、解放这些原则相连结;而超越历史感和超越现实感则是几个世纪以来左翼思潮给人以吸引力和希望的要求:超越历史感意味着不束缚于历史的禁忌和惯性,不成为历史想像的仆人和信徒;超越现实感意味着在现实中提出可行的未来想像。对“华人左翼”而言,如要贡献对当今世界有益的思考和变革资源的话,如上的这些方向怕是既会让人痛苦,却也难以回避。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415/2043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