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 中美是否对抗的决定性时刻

习近平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习近平说,中美两国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对手。布林肯一行和中国外长王毅举行长时间的会面中,表达了对中国贸易政策与非市场经济做法的关切,强调两国避免误解和误判。有学者认为,布林肯访华将是中美关系是否走向对抗的决定性时刻。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的座位安排与去年相同

本周五(26日)下午,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习近平坐在环形长会议桌的正中央,布林肯一行官员则坐在习近平的右前方。习近平的开场白说,去年与美国总统拜登在旧金山会晤,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双方团队过去几个月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在各领域保持沟通,取得一些积极进展,但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进一步努力的空间。

新华社报道,习近平还提到,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的中美关系历经风风雨雨,给了不少重要启示,两国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对手;应该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应该求同存异,而不是恶性竞争;应该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讲一套、做一套,他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3条大原则,既是总结过去经验,亦是迈向未来的指引。

当天上午,外交部长王毅在钓鱼台国宾馆和布林肯等美国官员举行长达5个小时的会谈。据 中共外交部新闻稿,王毅就中美关系表示,中美关系总体止跌企稳,双方各领域的对话增多、合作增多、积极面增多。但他说,中美关系的负面因素仍在上升积聚,面临各种干扰破坏,中国的正当发展权利遭到无理打压,中方的核心利益不断受到挑战。

路透社报道,布林肯表示需要“积极外交”来推进拜登总统和习近平主席11月在旧金山会晤时制定的议程。布林肯说:“在我们的判断中,面对面的外交是无可取代的。”他补充说,他希望确保“我们尽可能清楚地了解我们存在分歧的领域,至少避免误解,以避免误判。”

布林肯:避免误解王毅:不要干涉中国内政

资深时事评论人士蔡慎坤当天中午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布林肯中国之行,关键要看与习近平的会面。他说:“如果跟习近平不见面,基本上布林肯访华无疾而终,他不可能取得有实质性意义的进展。因为,他跟王毅继续谈没什么意义,他们今年2月(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已经见过面了。王毅的这番讲话,没有提及美国真正关切的问题。”

央视报道,王毅强调,中美是坚守稳定向前的正道,还是重蹈螺旋下滑的覆辙,是摆在两国面前的重大问题,考验着双方的诚意和能力。双方是引领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实现双赢多赢,还是彼此对立对抗甚至爆发冲突,导致双输多输,国际社会都拭目以待。还提醒美方“不要干涉中国的内政,不要打压中国的发展,不要在涉及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上踩踏中方的红线。”

布林肯对王毅表示,拜登总统要求他继续推动美中两国总统去年底在旧金山达成的协议。恢复合作、禁毒、重启军事对话、共同展望未来人工智能的问题包括风险、安全问题,以及努力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且也要以负责任的方式批判性地管理差异。布林肯期待“在这些讨论中非常明确、非常直接地说明我们存在分歧的领域以及美国的立场,我毫不怀疑你会代表中国做同样的事情。但我再次强调,我们这样做很重要,以证明我们正在管理最重要的关系。”

早前美国国务院批评中国支持俄罗斯国防工业,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产生积极鼓励。蔡慎坤说,中国出口毒品芬太尼到美国,还有台海安全等是布林肯要向中方提出的问题,要求中方作出承诺。他说:“从王毅的表态来看,没有回应布林肯或者美国的关切,当然私下有没有说,我们不知道。王毅的这番讲话还是强硬的,中国还是有底线的,你不要干涉中国内政,不要打压中国的发展等类似的套话。”

学者:布林肯访华决定中美是否进一步对抗的时刻

去年6月布林肯访问中国期间,习近平曾与布林肯会面。不到一年,布林肯在美国释出对华制裁实施前夕,再次访华。中美关系学者陈华书面回复本台采访时说,在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之后,布林肯带着七国集团的最新共识访问北京,意在切断中俄之间的经济援助,这是俄罗斯进行了两年俄乌战争后,还能继续这场持久战的关键。她说:“尤其当美国众院在耽搁半年后批准了对乌援助法案,中俄之间的这种特殊伙伴关系就变成阻碍乌克兰反侵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在这一背景下,布林肯的访华有着前所未有的摊牌意味,也是决定中美未来关系,即决定中美之间是否提早对抗的决定性时刻。”

资深时事评论人士马聚对本台表示,布林肯此次访问中国,美国预期的成果可能性微乎其微。他说:“因为双方在不同的轨道上前行,尽管双方说要合作,实际上双方有着非常重大的分歧。尤其是芬太尼也是交易的合作而不是真心实意关心美国人的生命。双方虽然有时候在一起跳舞,但跳的完全是两款不同的舞。”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426/2048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