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法媒: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能改什么?

作者:

中国国家媒体周四(6月27号宣布,当天中国政治局会议上决定于七月中旬召开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上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并将相关意见稿提交20届三中全会审议。中共历届三中全会通常专门讨论广泛的经济指导方针,分析人士预计此次会议结束时将宣布支持企业的措施。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五再次强调,中国政府正在计划“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不断扩大制度开放,营造更加符合市场规则、法律规范、国际标准的营商环境。”“深化改革”意味着什么?对中国经济前景会带来何种影响?美国华盛顿“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认为没有法治化和限制权力的基础,习近平修宪后开启的第三个任期内的三中全会不会有任何突破性和开创性。

李恒青:表面上看,企业家、消费者和外商等各方面都对中国未来不抱任何希望,即预期很低。究其原因,法治化、限制权力等都是习近平过去两届任内没有做到的事情。他现在谈到“深化改革”是否又要有一个大的变化?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加强共产党的领导,而这也不是他做的变化,共产党一直都在统治中国,所以也谈不上什么“改革开放”。改革可以往左改也可以往右改,现在就是往左,因为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党领导一切,不要法治化,因为一旦法治化了,党也就被法治所约束,而习近平就无法修宪实现两任后再连任。因此他不需要法治,他需要往法治反的方向走,那就是人治。现在的企业家们希望的是法治,他说要深化改革,但并没有说要往法治和限制权力方面改,这和大家对他的期盼背道而驰。习近平他也知道要让企业家和消费者都建立信心,确实需要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建设,但是他说那条路走不通,因为一旦走的那条路就国将不国,这是习近平一直强调政治安全的原因;因为他认为有人要抢共产党的权,实际上就是抢习的权,解决政治安全问题就成了他的头等大事。他说的改革要把他认为“改错的”改回来,要把党政分开改成党领导一切,他要指导中国老百姓和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要建立两个“确立”:确立以党中央为领导核心,确立以习近平为领导核心。改革是一个词,是一个帽子,戴在谁的脑袋上就是换了一个人,这也叫“改革”?原来在朱镕基当总理的时候是党政分开,现在他的改革要改回去。所以二十届三中全会一定是围绕加强党的领导顶层设计这样去做,没有人替习近平出谋划策,大家都是两面人,都躺平了,都不去想进行创新,等他“定于一尊”。现在看,在过去的十二年中定于一尊往往都是错的,那么最后谁来承担责任?中国的事都是定于一尊,所以承担责任的也是“一尊”,都是他,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方方面面都要听命于他一个人,不好是正常的,好绝对不正常。

法广:按中共惯例,三中全会是要讨论广泛的经济指导方针,这样的情况下,您如何预测这次会议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李恒青:现在党领导一切往左转,全部转回计划经济,1978年文革结束之前的状态,大家都要在党的统领之下,有计划的发展中国经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就是后续的一个基本调子。如果老百姓和全国共产党官员都接受了,那么这种黑暗的状态就会长期延续,如果不接受就是另外一回事……从经济本身来说,计划经济是过去从来没有走通过的路,苏联及其前加盟共和国、中国、东欧国家没有一个走通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之路,因为计划经济不符合市场规律,不以市场为决定要素,所以最后就出现了很多浪费和贪腐等因素都结合在一起的局面。1978年,邓小平讲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就是因为中共在推行计划经济党领导一切,毛领导一切。现在习近平要走回这条道路上去,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做法是错误的。

法广:法新社评论称,自2022年底放弃“清零政策”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恢复经济增长。但正受到房地产行业危机、消费支出持续低迷和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困扰,总体看,您对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如何看?

李恒青: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有过去改革开放40年中建立起来的完整制造业体系,虽然现在西方去风险化,要把工业化和产业链大规模移出,但中国依然还是有其优势,但优势能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地缘政治,世界不相信中国,欧洲也不相信中国,尤其是中国在俄乌战争上的立场让世界看到北京真实的想法,所以在大家不信任中国的情况下,怎么会把中国作为盟国,战略伙伴关系就更不要想。

非常感谢李恒青先生接受法广专访,感谢收听。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法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630/2073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