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陆银行业丑闻频传。问题多年不能解决,暴露出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糜烂。图为位于北京的中共央行总部。(Adek Berry/AFP via Getty Images)
最近大陆银行业丑闻频传。8月15日陆媒报道,中国秀实投资存放在长安银行的12.5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不翼而飞,而投资的法定代表人、托管券商、持有者均声称不知情。事实上,这类丑闻长期存在、层出不穷。比如中信银行近3亿元存单神秘“消失”,中国工行南宁分行2.5亿存款不翼而飞等等。2015年6月,陆媒《中国经济周刊》曾刊文“银行1年半曝出18起存款失踪案涉及金额46亿”。这么多年,问题不能解决,暴露出的是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糜烂。
而8月15日,河北还发生一起凶杀案:已任职十年的邯郸银行董事长郑志瑛被捅身亡,据传凶手是被开除的分行行长。这表明银行内部矛盾已非常激烈了。
两起案件,很有代表性,是中国银行业危机状态的表征。当局其实非常清楚,这也是这些年一直在喊“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原因所在。
应该说,中共“十九大”以来,当局就“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动作频频,而且一年比一年力度大。(注意:银行是中国金融业的主体,金融机构总资产和总负债中,银行业的占比都超过了90%。)
仅金融反腐而言。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金融系统内接受执纪审查的干部70余名,2023年飙升为104名,信贷领域成重灾区。在2023年的104名中,有70名此前曾有银行任职背景,占比高达67.3%;更令一些人诧异的人,占比最高的居然是五大国有行,被调查干部达36名,包括中国银行原董事长刘连舸、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和原纪委书记刘立宪;此外,政策性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都有不少高管落马,包括国家开发银行的原副行长周清玉、王用生,中国光大集团的两位原董事长李晓鹏、唐双宁等等。
进入2024年,金融风险高企,当局金融业“打虎”力度不减。上半年,依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信息,21家全国性银行(国有六大行、政策性银行、全国性股份行)的高管团队中,至少有21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官方调查;23名落马高管被处分,被“双开”或开除党籍。
之所以高调金融“打虎”,是因为中共深知金融业烂透了。当局“一体推进金融反腐和处置金融风险”,倒是必要的。
不过,当局“处置金融风险”,把重心放在了中小金融机构身上了。今年以来,至少有50家中小银行解散,其中,截止6月21日的7天时间内至少有40家农村中小银行被吸收合并或解散。此外,“一省一策”,还在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社系统改革。
为什么呢?因为其认为中国金融安全基本盘的大型金融机构(银行)总体稳健,风险主要集中在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银行)。中共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指出,2023年第二季度银行机构央行评级结果显示,大型银行评级结果较好,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一定风险。农合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高风险银行数量分别为191家和132家,资产规模占参评银行的0.84%。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被当作经济三大风险之一(另两个是房地产和地方债)。
固然,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很高,但从金融业落马人数看,大型金融机构的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而且,大型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影响力,远不是中小金融机构所能比拟的。说句极端点话,中小金融机构危机不一定能引爆大型金融机构,但大型金融机构爆发危机则一定祸及中小金融机构。加快中小金融机构重组是必要的,但真要化解金融风险,重心还是应该放在大型金融机构上。
但是,当局似乎被大型金融机构忽悠了。其实,大型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不容乐观(上市银行是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主体)。且看三个数据。
其一,2024年一季度,国有六大银行(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邮储)的财报显示,除个别外,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在负增长(详见笔者“中国六大银行业绩下滑隐患深藏”)。
其二,5月14日,安永发布的《中国上市银行2023年回顾及未来展望》、《中国42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一季度业绩概览》显示,58家A+H上市银行2023年营业收入连续第二年负增长,其中利息净收入为2017年以来首次负增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连续第二年负增长;净利润为21,690.47亿元,增速为1.43%,较2022年的7.20%下降5.77个百分点。
其三,银行业的净息差已低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继去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首次低于1.7%,达到1.69%后,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降至1.54%;另据金融监管总局8月9日数据,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6%。这意味着商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已经不能覆盖其坏帐损失了。而利息净收入是商业银行净收入的主要来源。另据毕马威中国发布的《2024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2023年58家上市银行其他非息收入为6,648亿元,较上年下降2.8%。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银行业,无论大型银行,还是中小型银行,都岌岌可危。
需要指出的是,中小型银行虽然数量多,有4,000多家法人机构,但其资产在银行业总资产的占比并不高。监管部门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小银行总资产约为77万亿元,当年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19.74万亿元,中小银行占比为24.08%,占当年金融业机构总资产(353.19万亿元)的21.80%。截至2024年1月,全国共有中小银行3,912家,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机构,总资产110万亿元,在银行业整体总资产中占比28%。
从资产占比来看,真正能给中国金融业以毁灭打击的,倒不是中小银行。中小银行体量小,点多、面广,虽然发生危机的概率大大高于大型银行,但其破坏力、影响力也相应较小。
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重心,倒应是大型银行。中共的大型银行,其规模并没有“大到不能倒”,但已到了“倒了救不起”的程度。而且,大型银行的腐败和金融风险,并不比中小银行低。
可是,从金融监管机构到最高决策层,居然都相信(或者假装相信)大型银行的财务报表。但就股市表现来看,银行股长期低估值,股民把银行股、保险股、地产股称作“A股三傻”。显然,当局的智商已经远远低于中国股民。
中共所推行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