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里斯本丸沉没》不常有

看完了《里斯本丸沉没》,这是我在影院中看过最有意义也最为值得的一部电影,我想这么评价:《里斯本丸沉没》不常有,方导更不常有。

因为是纪录片,所以剧透与否,其实无所谓,而且剧透远远比不上荧幕上的人讲述尘封已久的往事所来的震撼。故事讲的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其中1800余名英军战俘被押上了日本货轮里斯本丸,被送往日本本土作苦力。当货轮途经中国东极岛海域之时,美军潜艇发现了这艘日本货轮,在不知道上面是战俘的情况下,发射了三枚鱼雷,里斯本丸开始沉没。

日军先行撤离,战俘们被遗弃在船中,他们竭尽所能求生,船体完全倾覆后,他们漂浮在海中,这时候,东极岛的中国渔民看到了这一幕,纷纷驾着自己的舢板,出海搭救这些英军战俘,在中国渔民的帮助之下,380多名英军被救起。

第二天,日寇搜查东极岛,大部分战俘又被重新抓走,有三人在村民的帮助下藏了起来,历经辗转,到了英国驻重庆领事馆,将此事公开了出来。由于种种原因,这起事件逐渐被遗忘,直到一些有良知的人,认为自己有这个义务,来还原事情的真相。

本片导演方励是在2014年在东极岛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听说了这个故事,决定寻找沉没于海底的里斯本丸,并将这个故事,告知于世人。所幸,先前有一位叫托尼·班纳姆的英国历史学家,四处走访,先于2004年左右写了一本相关书籍,整理了船上被俘人员名单,为纪录片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作为一名学历史的晚辈,我在这里看到了历史学家的良知与职责——用自己的纸和笔,重现真相,避免遗忘。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工作了,先是通过声纳技术,确定里斯本丸所在的位置,经过声纳成像与图纸对比,确定那就是里斯本丸。随后开始了走访当年亲历者后人的工作,在bbc刊登寻人启事,辗转英美加日四国,幸运之神一度眷顾了他们,在加拿大,找到了健在的当事人,已是99岁高龄,在家人面前,动容而又云淡风轻地讲述了那段在地狱挣扎的历史。

最让我动容的,莫过于这一幕,那些英军的后人,知道了自己的父辈们长眠之地,一起远赴重洋,来到了东极岛,向着里斯本丸的海域,撒下鲜花,为父辈们举行了缺失数十年的仪式,做了最后的告别,也向唯一一位健在的救援者—九旬高龄的老先生,表达了感谢与致敬。人性的悲欢离合,在很多时候,其实是相通的。

还有一位当年救援者的后代,这么说,她的爷爷在她父亲14岁的时候,出海,再也没有回来。父亲看到有人落水之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驾驶着舢板就去营救,这是父亲本能的反应。渔民们未必懂很多大道理,但他们却践行了人类最高的品格——拥有良知与救死扶伤。

当他们送完父辈最后一程后的两年内,当年的战俘、发射鱼雷的美军以及最后健在的救援者,三位老先生相继仙逝,里斯本丸沉没的亲历者,全部离开了这个世界。幸运的是,方导寻觅到了他们,复原了他们的回忆,并且将这个故事,搬上了荧幕。据说,方导在拍摄这个纪录片的过程中,倾尽了一切,房屋等资产全部变卖,最困难的时候,打地铺过夜。

我只想表达对方导的钦佩,不想说什么同情,像他这样的人,总是去想着给世人留下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他需要支持,并不需要同情。据说,他的下一个计划,是拍马航MH370的纪录片,比起那么多阴谋论,我更期待方导的记录真实的作品。方导甚至说过如果不做这样的事情,他就是历史罪人,那么见证中国人善良与勇敢的历史在他的奔波下得以重现,我们最少应该作为见证者去明白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战争、生死、亲情、抉择以及寻觅,都可以在《里斯本丸沉没》中见证,这部纪录片,没有掺杂任何主观的内容,这说明一点——如实讲述真正发生过的故事,倾听当事人的声音。真实的战争是什么样?相隔千里的生离死别是什么样?义无反顾的舍生取义又是什么样?我们能看到的,展示这些的作品,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里斯本丸沉没》会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月亮,在十五之际,皆是一样圆,七洲四海的人们,对亲人都是一样的满怀不舍与追思。对于仇恨与战争,历经过生离死别的人,就会明白,普通人,去他妈的除了痛苦,啥也得不到。这里有一个认真的建议:如果中小学生要选择一部影片,集体观赏,达到塑造人格的目的,那么《里斯本丸沉没》,就是最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火山口的普林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921/2105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