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杨宏基:解放军射洲际弹道导弹一石多鸟 国防安全不可瞎糊弄

作者:
中国内部嘲讽这些国家假借各项名目行“八国联军”之实,但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根本不是晚清的样貌,这枚洲际导弹的隐藏话语,是把方向掉头向西,从陕甘、新疆直接威胁柏林、巴黎甚至是伦敦;并显示中国能够同时在多个战线作战的能力。在这种情形底下,中国的这枚导弹不是破坏区域和平,而是玉石俱焚全部打破的概念,是全球都该警惕的警讯。

中国解放军25日上午向太平洋海域试射洲际弹道导弹。图:翻摄“微博”中国军号

中国解放军火箭军于9月25日上午8时44分,向太平洋公海海域,发射1枚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并宣称成功落入预定海域。台湾包括总统府、国防部、外交部、陆委会,各个照本宣科谴责中国破坏区域和平,却没有人问一句中国射的是洲际弹道导弹,怎么没有国家级警报?一再宣称是“台湾所有”、所获得情资是由“我国独享”的新竹乐山铺路爪长程预警雷达(AN/FPS-115 PAVE PAWS)在第一时间获得了什么样的情报?为什么台湾的所有讯息都是从中国媒体拼凑而来?到底发射的“东风-41”还是“东风-31AG(甲改)”?台湾平面媒体《军武频道》访问不具名军事专家用“导弹射击尾焰”判断,说是尾焰是暖色系的橘红色,伴随大量烟尘,是固态燃料的燃烧特征,称东风-41“几率较高”;但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所属微信公众号《中国军号》公布的照片,外观“小平顶”特征,又说是曾在2017年解放军“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公开亮相东风-31AG。国防部到今天为止连导弹识别、路径都不吭一声,只会为部长官舍用电发文辩白,真的是笑话一则。

根据中国官媒及其他社群媒体上流出的观测资料,解放军睽违44年再次向太平洋进行洲际导弹测试,“这款导弹”从海南岛发射,落点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附近,射程达1万1700公里,毫无疑问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性能与实力。中国官媒宣称,北京政府事前有对“相关国家”发出通知,但除了美国证实“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有助于防止“误解或误判”外;距离落弹点较近的澳洲和新西兰都因为不知情而表达担忧;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则称“不透明性是我国和国际社会严重关切的事项”,批评中国的导弹测试未提前向日本通报,结果被打脸:既非联合国“五常”之一,导弹又不是经日本上空飞过。让人想问美国试射LGM-30G义勇兵三型(Minuteman-Ⅲ)时,有没有向日本、澳洲和新西兰通报?台湾有没有谴责破坏区域和平?事实上,中国这次试射洲际弹道导弹,有非常重要的政治与军事涵义,台湾必须清楚其中隐含的差异。

美国美东时间2022年9月7日凌晨试射“义勇兵Ⅲ”洲际弹道导弹(LGM-30 Minuteman-Ⅲ)。图:美国空军图片/Aubree Milks(资料照片)

军事层面意义

这次最特别的是,解放军首次向太平洋进行全程实战实用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测试。中国官媒《央视》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吹嘘“发射照内隐藏细节”,表示从照片上看到“此次发射是在草地上发射的”,指出一般洲际弹道导弹有“地下发射井发射”、“核潜艇水下发射”、“陆基铁路机动发射”、“陆基公路机动发射”等4种发射方式,照片上的导弹发射是采取“随到随打,打了就走”的“无依托野外发射”方式。《凤凰卫视》从发射装置分析,导弹发射使用的是以16×16超重型越野特种车为底盘的一体化发射车(TEL),认为发射车在机动过程中可以随时停车发射,利于隐蔽待机,在复杂地形或狭小场地使用。另外有中国军事专家宣称,伴随导弹点火尾焰,出现一股偏黑色的烟雾,说是显著的“冷发射”特征,指出这样的“冷发射”,降低导弹燃料的装填量,有利导弹小型化设计,并解决导弹尾焰的导流排导。这些非常细节的军事专业对于一般人来说其实并不是很容易理解,但试想“地下发射井发射”等于是固定阵地无法移动,虽然可能有比较强大的发射能力,但也等于曝露在被攻击的危险当中;而“陆基公路机动发射”不但具有不确定发射地点,增加战场生存力的优点,特别是这次是从海南岛发射到南太平洋,那如果是从华中、华北沿海区域朝向东方呢?如果是陕甘、新疆向西呢?如果这种长程战略导弹的有效性和精准性都能有一定的稳定性,那中程、近程甚至其他防空、反舰导弹是不是更证明威胁?

中国于25日上午向太平洋海域试射洲际弹道导弹。图:翻摄自唐驳虎

另外,2023年7月起,中国火箭军陆续有军队和军工企业高级干部被免职,有的已被罢免人大代表、撤销政协委员资格,有的被开除中共党籍。涉及人士包括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全部三任火箭军司令员李玉超、周亚宁、魏凤和等,传出有“违反廉洁纪律,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钱款,涉嫌受贿罪”,甚至有传言固体和液体燃料被滥用,包括挪用作生活燃料,甚至用于军队首长及家属火锅、以及当作礼物送给地方官员、倒卖牟利等。2023年7月31日,新任火箭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分别由非火箭军体系、欠缺二炮部队历练的海军出身王厚斌、来自空军的徐西盛接任,被讥“外行领导内行”。考量中国火箭军近来深陷贪腐丑闻,习近平应该是想借此表态“中国的战略威慑手段仍可发挥作用”。而这次导弹试射,传达了火箭军新一轮反腐整肃已经完毕的讯号。

中国解放军25日上午向太平洋海域试射洲际弹道导弹,从海南岛发射,落点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附近,射程达1万1700公里。图:翻摄“X”@Marco_Langbroek

政治层面意义

美国自2012年奥巴马(Barack Obama)政府时期提出“重返亚洲”区域战略,之后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在2017年正式使用“印度太平洋”(Indo-Pacific)概念重新界定美国的亚洲战略观,拜登(Joe Biden)政府则是落实Quad、AUKUS等策略联盟策略。不过,整体检视美国的印太策略,大概可以看出受限于地理限制,美国试图以“代理人”模式箝制、消耗中国;表面上美国说自己无意与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但从亚太战略形势来说,美国可操作的代理人不只台湾,还包括南海的菲律宾、东海的日本等,无论是策动日本发展对敌基地打击能力,在菲律宾部署中程导弹,美国就是远远置身事外。这种操作策略如果成功,一旦战争爆发,盟邦或代理人接战,消耗解放军的实力,有助美军赶到后打赢战争。从美国立场来看,这绝对是个好战略,中国不会不理解其中利弊,过去鞭长莫及、无可奈何,但现在中美军事实力拉近,要“破解”这种战略,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让美国本土直接卷入战事。这枚洲际导弹的隐藏话语就是表明中国有能力攻击美国本土,“要向美国表明有报复反击的战略能力和对抗到底的战略意志”,在美国总统大选造势期间出招,无非就是要影响美国人的决策思考。

穿越台湾海峡的德国军舰巴登-符腾堡级巡防舰。图:取自Canadian Forces Base Halifax X

此外,愈来愈多欧洲国家强调“扩大亚洲参与”,像是德国联邦军海军特遣舰队穿越台湾海峡、意大利海军旗舰“卡富尔号(ITS Cavour CVH550)”航空母舰率领的打击群在印太地区执行长期任务,英国航空母舰打击群宣誓于2025年重返印太区域。中国内部嘲讽这些国家假借各项名目行“八国联军”之实,但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根本不是晚清的样貌,这枚洲际导弹的隐藏话语,是把方向掉头向西,从陕甘、新疆直接威胁柏林、巴黎甚至是伦敦;并显示中国能够同时在多个战线作战的能力。在这种情形底下,中国的这枚导弹不是破坏区域和平,而是玉石俱焚全部打破的概念,是全球都该警惕的警讯。问题是台湾能理解其中的微妙吗?还在相信“美军必然来救”、“志同道合的伙伴”吗?还在玩“戳一下”的小动作惹人不耐的游戏吗?或许还是那句老话:装睡的人叫不醒…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新头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1001/2109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