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近年来积极发展半导体产业,而媒体发出示警,中国企业陆续量产的记忆芯片生产线,虽对一些大型外国记忆体芯片制造商来说是非立即性的风险,但仍可能会带来新一波产能过剩,从而扰乱记忆体芯片市场。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半导体产业最近笼罩着记忆体芯片产能过剩的阴霾,去(2023)年开始的一波强劲涨势过后,记忆芯片制造商的股价在今年年中大幅回落。
报道指出,虽韩国SK海力士(SK Hynix)和美国美光(Micron)的股价近期有所回升,但这两家公司以及三星(Samsung)的股价都较7月的高点下跌约20%至30%。
报道指出,记忆芯片的涨势主要是人工智能(AI)热潮推动高性能记忆芯片的强劲需求,但业界最新的担忧是中国记忆芯片制造商积极扩张产能。
根据产业研究机构集邦科技(TrendForce)的数据指出,以晶圆计算,中国制造商的DRAM产能从2022年占全球产能的4%跃升至今年的11%;摩根士丹利预计,到明(2025)年底,中国DRAM产能将达到全球市场的16%。
虽然目前的实际影响还很小,但值得注意的是,长鑫存储增加了对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资本投资。
华尔街投资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数据显示,长鑫存储的位元密度仅为更先进竞争对手的55%,位元密度是衡量单位面积实际存储容量的指标,长鑫存储的良率也较低,这意味着在给定的产能下,长鑫存储生产的可用芯片数量较少。
但中企正在抢购芯片制造设备以期扩大产能。据全球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在采购芯片制造设备上的开支高达247.3亿美元,比同期韩国、台湾、北美和日本的总支出236.8亿美元还要多。
不过,由于先进制程设备难以获得,中国的投资重点在成熟制程上,因此中企至今仍无法与国际巨头竞争。但话虽如此,中国这些成熟制程芯片仍广泛应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汽车、医疗设备和家电等。
图片来源:James Park/Bloomberg News
由于中西方地缘政治不断恶化,中国企业(如智慧手机制造商)有强烈的动机尽可能在其产品中使用国产记忆芯片,且随著中共政府在这方面大举投资,可能会取得比预期更快的进展。
报道指出,存储芯片是中国企业的庞大市场,据摩根大通的数据,中国约占全球DRAM需求总量的20%至25%。因此假设中国供应商开始取代外国公司来满足国内需求,那么韩国和美国公司就会在中国市场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可能被迫削减产量,或在其它国家另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