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课本里称颂的2位历史人物 其实“坏透了”

在我们的童年记忆中,课本中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就像灯塔一样照亮了我们的成长之路,成为了我们最初的榜样。

然而,随著岁月的流逝,我们惊讶地发现,那些曾经被我们无比崇敬的人物,竟然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阴暗面。让我们来一起探索,这些人物为何会颠覆我们的认知,他们的故事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首先,我们来谈谈匡衡:

匡衡以“凿壁偷光”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寒窗苦读的孩子。在我们的童年记忆中,他是那个为了夜读而巧妙利用邻居家光亮,体现了惊人的求知欲和坚韧不拔精神的少年。然而,谁能想到,这位小时候因为家贫而借光读书的孩子,长大后竟成为了一个贪污腐败的官员。

史籍记载,匡衡在成为高官后,开始利用职权谋私,扩张私人庄园,贪污受贿。他甚至在管理黄河时为了避免责任而隐瞒真相,导致黄河决堤,造成无数百姓家破人亡。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和他童年时的“偷光”行为似乎异曲同工,反映了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性格连贯性: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权益。

再来看看唐代诗人李绅:

他的《悯农》曾经感动了无数学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几乎成了劝诫节俭和理解农民辛劳的名句。李绅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也一直是那个关心民生、崇尚节俭的诗人;但事实却远非如此。

李绅步入仕途飞黄腾达后,却丧失了诗歌里的悯农之心,逐渐变成了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腐官酷吏。李绅当淮南节度使时,对百姓疾苦极为漠视。在李绅治下的百姓,终日惶惶不安,纷纷渡江淮逃难。据说他曾经为了一道菜,屠杀无数鸭子,只取其舌头。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对他的诗歌真诚性产生怀疑,他的“悯农”不过是笔下的虚情假意,现实中的他,却是一个贪婪无厌的官员。

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寒窗苦读的孩子。(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悯农》诗流传广泛,无人不晓。(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李绅后来成为了滥施淫威的腐官酷吏。(图/翻摄自百度百科)

这些历史人物的双面人生,让我们重新审视他们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在追随榜样的同时,更应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了解他们的全部,才能真正从中汲取教训和智慧。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三立新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1113/2129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