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度提升,艾滋病问题及其相关的社会争议成为近期焦点。中国共产党在过去 20 年中对艾滋病态度发生变化,从过去的高度恐惧转向如今的“可防可治”宣传。然而,部分公众认为,早年曾将非洲艾滋病状况作为对比以提升国人幸福感的做法,如今似乎不再适用,引发对现行政策与社会氛围的反思。

近期,一则关于河南安阳学院学生感染艾滋病的传闻再次引起舆论风暴。消息称,有女学生被要求“接待”地方官员,导致艾滋病在校园内广泛传播,影响超千人,当地艾滋病检查站一度拥挤不堪,连介绍人员也受到感染。传言中部分感染学生因被劝退而组建微信群,甚至威胁通过在餐厅投放血液来报复。更有消息指出,部分患者因此轻生,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的担忧情绪。

此外,过去有许多言论将非裔留学生与艾滋病的传播连结,认为中国高校接收来自非洲留学生,最后导致感染艾滋病的风险的可能性升高。而根据“ x ”@zhihui999 贴文中,一名非裔男子在湖南长沙解放西街疑似对女性进行不当言语骚扰,现场数名路人制止并要求其道歉。这也呈现出非裔男子对于中国造成了一些潜在公卫及治安上的风险。

这些事件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在公共卫生与社会秩序方面的复杂挑战。中国专家呼吁,解决艾滋病问题需基于科学的公共卫生政策和健康教育,同时避免不实讯息和偏见引发的歧视,以更理性务实的态度面对社会变迁带来的挑战。

今日在中国共产党的语境里艾滋病是可防可治的   影片:截自“ x ”@fang_danie121

一位非裔男子在湖南长沙解放西街,调戏女生,周围几名男士看不下去,抓住他要求向女生道歉!   图:截自“ x ”@zhihui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