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用“他”祭旗,北京主动出击叫板川普?

中国政府以涉嫌违反“反垄断法”为由,对人工智能芯片业者辉达(NVIDIA)展开调查。而美国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则认为,中国政府此举,就是一种“报复”。

《华尔街日报》引述业界人士说法报道,中国动作旨在向美国传达,不会沉默面对贸易与科技制裁,特别是回应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Donald Trump)下月即将就任,可能对中国展开连串行动。

根据BBC报道指出,辉达曾于2019年宣布以7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中国的迈伦科技,这是当时辉达历史上最大一笔的并购案。而当时中国监管机构之所以同意并购,是因为同意向中国供给绘图处理器,辉达也不会歧视中国消费者,所以才顺利通过中国监管机构的审查。

但如今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辉达收购迈伦科技一事涉嫌违反中国的反垄断法。但中国并未针对辉达的行为提出错误或违反承诺的说明。而辉达也表示,当时的并购协议,可以在6年后撤销。

包叔/今天市场巨震,英伟达反垄断事件导致又一波外资的大规模撤离开始了,之前是美资为主,现在美资已经撤的差不多了,这一波是欧洲、亚洲的资金为主。

英伟达反垄断事件,结合最近中国的几个动作:稀土制裁、军工制裁等等,已经清晰的表明,中国对川普上台的应对措施已经大变:从之前的扭抱缠斗、见招拆招、被动应对,变成了主动出击、全面对抗。市场风险陡然上升。

加上最近市场不断传出川普一方对中国态度强硬的消息,对中方的要求不理不睬,态度傲慢,几乎处于无法沟通的地步。目前对中美关系的担忧已经开始主导交易了。希望能尽快传出一些好消息来,尤其是与川普政府沟通的新动向。

报道中也提到,由于中国这次的指控,刚好正值美国加强对中国高科技出口限制的时候。美国日前针对包括Piotech、SiCarrier在内的140家中国芯片企业实施严格销售限制,要求相关企业需取得特别许可才能进行交易。

后续中国也迅速反击,宣布限制向美国出口包括锑、镓和锗等关键矿物。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这一举措明确针对美国,标志著双方对峙进一步升级。

而辉达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AI)芯片制造商,一直以来都是竞争监管机构的关注焦点。目前辉达市值超过3兆美元,其产品不仅在图形处理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也成为AI技术发展的核心。

中国官媒《中央电视台》于9日报道指出,中国已依法启动对辉达的调查,并指出该公司可能违反“反垄断法”相关规定。而辉达则回应愿意配合监管机构的任何问题。

面对中国的指控,位于华盛顿的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研究员刘易斯(James Lewis)则认为,中国针对辉达的调查时间并非巧合,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报复”。刘易斯也认为,中国政府此举,其实也代表着中国不愿再被动接受美国的制裁。他甚至用“恩怨对决”来形容此事。

中国政府以涉嫌违反“反垄断法”为由,对人工智能芯片业者辉达(NVIDIA)展开调查。(美联社

大纪元/中共调查英伟达分析:无实质效果

美国绘图晶片大厂辉达公司。(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美国图形处理器巨头英伟达(Nvidia,辉达),被中共当局以违反反垄断法被调查。专家表示,虽然对英伟达的调查显示中共对西方制裁的报复的新形式,但没有什么实质效益,也会搬石头砸脚。

调查英伟达

12月10日(周一),中共监管机构对全球最大的AI处理器供应商英伟达进行反垄断调查。认为英伟达收购以色列网络公司迈络思(Mellanox),可能违反其反垄断法。

迈络思是一家以色列公司,主要是以太网卡、通信、网络互连设备为主。这项收购完成于2020年4月,北京当时批准了该收购,并附带对其有利的条件。

这项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调查,国际媒体一般认为是美中科技战的最新升级。

12月2日,拜登政府刚刚对中国芯片设备制造商实施了新的出口限制,新规定还包括限制销售高带宽内存芯片,这是拜登政府三年来对北京实施的第三轮大规模的出口限制。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这是美国实施的有史以来最严厉的管制措施,目的是削弱中国(中共)制造用于军事现代化的最先进芯片能力。”

当天,中共外交部回应措辞强烈。12月3日,中共商务部全面禁止向美国出售镓、锗、锑和其它材料,这些材料对半导体和电动汽车电池生产至关重要。

9日,彭博社报导,多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制造商最近开始限制向美国和欧洲销售制造无人机的关键零部件。

专家:无实质意义或报复TikTok案裁决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对大纪元表示,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加紧封锁,从先进制程到现在的成熟制程,又封锁了透过白手套向台积电下单的渠道。所以中共对英伟达实施的报复做法,大概只是政治上的考量而已。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吴旻洲/大纪元)

苏紫云认为,中共对于芯片完全是受制于人,唯一可以说得上的可能是稀土,对高科技电子零件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已快速下跌,西方国家在12年前的钓鱼岛事件后,已经在准备替代方案了。所以尽管现在稀土还是有一些影响力,但已经大不如前了。对北京来讲,它的反击都不太到位。

中国公民法庭律师组负责人梁少华对大纪元表示,前一段时间中共对台军售的一些美国军工企业、高管进行制裁,它总把自己想像得美国一样,但实力和地位远远没法和美国相比,实际意义并不大,更多是政治上的一种宣示。

自去年以来,英伟达先后成为法国、欧盟、美国的反垄断调查。12月6日,英伟达的商业行为再次成为欧盟反垄断关注的焦点。

台湾国防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绣雯。(王绣雯提供)

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绣雯对大纪元表示,中共此次调查英伟达,第一是跟随在美国、欧盟之后,以“反垄断”的名义,调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独占情形。从这里可看出,中共现在不敢也不能直接处理英伟达,所以需要借用欧美情况来正当化其举动。

她接着说,第二,单以本案来说,为何4年前中共政府同意英伟达有条件收购以色列公司“迈络思”,现在却转而认为有“垄断”嫌疑?这显然是在找借口,可能是为了反击美国最近新一波对中出口限制。但是中共的反击力量有限,在目前中国还需要大量先进AI晶片的情形下,不能对英伟达大刀阔斧处理,只好找这种理由来报复美国。

尽管在国际媒体多认为这是美中科技战的最新升级,但在中文舆论圈中,有很多评论认为,这更可能是对TikTok败诉的报复。12月6日,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院刚刚判TikTok败诉, TikTok必须分拆或卖给美国企业。

前中国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合规官梁少华资料照。(马尚恩/大纪元)

梁少华表示,从时间点上来说,大家肯定它是对TikTok的一次报复行为。TikTok案的美国法院判决中,把中(共)国列为敌对国家。敌对国家这个词,之前美国只用于伊朗朝鲜俄罗斯,没有把中(共)国列入。

“但这个判决来说,它明文说中(共)国是敌对国家,是不是意味着本来就是中美已经是敌对关系?未来会不会决裂,可能会发展到更加意想不到的状态。”

中共的报复是泡沫打泡沫

无论处于何种目的,中共对目前AI芯片巨头英伟达公司调查的影响,都远远超出了这件事情的本身。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对美国出口限制的精心回应,表明北京欲反击华盛顿的行动。

自2020年以来,中共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国家安全和所谓反制裁之类的法律,但对美国科技公司的态度相对谨慎,从去年开始,事情发生了变化。

去年5月份,中共当局以美光公司产品存在较严重网路安全问题隐患,禁止在大陆关键基础设施中使用美光的晶片,首次对美国企业进行审查。

这可能代表着在回应美国制裁措施上,中共做出转变,将审查作为报复工具。

2023年5月21日,中共网络安全监管机构通告,美国半导体巨头美光科技未通过国家安全审查。图为美光位于上海的一栋建筑。(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王绣雯认为,对英伟达的调查,显示中共对西方制裁的反击开始出现新的形式,即“你如何对待我的企业,我就如何对待你的企业”。

对于美国公司来说,此次调查凸显了美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的风险;对于中共来说,由于对外国芯片技术的依赖,它的任何反制升级,都可能适得其反。

“这等于是它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苏紫云表示,英伟达高端AI芯片原本就不允许出口给中国。中共的报复是泡沫打泡沫,没有什么实质效益。

中共报复加速外企和外资离开决心

苏紫云表示,尽管中国对美国跟欧洲市场对有顺差,都衰退了将近三成。中共政治极左的做法吓退了外资,连香港金融中心地位都不保,现在连香港转运站功能也被台湾桃园机场给取代了,反映出外资外逃的趋势,可能是永远回不去了。

王绣雯表示,很显然,中共又看错了时机。在大陆外企因营利降低考虑撤离中国之际,现在调查英伟达,只会加速外企和外资离开的决心。而且问题还在于华为的能力不足以取代英伟达,用华为自产AI晶片是否会出现严重问题,目前都还不知道。

“所以中共虽然表现出‘反击’或‘报复’的势态,但能做到的部分其实很有限。形势比人强,对英伟达的处置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她说。

梁少华认为,中共党魁上台之后,很多重大决策在外界看来都是不理性的,包括打烂香港,包括亚投行、一带一路雄安新区,无一不是烂尾。可能有他性格有関,不顾后果,图一时报复之快,但后果没法去理性的去判断,对自身的伤害,可能大于对制裁对象的伤害。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风传媒/大纪元/包叔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1211/2142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