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网唐宁报道/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新华社关于会议通稿中罕见提出2025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治局会议关于明年经济的这一方向性论调引发业内人士及分析师们的关注,表明中共将转变坚持14年的“稳健”经济战略。
人民报报导,中共在2008年胡温执政期间,为应对世界次贷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曾推出一揽子总额4万亿的扩大内需计划,被称为中共政府史上推出的规糢最大的经济刺激政策。
2007年、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中共出口导向型经济遭到重创,出口急速下滑出现负增长。2008年11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作出4万亿财政投资计划,主要投放于安居保障房工程、棚户区改造、“铁公机”等投资性基建建设。
2008年中共的财政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经济出现滑坡后,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中共政策大变脸,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1年-2024年,中共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自2011年至今,货币政策收敛,持续14年定调“稳健”。
今次12月9日的政治局会议,中共再次定调2025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明中国经济正遭遇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寒冬,宏观经济表现出了明显的日本化,处于严重的通缩状态与持续螺旋下滑危局。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堪称温家宝经济2.0版。这不免引发外界对习近平是否失去经济大权的猜测。
中共在9月26日政治局会议罕见承认“经济执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并一反常态地推出了史无前例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十月一日的国殇招待会上,前政治局常委温家宝与李瑞环突然现身,并以尊位坐在习近平左右手,向外界释放政治老人重回中共高层政治舞台的强烈信号。结合926大规糢全新刺激政策,外界分析习近平经济大权可能遭到削弱,预期中共经济政策可能回归温家宝路线。
12月9日的货币政策大转弯,明显对标14年前胡温时期的货币政策基调。中南海的局势显得相当诡异,但所有传闻均朝着不利于习近平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