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中国高科技领域代表的Deepseek被揭暗藏中共对全球的威胁,包括疑将用户登入资料,传送给遭美国制裁的中共军工企业“中国移动”。Deepseek遭多国禁用或限制。路透社插图
踏入“中国制造2025”计划目标年,中国Deepseek(“深度求索”)突然冒起,被视为中国AI等高科技领域急速成长的代表,同时被揭暗藏中共对全球安全的威胁,而遭多国封杀。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研究员张崑阳(Sunny Cheng)周四(6日)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是首位港人就“中国制造2025”问题作证。他指在美国制裁下,AI在内等“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仍突飞猛进,作为连接中西的香港和大湾区角色“举足轻重”,敦促美国必须加强与盟国合作、建立中国供应链情报网,以抗衡中国威胁。
中国Deepseek的安全问题愈揭愈多。最新《美联社》引述多位安全专家指,发现DeepSeek网站疑将用户登入资料,传送给遭美国制裁的中共军工企业“中国移动”;而指出用户常在生成式AI模型平台输入个人隐私,变相成为对手情报“金矿”,形容安全风险比TikTok(抖音海外版)更高,得到资料数据“范围更广、精确度更高”。
最近美国、韩国、意大利、澳洲、印度、日本等国,纷纷禁用或限制DeepSeek。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周四(6日)于例行记者会被记者问及时指,中方“有注意到有关情况”。
郭嘉昆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依法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从来没有也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法的形式采集或存储数据。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的做法。”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研究员张崑阳,周四(6日)在美国国会出席“中国制造2025—谁是赢家?”听证会(Hearing on"Made in China2025—Who Is Winning?),中共透过“中国制造2025”计划(MIC2025),以大举注资集资、扩大“军民融合”、收购外资科企等方式,抢占产业主导地位,扩张其在全球军事、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力。
张崑阳说:“总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竞赛。这是一场争夺经济与军事力量的战斗。中国正积极推进其发展。中国已经实现了十年前在‘中国制造2025’宏伟战略下所设定的多项目标。”
就备受关注的AI和机器人领域,张崑阳亦列举中国多项成果,对美国和西方构成安全风险,并威胁其产业领先地位,例如中国已推出AI军事无人机和机器人用作战工具,如“彩虹”、“泰鸿”和“翼龙”等无人机已在战区部署;华为“鸿蒙系统”(Harmony OS)、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模型”和机器狗Unitree的B2W等中国国产科技,与Deepseek情况一样,性能已媲美美国相应产品,甚至是“更快、更平”。
张崑阳又指出,在促进“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香港和大湾区角色“至关重要”,包括利用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贸易枢纽以及其大学高科技人才,为周边大湾区内的深圳、珠海等城市的电子、机器人、智能制造等基地,提供产业升级所需要筹集的资金、技术和零件设备,协助中国的制造业进军全球高端市场。
张崑阳说:“许多人可能不知道,香港其实是全球第二大生物安全领域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中心。因此,许多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前往香港寻求资金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出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资金支持还是国家政策,当局都在提供更多激励措施,帮助深圳的中型企业、独角兽公司以及大型科技巨头与西方企业竞争。”
张崑阳接受本台访问时指出,美国最近对香港加征关税,的确令中国更难以利用香港规避制裁,但重申美国必须紧急采取行动,包括加强与日本、德国及其他欧洲盟国的贸易管制合作,建立中国供应键开源情报网,收紧对中国出口管制,以阻截中国透过“洗产地”违规转运、中国企业在外国扩张以及预防中国间谍盗取技术。
翻查资料,中国2015年公布“中国制造2025”方案,发展10大产业的关键技术,包括电动车、半导体、机器人、航空航太和生物科技等,目标包括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美国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及《彭博》、《南华早报》近年曾发表多份报告,认为中国已经达到成为“制造强国”的目标,中国设定的10大产业目标中,已达标逾8成,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已超越美国,“基本上就剩芯片了未能达标”。
本台早前曾深入报道,DeepSeek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并靠“三大招数”突围而出,包括在香港集资、在芯片禁令“空窗期”囤货、以及利用美国免费开放AI资源等;而且是百度、商汤、华为等中国巨擘在被美国制裁下仍急速发展的关键。事实上,《彭博》和高盛曾指出,中国企业近年创纪录囤积半导体设备,助中国在制裁下继续研发AI和芯片,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通用芯片自给率将提升至40%。